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诗为何牛逼?他怎么写作的?

2021-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奕楼听风雨

有时候我更文,学习,练吉他都会懈怠,其实人就是这样,我也会羡慕那些自律性超强的人。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作者在书里这样写到:我时常想,我们也许应该不要那么精明,多关注关注自己真正关注的东西吧,运气反而也许会好。其实我这两年也是如此,不再想浮华的东西,不再想一飞冲天,一点一点地理顺公司的事情,改变自己的心态,一点一点写文章,一篇一篇写。看起来越来越傻,越来越不精明,却越过越顺当,好运时刻围绕。

社会越来越吵杂,真正能静下心来做事的人越来越少。我也希望我可以去用心写点文章,那怕此刻文采不是那么好,我想也总会好起来的。不必在乎此刻写文是否可以获得经济利息,我想对于写作来说,财富只是附加值。

我来写作其实就两个目的,第一,记录自己,优化自己。我在认知红利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好像系统,如果系统不更新,很多新的应用软件都是安装不了的。应用软件就好比工作技能,如此早晚会被社会淘汰。我通过输出去促使自己输入,我想系统总会升级的吧。

第二,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写作,让自己变得文采斐然。我在简书也看过一些简友的文章,他们的文章读起来,似乎有种充满灵气的感觉,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写出有灵气的文章。

我常常会看到一些写作训练营课程,点进去一看,好贵一年几千块,就是有些舍不得。

我在想写作这种事难道非要去学习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吗?

其实不然。在大唐帝国,李白简直太牛了。有多牛?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有无数考点是李白在三十岁之前贡献的——终于找到多年的苦主了。

那古人是怎么写出东西的?李白一生写诗无数,为我们学生生涯贡献了无数。李白:读书这种事就是暴力解决一切。想要写文就要把经典和名著读几十遍。

二十岁的李白,请刺史吃饭想要的到推荐,实现人生理想,结果刺史没去,李白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那年他二十岁,我们二十岁应该还是在高考的路上踌躇。24岁《渡荆门送别》次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完事还要写一首诗来纪念他们的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上帝说:“小白,你休息一下吧,我快吃不消了。”李白偏偏不听话,又在三十二岁时写了《行路难》,在三十六岁时写了《将进酒》……

普通人要是能写出这样一首诗来,足够吹一辈子,但李白却在三十多岁前都完成了。有人问:“李白,你在哪儿买的外挂?”李白不屑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什么外挂?”

其中关于李白是这么写的:“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

词选,也叫《昭明文选》,是唐宋时期的考试资料,相当于现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而李白呢?不仅能熟读《昭明文选》中的七百多篇诗文,估计大部分都能背诵。更厉害的是,他还模仿《文选》的写作套路、语气、修辞,自己又写了三遍……三遍,两千一百篇,这是很恐怖的题海战术。

再加上李白“喜谈王霸之略”,用典故颇多,那么对儒道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地理的阅读量,恐怕也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我们总觉得李白是天才,智商高,却往往忽略了他在背后下过的苦功夫。有句话说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读书这种事,就是勤奋决定一切。你想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建树,就必须积累深厚的阅读和经验,然后才能砍瓜切菜一般对付困难。

想学写文,就把经典和名著读几遍;想学英语,先拿下5000个单词再说;想学理工,呃,这个我真不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