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标志是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2021-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位书笙

想要远离,想要“背弃”,想要彻底奔向“我”的世界,那是大人所不理解的世界,或许就像书中说的:“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谦恭地活下去。”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乍一看很疑惑为什么会受追捧甚至觉得“污眼”的书,很不适合青少年看,因为很怕他们看到一半就不看或是被里面过于现实的世界所打扰,可是又觉得他们应该知道,更好地去防范。

书中传达的价值观值得深思,好学生坏学生,儒家积极入世或是道家消极出世,安分守纪与叛逆不羁,虽然我不理解这些,但是我很欣赏霍尔顿,哪怕身处淤泥,看似很好地融入其中,可是又格格不入,他以讽刺态度面向生活,内心却始终有原则与底线,明明是温润如玉的少年,偏偏是众人口中叛逆难驯的混混。他的人生不需要建议,他以自己的经历给予众人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生哲理。

坚强得让人落泪,霍尔顿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他愿意孤独决绝地走向他自己的未来,可是不愿让你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他知道,现世安稳,哪怕苟且,他想让你拥有最好的生活轨迹,因为那才是正常的人生道路,可是,谁是他的守望者呢?

或许人人都是霍尔顿,人人又做不了霍尔顿。我们是不是可以在霍尔顿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能那就是我们曾经的模样,可能现在也有些许相似。

我们常常感到孤独,认为全世界都不了解自己,在旁人看起来多少有些自闭。以至于很多人甚至会猜想自己来自外太空,是天外来客。但我们又渴望别人的理解,一次次摊开心扉,一次次发光的双瞳在不经意间变得暗淡。慢慢的,我们有了自己一个人的小世界,或许是和霍尔顿一样地看书,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此来获得浓浓的满足感来对抗世界的荒芜。

有时候我们又像霍尔顿一样蔑视世间的虚伪,有一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妄,总想着自己可以挣脱世俗的约束,可以不被世俗的标准所定义。想着自己能力强,学历不是问题,证书也是小事,结果来到社会被轮番毒打才幡然醒悟。我们有时候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看到粗俗鄙陋的人会嗤之以鼻,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又不自觉。

我们嘴上说着粗话,反而看见口吐“芬芳”的人又想远离。口口声声说不想奋斗了,不想吃生活的苦,想要老阿姨的AJ,看到真有人这么做,又觉得恶心,这是不是有点双标了?

小时候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都是真善美,长大后才发现假恶丑随处可见,摔倒的老人会讹人,公交地铁会有人逼着你让座,这种极度不相容的对立让我们整个人的世界撕裂开来,年轻人的三观容易破碎。霍尔顿和我们一样是个胆小鬼,面对冲突,他选择逃避,一个人往往无法改变环境,只能被环境改变,如果坚持出淤泥而不染只有逃避或者自毁。

一个从小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人,他浑身会充满戾气,不快乐地活着。认为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生活日复一日如一潭死水永远不会改变。他不会发现生命中美的存在,也不会热爱生活。他眼中的世界是灰白的,日子没有期待。他不会爱人,也不会让人喜欢。就如我们一样,其实生活太多是乏善可陈,只不过我们为了活着,要做许多违心的事。

不热爱生活的人认为自己没有精力谈理想,谈人生,死气沉沉的日子一眼望到尽头。可能以前他们也喜欢阳光,只是在受到伤害或者原本精彩的世界发生改变,失去了心中的爱,世界便开始变得暗淡无光了。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繁华过后的清冷才最孤独。

许多人都是这样,一开始对世界充满希望,然后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发现世界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便生出了失望。明白了许多事情无法改变,许多人也无法拥有。人生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人都有梦想,在我们还小的时候,长辈会问你梦想是什么,然后我们那张稚嫩的脸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然而是什么让现在的我们对现实如此失望?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我们都在跌跌撞撞中成长,明白了世界没有绝对的黑白,发现了有时无论你怎么努力,你爱的人也不会爱你。

我们会哭,会累,当某一天用尽所有的深情,所有的坚持,也无能为力的时候,可能我们心里再也没有以前的勇气了。处于20多岁的年轻人,想爱不能爱,想做的事情不能随心所欲,太多的枷锁压在我们身上,我们要顾虑的太多了。有时候压抑太多容易崩溃,可不想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又无能为力。总之现实跟不上理想,终究变成空谈。可是作为一个生气勃勃的年轻人,我们应该让自己快乐起来,放下一些东西,一切顺其自然,总会好的。

不要对自己失望,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没有超能力改变所有,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光。要明白自己不喜欢什么,不要轻易跨过那个底线。

霍尔顿只是一个不想丢掉年少善良和天真的男孩。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这个世界的残忍,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初心。人生无常,初心易逝,愿你一如初见般美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