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九段

王老师,你可能掉坑里了!

2017-10-02  本文已影响218人  Roger锦龙

听说,每段故事里都有个胖子,每栋楼里都住着个老王。

听说,不是每瓶奶都叫特X苏,不是每个老王都能当培训师。

问:培训师是怎样炼成的?

答:这题太大,一文装不下。

问:培训师成长要小心哪些坑?

答:这题凑活,且听俺啰嗦。

焦虑学习坑

王老师在成为培训师前,当然得从学生做起。

回想一下,只要是一次还不错的课程,都会有不少“闪光时刻”:

全场一半人高举手机,调焦,对光,咔嚓咔嚓咔嚓…...相机里躺下N多照片。

后排学员在微信群里吼:前排的麻烦把图发群里哦。几小时后,微信群塞满了各款手机的课件照片。

对了,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哦!

照片有啥用?

发朋友圈啊:瞧,老师真牛,同学真可爱,我真爱学习,点心真好吃!

还有吗?

都是干货啊,好东西!我全都存下来,等“有时间”再拿出来温习。

坑之循环:

怕遗漏忙记录——晒个图——图存相册里——容量满了再删除——怕遗漏忙记录

相似的坑:

进N个微社群——信息轰炸,设成一堆提醒红点——逐渐无视或退群——又有新鲜社群出现

避坑须知:

等有时间再复习。只是,我真的会“有时间”?

很多社群都不错。只是,我学得完?都用得上?

醒醒吧,别再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搞清楚,我到底要什么?

完美主义坑

时间、精力加金钱的持续投入,王老师也算学到一知半点,他发现自己还有不少短板,应该再补补短。

新一轮时间、精力的投入被开启,培训师修炼,哪里不行补哪里!

又一阵子过去了,一想到走上讲台,他还是有点发怵。

王老师琢磨着,时机看来还未成熟,要让自己再完美一些,就再等等吧。

最近听人说,有个《培训师九段》的课程很赞,再报个名吧!

坑之循环:

想当培训师——学习、等待——还不够完美——再学习、再等待

避坑须知:

完美是多美,何时是个头?

一个期待自己“完美”的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拥有更多成长的机会。

想成长就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要认知到成长是持续发生的。

不是等“完美”了再上台,而是上台后再一点一点趋向“完美”

过犹不及坑

躺过,并趟过了前面两大坑,终于,王老师迈上了三尺讲台,开堂授课。

掌声响起来!

和王老师一样刚出道的新人因为资历轻,常担心别人质疑自己没有料,于是卯足了劲往课程里塞东西。

课件动辄上百页,尤其到后半段发现时间不够,幻灯页刷刷地不停切换。

为了体现专业度,花里胡哨地整了各种教学手段和游戏活动,好不热闹。

避坑须知:

内容不是你想给,想给就该给。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教学活动需以学员为中心,以帮助达成学习目标为导向

画地为牢坑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假以时日,勤勉的王老师会在培训圈打造出个人品牌,变得小有名气。

到这个阶段的培训师们,往后的路,或将出现分水岭。

有一类人会启动“老子是专家”模式,逐渐忽视外部的声音,当遇到新鲜挑战时,不懂装懂,蒙混过关。

还有一类人守着自己不大不小的成果,对学员和同行开始藏着掖着,生怕小半生的心血被偷了去。

坑之循环:

遭遇挑战——不懂装懂——越来越不懂——遭遇更大挑战

想守住成果——有所保留——不思进取——更依赖既有的成果

避坑须知:

不好意思,小弟还未发展至此阶段,无法直抒胸臆。

但是,(敲黑板)重点来啦:

培训界有位真才实学,受人敬仰的铁哥,振臂高呼“相授倾囊无保留”!

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培训师要有二品——人品和课品,只有做到人课合一,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

国家版权课程《培训师九段》自开发以来,不断创新迭代,让非讲师成为讲师,让讲师更上一层楼!

掉坑里不可怕,在坑里翻滚,还乐此不疲才糟糕。

王老师也在九段学习呢,

你,来不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