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的童话书《365夜故事》
2020-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青树下
我记得大概十岁左右,曾经读过两本书《365夜故事》,上下两册,漆黑的封皮,放在爸爸妈妈的枕头边上,已经完全忘记是我借来的书,还是爸爸妈妈借来的了。那段时间,我对那两本书的痴迷,已经到了颠倒黑白的程度,每天放学回家,最惦记的就是这两本封皮又黑又亮的童话书。
我随手在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有卖老版《365夜故事》的,这倒是证明了我的回忆是真实的,只是现在看这个图片,跟当时的感觉差异好大,似是而又非。

因为那个像黑夜一样的封面,我对夜晚开始有了期待。因为是借来的,而且也要先完成作业才能读,焦灼不知从哪个故事读起。
小时候的世界,的确和成年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翻开书读起来,满是文字的书,却看不到文字,头脑里全是生动的画面和场景,为主人公的境遇着急,替他们想方法,恨不得自己也落入那个真实的世界。是的,故事里的世界比我生活的世界都要真实。
很可惜,那两本书很快就还回去了,在我家的时间总共没有三两天,我那时读书又慢,到现在回想起来,只记住了一个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题目,还有给十一个黑天鹅哥哥赶织衣服的小妹妹。然后就是散发着诱人黑色光芒的软皮封面,以及没有读完的遗憾,总觉得那里面应该有我童年里所有想读的故事。
然而现在,我重拾童话,读来已经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了。
那信以为真的紧张感没有了,对写作套路多余的熟稔时时跳出来,还有长期学习形成的解读文本意义的习惯,小时候阅读童话时酣畅淋漓的沉浸感已经完全消失了。
所以当我看到摘抄的那段话时,仔细想了想,近期跟儿子一起读童话,我是否应该尽量保持我的缄默,少出些稀奇古怪的阅读检测报告单,还给孩子一份单纯的阅读快感,保留他独特的童话阅读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