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吃了九款青团是怎样一种体验?
快到清明了,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吃青团的习惯 。
青团其实就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糕点,将嫩艾或者其他的野菜捣成汁之后揉入糯米粉之后制成团子。
我查了一些资料,关于青团的起源众说纷纭,这种风俗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青团作为一种可以提前制作的食物,可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在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就这么留了下来。
这次测评我一共吃了九****款青团,八种口味,来自八个不同的地方。
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这十款“绿”了我一下午的青团。
真真老老蛋黄肉松青团
14元/4只
这是开始测评吃的第一只青团,心里还抱着一点小小的期待~
表皮看上去不知道为什么有点透明,拍照看上去还不错。
但是吃上去草的味道有点太重了,而且弹性有点太足了,吃起来口感比较奇怪。
内馅我完全没吃出蛋黄的味道,感觉只有肉松。
总的来说不是很好吃……
沈大成蛋黄肉松青团
24元/4只
比真真老老贵了一倍的价格,我对它还是满怀期待的。
这款的颜色看上去就比真真老老的浅一点,吃起来艾草的味道比较没那么重。
皮没有真真老老那么Q弹,更加糯一些;内馅更加甜一点,但是还是没有什么蛋黄味。
个人感觉这个味道还不错,特别是在吃完后面一堆奇奇怪怪的味道之后。
黄山清明果
23元/3只
说实话吃完这只之后,我对我是否能完成这个实测产生了怀疑。
看起来像一个饼,吃起来也像一个饼
皮的部分吃起来沙沙的,有很重的草药味道,内馅也有很重的腌菜味道。
我后来看了下,内馅是咸菜笋和豆腐干……看上去蛮好吃的不知道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后有丝丝诡异。
我一开始以为是我买的这家不好吃,后来给我安徽的同事尝了下,他说就是这样的。
看来是我的问题…
瑞安清明团子
35元/10个
吃了很多奇怪的东西之后,我决定尝试一下家乡的味道。
这款青团来自温州瑞安,外面有柚子叶包裹。
试吃完之后,我觉得我可能是个假的温州人吧……
实在是吃不下去,柚子叶的清香我完全没有感觉到,不过这款的皮还不错。
PS:这家还有款豆沙吃起来还不错。
王家沙荠菜肉青团
38元/6只
这款青团是同事和我说的上海本地人中的网红,据说要排队很久才能买到。
这款蒸之前看上去是颜值最高的,翠绿的颜色,圆圆的身材,但是蒸完之后就变成了一坨坨“绿胖子”,看上去有点奇怪。
它的外皮特别粘,应该是纯糯米的,因为皮太粘馅又太饱,我尝试了半天最后还是分开吃了……
分开吃的味道还不错,不过真的太粘了,像照片里这么大口吃下去会咽不下去。
江西艾米果
30元/10个
这个艾米果是我试吃的这么多里面最特别的!首先是造型,它是饺子形状的;其次它居然是辣的!
年少无知的我咬了一口后畅饮了半瓶可乐
认真评价的话,皮的部分味道还不错,艾草的味道不是很重,但是可以咬到一点点没有被磨碎的艾叶。
馅是酸辣的味道,如果辣度没那么高的话,我可能可以多吃一个。
温岭清明果
18元/4只
看我表情,吃到这里我已经有点呆滞了,心里只想着赶紧结束这场测评。
这款是唯一一款单独包装的,吃起来比较方便,其余的冷冻之后想掰出一个单独的不知道有多困难。
这款来自温岭的清明果,因为里面虾皮的加入,居然让我吃出了一点点家的味道。不过这个馅说实话,有点像家里火锅吃完剩的菜渣……不过这个还是我吃到现在感觉最不错的。
湖南艾草团子
16元/6只
这个一出锅我就想放弃了,它的中药味道实在是过分浓郁了,让我怀疑我面前不是一个青团,而是一颗十!全!大!补!丹!
原谅我匮乏的词汇量形容不了这种口感。
我看了下这个是甜的黄豆馅,但是我只尝到了一股板蓝根味道。
就是糯米口感的板蓝根,只能说这么多了。
杏花楼蛋黄肉松青团
75元/6个
终于吃到网红了!最后的压轴给这位需要黄牛才能买到的杏花楼蛋黄肉松青团。
我之前说其他两款肉松蛋黄青团吃不到蛋黄的味道,这款打开包装你就可以感觉到蛋黄的存在。
咸蛋黄的油多到会滴到手上,里面的肉松也吃的出来不是“素肉松”,网红还是有网红的资本。
不过它的皮和之前的荠菜肉青团一样是很粘的那种,可以用筷子拉出丝。
不过一个吃下去会觉得有点腻,可能因为油比较大。
十款青团吃完简单做个总结: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沈大成蛋黄肉松青团,最不能接受的湖南黄豆馅的。
青团虽然好吃,也要小心吃多了消化不良哦
因为个人口味都会有一些偏差,大家也可以在留言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希望你喜欢我今天的分享,不过我今年是不想再被“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