今天我把朋友圈设置成只对自己可见
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在QQ空间里面发表动态,以为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的人生,毕业之后微信代替了它的使命,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发一条说说,要么鼓励自己要努力,做一个阳光少年,要么看见好的风景就与大家一起分享,要么就是自己做的美食样子还不错就拿出来晒晒,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年,直到有人开始说你发的太多了,能不能低调一点,能不能成熟一些。或许一个人说我会认为那是偏见,个人喜好,可是三人成虎,这件事不得不停下来自己思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看似风轻云淡的态度,实则内心早有芥蒂,直达内心深处,发朋友圈的心态第一条:求关注;第二条:渴望被关怀;第三条:炫耀;第四条:记录和鼓励。
每到一个阶段,人的一些习惯要么会变得稳固,要么会退化成虚无。从原来的同学聚会,到后来厌恶,不知道是社会的染缸把心变了颜色,还是我们变得世故,沿袭了社会人的心态,淡化了上学时代的稚嫩和单纯。我们在成长,至于每个人变成了什么样子,就像杯中的骰子,你永远猜不到停下来的那一刻数字是几,但是可能性早已了然于心,所以淡定从容只不过是揭晓答案那一刻除外罢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诞生了“佛系”这个标签。佛系,百度百科的解释为:流行词,该词的含义是专注于事情发生的过程,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不注重结果。看似与世无争,有种看清世间冷暖的姿态,实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释怀,我已经尽力了,具体成功或者失败,结果已然不重要。
不要二三十岁的人,说出七八十岁讲出的话,更加不要相同年纪,做出老态龙钟的晚年生活,现在活的安逸,最后未必能够安逸。
朋友圈的内容大概分为几类:一类是晒娃和家,一类微商,一类分享文章或者视频,一类就是心灵鸡汤和情感毒药。孤独的人总会找到一些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感伤和期盼,幸福的人总会拿出自己的娃和美食款待大家,获得好友的点赞和羡慕嫉妒的评价。只有微商在人人喊打,时间久了,屏蔽的连黑名单都不相上下,而我是那种天天发励志阳光正能量的人。配一张好看的图片,说一句自己觉得可以解惑人生带来启迪的话,一是找寻存在感,二来自我鼓励,三是习惯了。有时候内心的感受无法表达,写的浅显怕被人看出,写的含蓄又无法真实表达想法,犹犹豫豫,最后只能删掉,改为其它。以前我也想过,断了这个发朋友圈的习惯吧!可是心里的话太多,憋着难受,不吐不快,浅了矫情,深了被骂,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竟然找不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不过好在遇见的人中总有一个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而他就是我的同事。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共事,时间久了,情意才会上来,而且只增不减,慢慢你也会发现对方的优点,慢慢觉得多认识一个朋友,是人生的一次馈赠。他说他也发朋友圈,只不过都是对自己可见。“对自己可见!”既可以被自己看到,又不会被众人打扰,也不会打扰别人,慢慢淡出视野,有朝一日一鸣惊人……那时候的我就像如获至宝,觉得方法巧妙,当你出现的频率太高的时候,要么觉得你烦,要么就是觉得你很熟悉,没有了神秘感,自然而然没有了特别。或许这样的心态对于外人看来依然有点私欲,不过只要自己过得不违良心,回忆起来不后悔就好了,因为你不可能讨好一个讨厌你的人,也不能做到人人喜欢。
从今天起,把朋友圈设置仅为自己可看,或者仅对喜欢的人看,你需要的是沉淀,而非在意众人的关注和喜好,因为他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无法改变你的人生,要靠自己,学会低调,学会内敛,多看书,多学习,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