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40)
第四章 天道酬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第一节 以校为家(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古代故事,已成为当今一句防微杜渐的警示箴言,因为它寓意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正如一位数学家写出的细节公式“100-1≠99”,因为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如果其中一个部件有差错,整架飞机就是残次品。
所以说细节是做事的关键,做好了细节就为成功做好了铺垫,陈伟在办学的方向上具有开放性的宏观思维,但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他却非常注重细节,他一贯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他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许”的做法和言语。
当然,就算学校管理得再好,学生再怎么遵守纪律,也总会有那么一小撮调皮捣蛋的学生,老想干点违规乱纪的事情。
有一天傍晚,陈伟像往常一样到校园内四处走走看看,当他来到湖边时,看到几名学生蹲在湖边玩,便朝着他们走了过去。那几个学生看到陈伟后,慌忙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爷爷”,便急匆匆地离开了。要是在平时,他大多会与孩子们随便聊几句的,看到几名学生匆匆离去的背影,他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有什么问题。他一边想一边走到学生刚才蹲的地方,发现湖岸边上的杂草有翻动的痕迹,他下意识地走到水边,蹲下来用手伸到水里的草丛中去摸了一下,突然碰到了一根棍子,他抓起来一看竟然还是一根铁棍,便继续在水草中寻找,结果找出来几根铁棍和几把砍刀。陈伟瞬间就明白了刚才那几名学生为什么看到他后便匆忙离开了,这些铁棍和砍刀肯定是他们藏匿的,只是学校学生那么多,他对刚才离开的几名学生虽然有点印象,但他一时也想不起来这几名学生的名字和班级,如果见到了人他肯定能认出来。
陈伟把那些铁棒与砍刀放在旁边树林的草丛中,然后不动声色地藏在树林里,他知道那几名学生一定还会回来的。果然不出陈伟的所料,大概过了不到一个小时,他发现原来离开的两名学生小心翼翼地来到湖边,蹲在那里往水草中摸索着,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只好一脸迷茫地站起身来。就在两人又蹲下身子打算继续在水草中摸索时,陈伟走出树林,来到两人身后问:“孩子,你们这是在找什么呢?”两名学生赶紧站了起来,看到陈伟后一脸的惊慌,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你俩是在找刚才藏在这里的铁棍和砍刀吧?”两名被陈伟抓了个正着的学生在事实面前只好说了实话。原来他们在打篮球时与其它班上的几个男生发生了矛盾,双方约好这个周六的下午在这里打架,他们担心打不过人家,就提前做好准备把工具藏在这里。虽然双方学生最终没有打起来,但这种准备刀棍打群架的事件性质特别恶劣,一向对学生宽容的陈伟决定对双方带头的学生进行严惩,打算开除他们的学籍。但看在几名犯错学生认错态度好的份上,陈伟还是给了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最后给了留校察看的处分,以观后效。
从赣电搬迁到空疗办学后,陈伟在办公楼里找了一间空房,只是在里面加了一个卫生间,就一直住在里面,吃饭就在学校的食堂和学生们吃同样的饭菜。他本来就对吃住就没有什么讲究,所以在学校这种简陋的条件下,他同样吃得开心,住得舒心。特别难得的是,他妻子方菊荣10多年来就这样陪着他生活,没有半点怨言。
2015年11月份的时候,过完79岁生日没多久的陈伟召集4个孩子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他打算在学校内建房子,并且每个子女都要建一套。陈伟提出4个子女每人出5万,他自己出10万用来建房,房子装修的钱由他来出。虽然子女们对在学校建房子并不是很支持,但这时候只要不是大的原则性问题,他们一般都不会提反对意见。
“哄老爷子开心嘛。”子女们都是这个想法,也能理解父亲做房子的行为。陈伟就是这样,他能心安理得地在简陋的办公楼里一住就是10多年,并且没有一点不习惯,也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万来建一座新房子。他的这种做法看上去有点矛盾,但无论如何,有一点不容置疑:他无非是想让子女们多陪在身边,同时也让子女们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发展前景,从而支持他的办学大业。
得到了子女们的理解和支持后,陈伟很快就在学校内建起了一栋“四合院”。说是“四合院”,其实只不过是由几套简易的平房拼在一起的一层低矮的建筑。如果从房子的外部环境来说,可以称它为临湖别墅也不为过,如果从建筑本身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座结构简单的“工棚”。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四合院”,陈伟在学校才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虽然新建的房子地势低了点,靠水也太近了点,墙体薄了点,屋顶是铁皮瓦做的有点不隔热,但这些缺点对陈伟来说都不是事,他满意的是住在这里不需要爬楼梯,院子里可以种种花,旁边的鱼塘还可以钓钓鱼,他非常享受住在“四合院”的那种淡然时光。
学校的老师也经常会到“四合院”陪陈伟聊天。有一次,陈伟给汪志刚讲了一个寓言:上帝曾经让一个抱怨生活枯燥的人牵着乌龟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这个人被乌龟的缓慢弄得气愤无比,但因为是上帝的派遣,他只好一路与乌龟缓慢前行。然而就在这缓慢的过程中,他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感受到风的味道,这是以往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体验。他恍然大悟:上帝其实是让乌龟带着他在散步。
而在这个新的住所,陈伟拥有了一份这样闲暇的心态,即便身处繁忙的工作之中,也随时有闲暇的享受和乐趣,哪怕是在紧张的生活之中,陈伟也可以给自己的心态放个假,所以他能做到彻底的放松。
陈伟和妻子方菊荣住进“四合院”后,家里请了一位做饭的阿姨,不用再到学校食堂吃饭了。每到周末,几个子女都会住到“四合院”来陪父母吃饭聊天,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也许人生的安排总是在平衡工作的需求和生活的需要,对陈伟来说,这种平淡的生活让他忘记了工作中的疲惫,他觉得有子女们陪在身边,还有周边宁静的自然就是他最好的寄托,对于生活,陈伟想要的就是这样简单。
无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学生,陈伟都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做师生们的倾听者或讲述者。
赣电的王芳老师说:“无论什么时候几乎都能在学校看到董事长的身影,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为看到他,就能鞭策自己,董事长那么大年纪还在为学校的发展辛苦付出,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
以校为家谋发展,真情育人待花开。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办学20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学生安全问题发展成为闹学事件,学校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学生伤亡事故,可以说是创造了民办中职学校的奇迹。
在旁人看来,陈伟这种以校为家的方式,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得太过紧密,但对陈伟和赣电来说,它却是良性的,也是有效的。陈伟自从办学以来,他的生活就已经融入到了工作之中,成为了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陈伟的经历如此丰富,他的办学如此成功,这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