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本文是听樊登解读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后整理的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感触。
非暴力沟通这名字咋一听上去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暴力是拳打脚踢,我好像没那力气。听完后,发现自己对暴力的理解太狭隘了。原来暴力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点也不陌生,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和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既然“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那我们为什么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这种顺人不利己的暴力沟通的产生来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跟别人说话容易产生暴力的倾向?
因为我们被暴力的情绪所掌控,表现形式有道德评判;和别人比较; 强人所难,威胁
有点值得一提,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不过,请注意: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如何有效的减少暴力沟通呢?
1. 观察, 说出事实。要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区分事实和观点。克里希那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 体会和表达感受。为什么不懂得表达情绪?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忽略了太多的感受。表达情绪不是宣泄情绪,而是照顾感受。我们要学会使用表达情感的词语,比如难过、忧伤、痛苦、孤独、慌乱、开心、喜悦、兴奋。准确的表达感受,才能更好的沟通。非暴力沟通正是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3. 找到感受的根源,寻找真正的需求。表达具体的需求,而不是指责。为什么很难做到?原因就是我们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且我们要深刻的明白: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有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4. 提出清晰明确的要求或请求帮助,而不是命令。清晰表达自己“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谈话时,明确谈话的目的,旁敲侧击容易产生误会。
总结一下,有效的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
首先,透过我们内心中对他人的不满,了解我们的需求;其次,透过他人的言行,了解他人的需求;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并寻求对方的理解。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大量可怕的事儿就是“不得不”的想法产生的,应该 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
有的问题,我们既无法强势地去解决,也无法委屈求全。我们需要寻求兼顾双方的解决之道。这样就需要和冲突的另一方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来合作解决问题。为了建立伙伴关系,我们就需要面对我们内心的对立的情绪,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和。跳出立场之争,带着尊重来理解自己和他人,并合作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阐述的内容让我看到对错评判抗拒回避之外还有一片更美的原野:那就是理解与爱,既诚实表达自己又倾听他人,我们可以从我走向我们,可以有更美的遇见!感恩生命中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