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读《亲密关系》第三章
读完《亲密关系》第三章,受益匪浅。
我对于这一章的理解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本质上是相互吸引。一开始大家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吸引对方的是颜值,条件,包括家境,工作,身高等。但是仅仅是外貌的吸引力并不能维持太久,有句诗“以色侍君王,能得几时好?”。他当初爱你,也许与你的容貌有关,但他不爱你时,与你的容貌并无关系。但不否认,美貌确是一块敲门砖,外表漂亮有女人味的女人更容易去让男人深究她的内涵。但两个人相处,如何维持与经营,并不像保持美貌一样简单。对于长久的关系来说,内涵的分量更重。有内涵,有趣的女人更吸引人。如果是既美又有趣的女人,那无敌了。
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还有老话说的“门当户对”也是包含了这个意思。我认为这相似性的原理不仅存在于男女关系之中,还存在于我们友谊之中。有人很好,但就是没法深交。所谓“气场不和”也是指的是那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品味与我们不同。而往往我们所谓的能“玩的到”一起去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是相似的,在思想,为人处世,看待问题的角度,经历都有共同之处。
如果与我们有同样的背景,兴趣,爱好和品味,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我说出的话,他都懂,我没说出口的,他也懂。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我们通常总是说“要找一个三观合的人”,所谓的“三观合”也就是与我们相似的人。这一生,想找一个与你真正灵魂互通的伴侣,真的是三分运气七分经营。两个人的思想层次要一个高度,步伐要同频,并不仅仅局限于“我喜欢吃芒果,你也喜欢吃芒果。”这种浅层次的,而是更深层次的契合,对待一件事的看法。比如说,一个人很上进,另一个人却觉得现在的日子也不错,何必那么拼呢?这就是不同步,久而久之会导致闲的人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并且因为自己的时间很充沛,就会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对方身上。但对于对方来说,一个自己压力会很大,第二会觉得自己已经那么累了,你还时不时地给我找事。第三自己在外面拼搏累的时候,没人能真正的理解自己。但是如果是两个人都上进,都有目标,那么两个人都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在工作时间认真工作,在累的时候相互依靠。再举个例子,A给B打电话,B当时有事没接。这时如果A要是能理解“挂你电话肯定是现在有事忙呢,或者不方便接,可以等对方不忙的时候回过来。”A就不会再接着打。但是如果A无法理解,并且以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夺命连环call,非得打到你接为止。那战争可想而知,一触即发。
人的一生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多么困难也何其的幸运,希望自己遇见更希望自己遇见了能把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