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刷新你的底层逻辑开始
改变,从刷新你的底层逻辑开始
觉者看世界(恒生资管集团 副总裁 何伏)
一个人若是掌握了错误的人生逻辑,那么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
有些人宁愿失败,也不愿意改善底层逻辑。
世上一切和各种显现,都是先作用于我们的心,再由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我称之为“万有心性显”。
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感受色、身、香、味、触、法,然后生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信息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所有感知与判断。
换句话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由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组成的。
格局与价值观的高低影响着事业的成败。因为“利他心”的价值观可以打开人们通往正知、正见、正行的大门,而自私的价值观则会关闭这扇门,使人走向死路。
价值观是一个人底层逻辑的核心。
底层逻辑很顽固,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很多人感叹,当今世界变化太快,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其实并不然,抛弃你的不是时代,抛弃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这世上,没有永世长存的商业模式,更没有永恒不变的竞争力,有的只是滚滚而去的时代浪潮。想一直躺赢,坐地吃老本,结局自然早已注定。
思考一个问题,首先是找到一个入口,屡出一条线,也就是思考路径。
这是思考的基本原则,从字面上看,一点问题也没有,天衣无缝的政治正确。
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从思考本身出发,实际上入口会很多,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无非是哪一条更顺畅而已,每一个入口都会开启不同的思维路径,问题是展开了,但是否围绕问题的本质,就是另外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了。
那么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就是问题本身最原始的需求与我们思考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的匹配度是否一致;或者说最原始的原因与思考之后得出的结果判定是否一致。
而这个原始需求或原因就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先确立的那个核心,如果给它一个系统的准确的定义的话,那应该是:
每一件事物或者问题最原始的出发点与最人性的真实反馈。
围绕着底层逻辑展开思考,会让我们使目标与初心的匹配度更加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找路径,解决方案或者做出选择,确定方向都是思考问题的最本质出发点。
底层逻辑思维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的首先个核心切入点,从这个点开始思考所作出之后的决定,当围绕着底层逻辑思考时,做出的决定才是和初心一致,最贴合内心的,也是真实的人性反馈。
在商业系统里的定位就是从底层逻辑为思考核心。比如鹅厂(TX),在早期,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创造一个可以让人与人交流的软件。
从这个逻辑上确定的定位就是“连接”。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物,连接物与物,连接世界就是从这个底层逻辑上生发出来的商业路径。
天地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似乎是个真理,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所有事物都处在不断的流转之中。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则会保持不变。
能量的具体形式瞬息万变、难以捉摸,就像是不断流转的万物,总是在“变”,然而它的总量却从不改变、恒定为常。
原来,一切“变化”都来自于“不变”,“不变”才是“变化”背后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才是隐藏在诸多变化背后的那个“不变”?什么才是支配万千变化的那双“看不见的手”?
底层逻辑:从“变”到“不变”的彻底转换。
什么是宏观层面上的“不变”?
1、周期性变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不同的确定性。
比如:四季交替、白夜更替、潮汐变化、耕种和收割、生与死、动物迁徙、股票的价格、经济衰退、建筑和房地产、利率以及政治、经济的周期变化。
如果市场萎缩,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无非是市场以后一定会扩张。如果市场扩张迅速,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无非是准备迎接市场萎缩。
当经济发展极快时,变缓就是必然;当经济寒冬出现时,春天也就不远。
因此,对于周期性的变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推测,只是无法预料出现的时间而已。
这些就是“不变”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启示。
2、线性变化,说的是,那些非周期性的、渐进的、不是循环往复的,只是往一个单一方向发展的变化。
比如:年龄的必然增长、电脑运算速度的加快、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加、数据、信息、知识的增长、专利和新发明的数目增长、科技的进步等都属于确定的线性变化。
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线性变化”,它说的是一个向着单一方向的变化规律,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我们一直待在“舒适区”内,不思成长,那就会遇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压力,因为它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变化。
当我们刚开始学习一样东西时,总是收效甚微、甚至感觉起起落落,但不必担心,它总会向着单一方向变化的,那就是越来越好、积少成多。
不论是周期性变化,还是线性变化,都是隐藏在万千变化后的不变规律,如果我们总在追随变化,就会忽略掉隐藏在诸多变化下的这些不变。
“中观”层面说的是“商业和企业”层面,那么从这层来看,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在商业这一层,很多东西都在瞬息万变,但至少有两件事是永远不会变的:
1)企业为客户存在,商业的起点是客户受益;
2)人性不变。
所以,背离顾客价值的选择都是错的。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将自己的战略起点放在客户价值上,不能从客户获益出发,就一定会惨遭淘汰。
围绕这点“不变”,我们就得深入理解客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让客户获益,以及如何影响他们。
关于第二点,我们得首先理解什么是人性。
人性是人的欲望、自私、贪婪、虚荣、嫉妒、攀比、执着、恐惧……
简单的说,就是贪嗔痴慢疑等妄心。
贪嗔痴慢疑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念头,比如:担心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担心自己的才能无法匹配上自己的年龄,想要拥有跟同事一样的大房子,想要成为同学中最美的那个……
当你理解了人性,就会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产品、提供怎样的服务、如何定位、如何推广、如何资源变现。
你要去了解人们的欲望,通过你的产品或服务去满足他们。我们要去满足他们的贪、嗔、痴。我们要洞察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根据这样两个商业层面上的“不变”,我们就该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商业问题、站在人性角度做出判断,而不是迷恋于创造各种“自嗨”却没有客户价值也无法打动人性的产品。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两面,“阴”的一面和“阳”的一面。“阴”是不变的东西,“阳”是变化的东西。
相反,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不变”,就肯定会陷入迷茫或焦虑。
如果从“微观”层面,也就是从个人层面来看?究竟又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不论一个人是多么特立独行,他都需要爱,这一点是绝对不会变的;
不论一个人是多么了不起,如果他做的事情只利己,而不能利他,他都是无法成功的,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志向、多么好的愿景,如果他从未为此付出过相应的努力,他都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与愿景,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
这些都是在微观层面上不会改变的东西。
如果只谈个人成长与个人能力的增长,又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呢?
这就是你的“可迁移能力”。
即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甚至企业家···后,那些依然能被不断重复使用、以及无障碍迁移的能力。
它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能力,不论你处于何种行业、何种职能,都会需要的基础能力。
如果你能将这些“可迁移能力”培养起来,尤其是夯实你的思考能力,那就等于是拥有了那些真正“不变”的东西,也就拥有了足够多、足够广泛的职业选择。
相反,即使你现在身处高位,或是捧着一个所谓的“铁饭碗”,“可迁移能力”却严重缺失,那你可真得要当心了。现在这个世界,短短一个月,可能就是沧海桑田,变化往往就在下一秒,无常随处可见。
当然,也许你会说,“不怕,我还有人脉”。
可惜,所谓人脉,有时脆弱的很,当你离开平台,很多人脉就会随之消散。
相反,如果你本身拥有了相当可靠的“可迁移能力”,那就是真正不变的东西,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帮你重新长出人脉的东西。
这就是个人成长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不变”,只有不断打磨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尤其是底层的可迁移能力——思考力,才能拥有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金饭碗”。
底层逻辑: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
只有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才能拥有远大前程。
而不少人一辈子都囿于“顺思维”,缺少“逆思维”,所以难有大作为。
具有“顺思维”的人,用现在的有限性束缚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性。
釆取“顺思维”的人,往往把自己头脑中存在局限性的片面的思维,当成正确选择,并固执己见。
他们考虑问题只能从现有有限的条件与有限的思想水平出发,要么只看到眼下有限的的能力与资源条件及困难,你给他大一点或稍难一点的目标,他就说不可能;或者,要么只看到战术层面的目标,不能适应战略的需要;要么只看到赚钱的战略目标,无视社会需求与人生价值的需要。
“逆思维”: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釆取“逆思维”的人,心中有个小宇宙。
釆取“逆思维”的人,在內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健全的思考体系,并且拥有哲学层次的价值信仰与社会使命感。
底层逻辑:从“单层思维”向“双层思维”转型。
大脑思维分为“潜思维”与“显思维”,这是底层逻辑的基础运行架构。
“潜思维”是本能性思维活动,基本上不受人的控制。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即经验性、直觉性判断为主。
而“显思维”是受我们人为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潜思维”要慢。
几乎人人都存在以下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显思维”缺乏足够学习与足够修炼,它就懒于思考复杂问题,经常走捷径,容易受“潜思维”的影响。
其结果是:思维简单肤浅,不具科学性,容易产生偏见认识和错误认知。
如果充分调动“显思维”和“潜思维”双层思维的分工合作,将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非常高效,避免偏执,达到均衡周全的思维水平。
让心静下来,避免物质私欲的短视与外部喧嚣的干扰,使“潜思维”与“显思维”都进入深层与广阔的境界并交融,聆听最高智慧的声音,从中获得正确的指引。
实际上,人的智力、创造力、运动才能与其他品质,都是可以锻造的,是可以通过时间和努力去改变的。
只有在与外界交换能量之后,一个人才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人就是有着“流量”思维的人,相反则是“存量思维”。
对于“终身学习者”而言,他通过每天学习,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能够产生复利效应。
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兼具“成长型思维”、“流量思维”、“逆思维”、“双层思维”、“终身学习、终身探索”、远离舒适区、能够持续颠覆式成长的耗散结构。
许多时候,心决定你眼前的境,各种境界的显现都源自你的心。快乐的时候,你觉得阳光明媚,万物灿然;不快乐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讨厌。
所以说,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幸好,真心与妄心是一体的两面,妄心止息,显露出的就必然是真心。
如果你明白了真心,并且能在生命的每一个刹那都以真心做事,没有一丝迷惑,没有一丝束缚,那么你就是真正的智者,你的一举一动就是智慧的抉择。
2020年7月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