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信使(9):傲慢的人类
身体与意识:傲慢的人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对于自己的大脑很有信心,并宣称人类对大脑的开发仅仅在10%左右。而且在大型哺乳动物中(比如鲸鱼,大象等)人类大脑重量与身体重量的比重占比最大。如果把大脑尚未开发的部分进行开发,那么人类文明极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哺乳动物中老鼠的大脑与身体重量的比例就与人类不相上下。如果我们比较的范围扩大到所有脊椎动物,而不仅仅是哺乳动物,我们就会输给鹦鹉等小鸟和乌鸦等中等鸟类。
油管上甚至有一段视频,显示一只喜鹊在街上喝瓶子里的水,但它的喙只能伸到瓶口下一点点。每次喝完水后,水位下降,喜鹊就会找到一块可以塞进瓶口的石头,把它丢进去,使水位上升,这样它就可以继续喝水。在视频中,喜鹊重复了7次这种阿基米德式的壮举。几个世纪以来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人类一直在低估我们的动物伙伴的智力。
如果我们把大脑与身体重量之比的排名扩大到所有动物,而不仅仅是脊椎动物,那么蚂蚁就会赢得非常轻松。平均而言,人类的大脑占我们体重的2.5%,然而对于某些蚂蚁物种来说,它们的大脑接近于体重的15%。
本山大叔的小品中有这样一个段子: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所以说脑袋大有时候不一定就代表地位就高,所以人类还是挺善于在一些巧合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点然后自鸣得意。
如果有一天外星人造访,按前面所说的大脑情况决定与地球上物种进行沟通的顺序,那它们将首先尝试与蚂蚁聊天,然后是鸟类,接着可能是鲸鱼、大象和海豚,再是小鼠,最后也许,只是也许是人类。当然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他们是不友好的文明,对地球进行打击的话人类被消灭的优先级也比较靠后。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点,人类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与外星文明交流呢?
除了简单的手势,我们不知道如何与黑猩猩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要知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只有2%的差异,但我们甚至不能告诉它们:“明天下午再来吧。我有一批新的香蕉要运给你。”
人类为了让大脑袋的哺乳动物按我们说的去做而投入的努力更倾向于以理解人类的水平来衡量它们的智力,而不是反过来以理解它们的水平来衡量人类的智力。既然我们无法与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的生命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甚至是那些在基因上与我们最接近的物种,我们是多么大胆地认为我们在第一次见到外星智能生命时就能与之交谈。
宇宙视角有充分的理由羞辱我们人类的傲慢。但问题是,我们在宇宙的智能生命形式中是否有一席之地?
我觉得作者说得也有些过,在第二章的时候他不是也鼓励并赞成人类探索太空的行为吗?走出去虽然有风险,但是同样可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自傲,自大与自尊,自强有时候目的相同,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谁说人类不可以在自尊自强的道路上飞驰,为自己在宇宙中获得一席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