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6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11人
夜枕寒流
坐拥天下后,自古就是得天下易,治天下难,朱元璋是怎么治理的呢?我很好奇,而且关于明朝建立后,开国功臣能够善终寥寥无几,朱元璋刻薄寡恩形象算是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
两大集团的斗争,你来我往的较量,是朱元璋乐于看到的。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两派争斗不休,互有上风。老谋深算的李善长退居幕后,胡维庸做了淮西集团的老大,此人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最后李善长还是没能独善其身。
机智过人的刘伯温,善于洞察人心的刘伯温,最终还是没能料到自己的命运,被胡维庸毒死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或许在明朝朱元璋这一朝,显示的淋漓尽致。
二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民间的疾苦,所以很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反而对官僚极为苛刻,洪武年间,为官的俸禄是极少的。朱元璋本人对贪污腐败是极为痛恨,发先绝对是严酷惩治。
想说说这个时候的科举制度,以前知道这明朝发明的八股文科举,诸如限制人的思想,死板硬套的理论这些坏处让人影响深刻,试想这样出来的人怎么能去治理一个国家呢?但这种八股考试影响了我们五百多年。
三
为了废除丞相,朱元璋是筹谋已久,作为皇帝的他不允许有人在分割他的权利,此时的他不仅仅像以前一样果断,英明,神武,也更能隐忍。丞相这一制度在中国已经存在两千年,想要废除并非一朝一夕,他只能先忍着。
他忍了胡维庸七年,这七年任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天真的胡维庸以为这样就能对抗朱元璋,结果杀掉他朱元璋根本不需要费任何力气,结果胡维庸一案大兴牢狱,牵连着甚众。而丞相之位,顺利被朱元璋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