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医生被逼自杀:人们只在乎自己相信的,并不在乎真相
文 / 在风
有时候,世界仅仅向你展露了冰山一角,你却以为这就是全部。
“她和她丈夫都该死!”
只要你有上网这个习惯,那我希望这次你能认真看看。
最近,有一起“女医生丈夫水中暴打13岁小孩”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
被打小孩的妈妈称:
“我儿子在游泳时,和这个男子的妻子发生了碰撞,之后他竟冲过来将我儿子往水里按,还打了一耳光,儿子同学上前理论也遭推搡。”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男子很混蛋。无出意外,底下评论纷纷开始讨伐女医生丈夫:
紧跟着随后,微博视频某平台更是曝光了“现场实况”,从视频来看,确实是一男子在游泳池按着一小孩打。
视频曝光后,可以说是引起民愤了,不少网友开始强烈谴责该名女医生与其丈夫,恶毒流言四散开来,甚至人肉搜索,实行“正义惩罚”。
“泳池人那么多,小孩碰你一下怎么了?”
“十多岁的孩子,你跟他一般见识?!”
“这么牛,你买个私家泳池不就没人碰你老婆了。”
“就这种素质,根本不配做医生!”
“人肉!人肉他们!”
“畜生,他们都该死!”
紧接着,不出所料,女医生所在的医院地址被扒出来了,她丈夫也被扒出公务员的身份。无论两人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直至4天后,女医生因不堪压力,在车内自杀身亡,以示清白。
出事前,女医生对她妈妈说:“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回来”。
但是,她再也没有回来。
也正是直到她死了,事情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
“我们都错怪她了呀!”
事情那另一半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那天,女医生与丈夫去游泳,期间被两个13岁男孩摸了屁股(注:是摸屁股,不是刚才孩子家长口中的“碰撞”)。
这时候,女医生让男孩道歉,男孩拒绝并朝其吐口水。丈夫看到此情此景,马上将男孩按入水中,并扇了耳光。
随后,男孩先是道歉,再是告知父母,接着父母叫来亲戚在更衣室暴打了女医生。
这一闹,双方都报警了,女医生的丈夫也给孩子道歉了,事情到这里应该也该结束了。
但谁知,到了第二天,孩子父母再次带人冲到女医生和其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女医生。
并且,孩子父母又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散布到网络上,再配合文案一起投稿,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舆论的浪潮一度盖过了事件本身,女医生的情绪也越来越差,几天之后,她在车内自杀身亡了。
直到这时候,网友们才恍然大悟,于是调转枪头,开始攻击另一头:孩子父母。
故事说到这里,你是否会觉出一丝讽刺:
那一批攻击孩子父母的人,其实和诅咒女医生的,是同一批人。
而这之间,换来真相的代价,却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更讽刺的是,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悲剧既已酿成,我们能做的,应该是反思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今后又该如何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
你亲眼所见
不一定就是真相
这件事令我想起一部豆瓣9.0分的电影,说是电影,实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说的是5岁女孩克莱尔,生活在一个缺爱的家庭。她很喜欢待在幼儿园,因为幼儿园的男老师卢卡斯很关爱她,对她很好。
慢慢地,女孩克莱尔对男老师卢卡斯,产生了依恋之情。女孩还送了一个心形礼物给男老师,并亲吻了他。
但男老师委婉地拒绝了女孩的“爱意”,并告诉她,“亲吻只能发生在爸爸妈妈之间。”
女孩被拒后,一直闷闷不乐。幼儿园园长发现了她的异常,问她怎么回事时,女孩说,“我讨厌卢卡斯(男老师)。”
接着在园长的追问下,女孩撒了个谎,说,“我看到了他的鸡鸡,是硬的。”
一句话,就此改变了男老师的命运:
先被幼儿园开除,再是告知他的前妻,他可能是个“性侵犯”,就此剥夺了他与儿子同住的权利。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他的现女友也不信他,要跟他分手;他最好的兄弟也与他反目,连整个小镇的人们,都开始对他谩骂,并驱赶他……他每天活在惊恐里。
影片的最后,人们得知真相时,说了句,“我们以为小孩不会撒谎,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但这时,男老师的精神世界,已接近崩溃了。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之所以想到它,是因为这次的“女医生被逼自杀”事件,如出一辙:
片中撒谎的小女孩,就是心生报复的孩子家长;
片中受害的男老师,就是自杀的女医生;
片中怀疑X侵的幼儿园园长,就是不完全明了真相的媒体;
片中驱赶谩骂的小镇人民,就是一腔热血的网民。
而悲剧的发生,是因为旁观者先入为主,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继而渐渐失去了判断力。
到最后,人们已经根本分辨不出孰真孰假了。
到最后,人们索性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这就是人性,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有时候,它仅仅向你展露了冰山一角,你却以为这就是全部。
你的正义
必须要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
还记得这张著名的漫画吗?
你看到的是前面的人正要杀害后面的人,但真相却是,后面的人正在杀害前面的人——这之间的不同,完全取决于那个始作俑者如何操刀。
所以看事物,永远别只看表面,只听一面之词。
正义虽好,但你的正义,必须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才不会沦为“愚昧的奴隶”。
人性是复杂的,只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当我们发表言论,敲下每一个字,说出每一句话时,应该慎重再慎重,就像柴静在《看见》里说的:
别急着妄下断论,先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再来讨论。
否则一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带着有色眼镜,以圣人的姿态去俯视时,我们心中的恶意便会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不可控制。
恶意如果经过道德与正义的包装,其杀伤力比纯粹的恶更加强大,也更加残忍与狡猾。
我们要做正义的人,但不能做盲目正义的人。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泛滥的正义,缺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