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恐怖爪子的恐龙——恐爪龙
恐爪龙(拉丁学名:Deinonychus)生存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价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肉食恐龙。恐爪龙分布范围较广,整个北半球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1931年,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首次在蒙大拿州发现了它的化石。它属于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伶盗龙亚科、恐爪龙属。恐爪龙属下目前只有一个种:模式种平衡恐爪龙(Deinonychus antirrhopus),种名“antirrhopus”意为“平衡”,指的是恐爪龙尾巴的用途。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b268678cf1aa224a.jpg)
恐爪龙身长约2.5~4米,高约1.5米,其体重很轻,只有35~50公斤,而且体重中相当一部分是腿部的肌肉。较轻的体重使得它没有那么多负担,对于腿脚形成的压力也要小很多。恐爪龙的头骨佷大,长度超过40厘米,上面有许多小孔,所以身体轻巧。其脑容量在恐龙中相对较大,所以是个很聪明的家伙。恐爪龙的眼睛也非常大,而且左右分隔较开,所以视力十分发达,很远就能发现猎物。它的口鼻部很狭窄,而颧骨较宽,使头部整体看起来呈立体状,并且坚固结实。恐爪龙的上下颚比较强壮,上颚呈拱形,嘴中长有60颗锋利的牙齿,而且牙齿都向后弯曲,边缘呈锯齿状,可以轻易撕裂动物的皮肉,如果被它咬住的猎物越挣扎牙齿就咬得越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153c2635005dec27.jpg)
恐爪龙的前肢很长,每只手都长有三指,其中第一指最短,而第二指最长。在指的末端有向内弯曲的利爪,能够灵活运动,比较适合抓握食物。恐爪龙的后肢比前肢更长,而且更健壮。每只脚有四个脚趾,其中第二趾上长着一个镰刀状的大利爪,长约0.12米(与它的身长极不协调),看上去非常恐怖,恐爪龙的名字正是因为这个爪子而获得的。这个爪子连接韧带可以调整角度,使它在攻击时,能将趾头以最大的弧度向下或向前戳向猎物,而脚则同时向后及向下拉,从而割破猎物肚子。恐爪龙在行走时,它的镰刀爪会收缩起来,仅使用第三和第四根脚趾行走,避免与地面接触而磨损。恐爪龙有一套独特的猎杀本领:它会跳跃起来攻击猎物,用前肢抓住猎物,其中一只脚着地,以平衡身体;另一只脚则举起镰刀般的爪子踢向猎物,在猎物身上留下血口,进而食之内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cdbb76181e00832f.jpg)
尽管科学家目前还未发现恐爪龙具有羽毛的证据,但某些驰龙科化石(例如中国鸟龙、迅猛龙)已发现有羽毛的直接与间接证据,显示这个演化支普遍具有羽毛。在其他兽脚亚目(例如尾羽龙、鸟面龙)中,也有发现羽毛的轮廓,根据亲缘分支分类法的位置,更令人相信所有驰龙科都是有羽毛的。恐爪龙被认为极可能前肢具有羽毛,但这会妨碍前肢的活动范围。恐爪龙在同时间只能用一只手抓近物体,而不能同时用双手。羽毛可能也限制了手指的功能;所以只有第三指可发生作用,例如在探挖土中的小型猎物时,也唯有第三指可做出90度的弯曲。2001年,Alan Gishlick对恐爪龙的前肢力学做了研究,他认为即使前肢具有羽毛,它们也不会明显影响前肢的抓取能力。而且当手掌抓取时,可与前肢作90度垂直,并可做类似拥抱的动作。
恐爪龙一直都被大众媒体认为是奔走快速的恐龙,这和它的那条已经骨化的尾巴有很大的关系。恐爪龙的尾巴很特别,这条尾巴的绝大部分是由长的棒状骨头组成,并得到了加固,每一棒骨跨8至10个脊椎骨的距离,这明显是为了在急速猎杀中保持身体平衡而进化出来的。恐爪龙的尾巴不仅坚挺,而且灵活。这条尾巴起到了方向舵的作用,即使是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奔,也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衡及转弯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809bec5087b31e16.jpg)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脚掌与胫骨的相对长度决定了动物奔跑的速度,而恐爪龙脚掌和胫骨的比例仅有0.48,照此来算,它奔跑的速度又是相当低了。其次,恐爪龙的蹠骨较短,而且很粗壮,可以附着更多的肌肉。短而结实的蹠骨既可以承受身体带来的压力,又可以减少脚骨在攻击时的整体压力,而强大的肌肉群又可以提高大爪子在攻击时发出的力量。较短的蹠骨带来的缺点就是恐爪龙无法像猎豹那样高速奔跑,但它跑起来依然很快。1981年,一位科学家对恐爪龙留下的足迹做了粗略的行走速度计算,得出的时速为10.1千米,不过这是在行走的状态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294/a0a093db81d38a37.jpg)
恐爪龙经常会捕食体形比它们大得多的恐龙,例如腱龙。尽管恐爪龙凶猛异常,所向无敌,但毕竟体形较小,势单力薄。而腱龙体形大,皮厚,还有一条攻击力较强的大尾巴,因此恐爪龙会成群地包围腱龙、攻击腱龙。发现猎物后,恐爪龙常常采取偷袭的方式,从背后进攻,将对方刺倒在地后,再群起而攻之,然后集体进行饱餐。不过恐爪龙可能并不是群居性的恐龙,它们只会在捕食的时候聚集,平时并不结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