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老人
2018-11-11 本文已影响1人
81d1aa263da清风
一缕清风查看网页版>
孤寂的老人
2014-06-29 13:21
“建新哎…,建新,吃饭啦!吃饭拉啊”不紧不慢,却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久久的萦绕在小村上空。一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拐杖踟蹰在乡道上,时不时的停下来,浑浊的双眼竭尽所能地眺望远方,用尽全力呼喊着:“建新哎…,建新,吃饭呔,吃饭呔……”声声呼唤,唤不来儿子,焦灼像一盆烈火焚烧在老人的心底。有人劝她回家:“你儿子工作忙,过些天会回来的”。老人用拐杖指着茫茫田野:“我儿子在做生活,看!还不回转吃饭,肯定饿了”。不管别人怎么劝,老人还是这样踯躅着,叫喊着。
老人是邻村的,去年开始和嫁在我们村的女儿一起生活。老人的儿子是吃不的剩下的刺儿。前几年聚众殴打村干部入狱。刑满回来,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富翁,开了厂,造了别墅,把老娘寄养在姐姐家。听说他很孝顺的,经常给老人买吃食。老人也和儿子贴心,她不习惯和女儿在一起。于是她天天在路上来来回回,呼唤儿子。
给老人衣食无忧的生活就算是孝顺吗?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博导请学生在家里聚餐,饭后,学生们抢着收拾残局。博导制止学生,回头朝着默默无语坐着的老母说:“妈,洗碗了”。那些高材生个个满腹狐疑:“老师,怎么能让耄耋老妈干活呢?”等老人笑嘻嘻的从厨房出来,博导却不声不响的走进
厨房,重新把碗筷洗了一遍。高材生恍然大悟:“刚才坐在一旁无精打采的老人,一下下神采飞扬了起来”。
像博导这样的儿子凤毛麟角。而一般的都只是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所需而已,认为这就尽了孝道了。其实处在孤寂中的老人,更需要被认可和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