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事

2024-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木一嗷

搬家之后最令我挂念的,竟然是旧住址阳台上的一株芝麻。

阳台有个小花坛。在光秃秃的花坛子边上,芝麻日益粗壮。确实是现实版的“无心栽柳”:家人趁着天晴,把储存在某个柜子里的一罐芝麻,全部倒出来,让太阳晒一晒。晒得干透的东西,可以存放更长时间。

竹编的簸箕早就不新了。几颗调皮的芝麻通过簸箕的缝溜了出来,或者是在爸爸扬起簸箕的时候,被风带出,掉进了花坛。几日后,一株迷你绿芽冒了出来。

这个花坛过去空无一如,在花坛角落只有几株爸爸仔细种下又每日呵护的九层塔。我曾经撒过一些白晶菊的种子,盖上营养土,浇了水,熬过了一整个春天,它都没有被唤醒。

确实很让人想不明白,但是植物有自己的安排,人捉摸不透。好比你见着路上的小野猫,冲着它“喵喵”地叫,小猫还觉得“你这个人类真是奇怪,学我叫干嘛”。

总之,顺其自然吧。白晶菊就这么被遗忘了。

这几株九层塔是爸爸刻意种下的,浇水、松土,被打理得很漂亮。常有夜晚因为楼下的喧闹,我会跑来阳台好奇地瞅着。楼下到底因为什么事情在争吵,也不重要了,我只记得,九层塔香得简直是夜里的迷药。

九层塔在客家人的饮食里是很重要的调味品,擂茶、炒菜,加上几朵,清新的味道带来更加自然的口感。芬芳满溢在食物里,也在记忆里。

以前家里还曾有一株繁茂无比的九层塔,自从爷爷过世后,无人打理,它也逐渐枯去。我们没人说这件事,也没人愿意说这件事。但是今年伊始,爸爸却重新种起来了。还是得有那抹清香,爸爸才会觉得踏实。

而芝麻的到来,让我对这个花坛又起了新的兴趣。

芝麻长得很快。起初是矮矮的绿芽,只有几片叶子,就在我嫌弃它怎么长得这么慢时,它结了第一个花苞。

宛如南方的孩子在北方第一次见到下雪,我和我弟也好奇又小心地瞅着芝麻花。

芝麻开花节节高。从第一个花苞开始,往后,几乎两三日的时间,芝麻就可以再往上长一节出来。两片叶子左右横向生长,花苞结在茎和叶子的相交处。初看觉得是花苞在害羞,忍不住嗤笑它,而第二天花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钻出。

芝麻的花是淡紫色和白色混搭的,偏白多点,紫色的部分还是少,显得很淡雅,不张扬。花的结构也不复杂,朵朵都小巧玲珑。一开始只有几朵,但是随着生长,芝麻的茎越来越粗,越长越高,花也越来越多了,花苞越高也结得越多。

像是突然“悟了”,这株芝麻长得飞快,比起其他阳台上的兰花、勒杜鹃等,它丝毫不逊色,反而朝着阳台外,去吸取更多的阳光。

花开一两日,就开始结果。是一个豆荚一样的小包,我们所知道的芝麻,就在这个小包里面。

可惜,没有见到最后的结果。我们家里因为一些临时的变动,搬走了。

我们带不走花坛,带不走九层塔,也带不走芝麻花。花坛里并不会衰败,阳光充足,雨水丰润,它们会继续开花,甚至在下一阵春风里带来新的“朋友”。

今天突然想起来了这株芝麻,像是记起了多日未见的老朋友。

曾经,偶然会有一两个早晨,家里的小猫也会跳上花坛,在晨光下凝望着外面的声响。芝麻和小猫一块,看起来像是两者都在朝着楼外,好奇地看着。

那副场景让我觉得很好笑,虽然和谐,但确实新鲜。

花期会过去。芝麻长得越高,也总有一些果实会落下,新的芝麻籽掉进土里,会有新的小绿芽出来。

开花的事不归我管,花的事,自己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