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读书笔记

2023-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龙套哥萨克海龙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505小时,第2436日

阅读《孔子大历史》

鲁昭公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刚在孟孙家当了一年家庭教师。这年他的儿子孔鲤15岁,女儿也许已经出生了。这时的孔子,还看不出成为大人物的苗头,但过的也算是衣食无忧的中产日子,事业在走上升路线。

土地是有上限的,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也非常非常慢。贵族人口的增长,却是“几何级数”,连着翻番,总有分不过来的时候,这就要争、要抢,日子就不太平了。

欧洲的长子继承制度也比中国的严格。长子继承父亲全部家当,其余的出去当骑士,靠打仗挣家业,这样就没有“三桓”一类的问题。欧洲贵族只有一个老婆,没有嫡不嫡的区别,最多是私生子问题。

季孙家被围攻,最紧张的是叔孙、孟孙两家。叔孙家族长在外未归,他的管家们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的结论是,国家大事,咱们当家臣的管不了,可季孙家要是垮了,叔孙家也没好日子过,咱们的饭碗就保不住了。

在鲁昭公的流亡宫廷里待了一段,孔子失望了。这些流亡的贵族一人一个主意,各怀鬼胎,根本没法成事。就说鲁昭公的那些年轻公子们,为争太子的位置,都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其实在鲁国宫廷里早就有了,但那时孔子还没机会看到。现在这些人流亡在外,挤在一起争夺有限的资源,内讧更加激烈。

姜太公扑灭了很多原住部族的反抗,慢慢在东方立足。不过开始的时候,太公家族还没觉得自己是“齐国人”,死了以后还要把棺材送回关中老家埋葬。到第六代齐国君主,才开始在本地下葬。

但另一方面,齐国人做生意的多,不光经济发达,人的脑筋也灵活。这里流行各种神仙方术和各种坑蒙拐骗的政治权谋学,不太相信仁义道德那套古板的教训。这是孔子觉得齐国不如鲁国的地方,但可以提高。

其实孔子是很关心政治的人,特别想当官,推行他那套政治主张,这一点到死也没改变。但他的原则又很明确,不会在政治沉浮里丧失最基本的人性,这可以算他人生的底线。比如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如果国家有道,政治清明,你却活得又穷又没地位,就是你自己没本事,你的耻辱;反过来,如果国家无道,政治黑暗,你还过得又富裕又有地位,这是你不择手段没底线,也是你的耻辱。 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宁可活得平庸,也决不给坏人当帮凶。

“文革”时全民“批林批孔”,也没能把孔子彻底“批倒批臭”,就是因为孔子真有底线,他不会为了利益结成主奴关系,做丧失人性的事,哪怕跟国君他也不干。《孔老二罪恶的一生》这类批判作品真正展现的,也只是孔子的不合时宜和有点悲凉的失败人生。

尸登上接受祭祀的位子,坐下。司仪人员把准备屠宰祭祀的牲畜牵进来,请尸过目。一般是头牛,级别低的也有猪或羊,往往要披红挂彩,表示喜庆。尸表示同意,然后牵到门外宰杀。

尸退场后,其余的人才正式开始吃饭,尸在的时候,别人都是象征性地吃喝。饭食准备得多,尸只能吃很少一部分,别的都算他吃剩下的。后人吃祖先的剩饭,便得到了祖先的赐福保佑。主人夫妇先吃,然后是其他亲属、宾客,最后是家里的奴仆家童,一个人都不能少,象征祖先保佑了全家老小上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