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教育深度思考

中国初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是不是最佳组合?

2018-12-02  本文已影响1人  LimeJune

有一种现象我们不可否认: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则凤毛麟角。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

这样看起来中国的初等教育似乎最佳,美国的高教育最棒,许多人就很自然的想到这两者的结合:中国的“最”+美国的“最”=世界之最。许多人相信这个公式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我们先来考虑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中国孩子先在国内接受基本功的训练,到了成年在送到欧洲或南美去接受那里的足球意识和创造力的熏陶。样一种两者的简单相加等不等于世界之最?

答案是否定的,青少年时期曾给英国足球界以深刻印象的宿茂臻,1998年已经成年的他,再到英国南普队试训,不是因为表现平庸而遭弃用吗?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的“最”+美国的“最”≠世界之最的结果呢?

其实,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

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如果一颗种子在其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没有得到科学的施肥灌溉,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那么这颗种子就会发育不良。等这颗发育不良的种子长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环境,虽然也可能成材,但至少已较难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中国的初等教育或是整个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问题,中国的中学生之所以年年能获得各种国际知识竞赛的个人奖和集体奖,是因为应试教育体制赋予了它们的这种能力,而在诺贝尔奖的角逐中,由于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创造力的匮乏,又使他们败下阵来。

我国著名科学专家赵红洲教授曾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我国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四点原因: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我同意上述四个原因,但有一个非常重要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上面没有提及,那就是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差,以致让应试教育误导了一个可以引起创造性思维的种子发育不良的误区——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或者甚至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的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创造力。

不可否认开发智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开发智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去达成其他的目的。比如开发智力可以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个手段,来达到“应试”的目的。这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如果进而用开发智力来替代培养创造力,就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

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唯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我认为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并不见得是最佳组合,最佳的组合应该是打牢“双基”和培养创造力的结合,同时在传授孩子“双基”时就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花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