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看我千里走单骑(骑行游记)旅行·在路上

游记|千里走单骑之一:寻根之旅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21人  07d120f5434b

千里走单骑之一:寻根之旅

一、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寻根是人类生命中的隐秘渴望。人生之初,混沌未开,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然而成年以后,这样的困惑与追问便会如影随形,接踵而至。因此,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成为人类哲学中的一个永恒命题。

        我最初我也没有想过这问题,反正来了就来了,哪管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还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好歹先活着呗。直到有一天,我在看李佩甫先生的小说《李氏家族的第十七代玄孙》时,心灵突然受到重重一击。这部小说中写到了山西洪洞县,写到了那棵大槐树,写到了明代初年的那次人口大迁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里洪洞大槐树。”这句口口相传了数百年的民谣,似乎打开了我生命深处长期幽闭的一扇门,又像一盏荧荧之灯,哗啦一下子照亮了我二十多年成长过程中从未曾关注过的一个角落。原来,我的祖先,我们的前世,是来自那样的一个遥远的叫作山西洪洞的地方;原来,我的祖先曾经经历过那样一个充满艰辛和痛苦的迁徙过程;原来,我们小脚趾甲上那一大一小的两个片片,就是我们隐秘在岁月深处的身份证明。

        据有关史料记载,由于元朝末期连年战争,中原地区地广人稀,十室九空。明朝建国初年,就开始了大移民,自明太祖朱元璋起,经建文帝、明成祖历时五十余年,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史所罕见。据《明史》、《明实录》及民间大量家谱、碑文记载,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迁入地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北京等地,少量分散于今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从明洪武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前后共计有十八次之多,移民总人口超过百万人。而山西移民的主要来源是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见《明史·食货志一》),即以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主要地区,而位于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的洪洞县自然就成了重要的移民集散中心之一。

        明代官府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建于唐贞观年间)设局住员,负责给各地集中起来的移民编号发放“凭照川资”,之后移民们便由此四散,奔向冀、鲁、豫、皖各地,从此山西洪洞县就成为他们对故乡的最后记忆。天长日久,岁月无情地冲刷去了寄居他乡的山西移民对故土的几乎所有的记忆,只有那临别时的大槐树下和和树上的老鸹窝还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头。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群体中的图腾,成了他们对故土思念的寄托,进而变成为故乡的象征性符号,深深地植进移民后裔的血脉之中。

        中国古代社会受儒家伦理“父母在,不远游”的影响,安土重迁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因此可以推断,明初的移民是由政府强制性实施的,移民半路逃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为防止移民逃亡,负责移民的官员想出了种种办法进行限制,如砸碎移民们的小脚指甲、用绳索捆绑等,这些在民俗学上也有反映。据说凡大槐树移民的后裔,在生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双脚的小脚指甲是复合型的。之所以如此,民间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当时官员们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强行脱下他们的鞋子,在他们的小脚指甲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伤愈之后,移民们的小脚指甲就变成了复合型的了;另一说为当时政府规定家有两子以上的民户,除留下小儿子外,其余的儿子都必须迁出。生离死别之际,母亲为将来寻找儿子方便,便将被迁徙儿子们的小脚指甲都咬成了两瓣作为标记。这种生理特征,作为大槐树移民的遗传基因,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官兵在押送移民过程中,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还强行将他们的双手反绑在身后,并用绳索把好多人连成一串。由于长途押解,使这些移民逐渐养成了背着双手走路的习惯,而他们的后代也在耳濡目染中沿袭了这一生活习俗。在押解途中,人们的大小便都要请求押解官员解开被绑着的双手才能完成,于是队伍中一有人喊“解手”,人们就知道这人要大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移民群体中进行“大小便”的特殊代名词。应当承认,明初的这种移民活动,给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益处,首先使移民地区的人口在短期内大量增加,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如河南地区,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总数约为191.3万,到弘治四年迅速增加到约436万人。其次是耕地面积大量增加,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的垦田总数已达850万顷,比洪武元年增加了四倍。由于劳动人手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全国的粮食产量和田赋总额不断提高。如洪武十八年,全国的田赋总额约2081万石,到洪武二十六年,则猛增为3278.98万石。可以说,移民政策的强制实施,客观上缓和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体会我们那些背井离乡的先辈们,在举家迁徙的过程中,曾经是怎样的难分难舍和肝肠寸断。而在最初的几年中,他们又是怎样熬过了思乡心切和有家难回的种种痛苦!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平白而通俗的民谣中,究竟饱含了多少人内心深处的渴盼与血泪,我们后辈实在是很难真正体会的。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古老传说吧,使我的血脉里开始时不时地涌动起一股股对山西故土的向往之情,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然而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四十多年来,我虽然南下湖广,北上吉辽,足迹几乎走遍全国,却从未踏进过山西的土地一步,那块似乎已经先天地融化在我血脉中的故土,对我来说还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处女地。多少次,我曾暗暗对自己说,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山西一趟,看看那里的山,看看那里的水,看看那养育了我们生命之根的地方,感受一下先人们生存过的环境,从而彻底释放一下游子回归的情怀。

        2011年10月13日,我终于骑上自行车从中原腹地出发,走出了把愿望变为现实的第一步。

                                             2011年10月30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