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写作•遇见读书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2-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渚渚

不同于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部分长的夸张,虽然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作者也分了阶段列了数字,但对于我这样几乎没有认真阅读过一整本系统理论的书籍的人来说,还是非常费力的。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礼拜,本来想回过头一起做点摘抄,又觉得所有句子都血肉相连,单拎出来要么太短,不在语境内感受不到魅力;要么太长,大段的文字显得累赘。

还是谈谈分析阅读这一篇到底讲了什么,又给我什么样的感触吧。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继前文让我意识到我忽略了目录后,作者再次提醒,我还忽略了书名。

一部分原因是我之前看的书以小说为主,要么是一眼能看到头的直白,要么是看完了都看不透为什么这么取名的深奥,总之少有对内容的概括或隐晦的提示。

关注书名只是方法,给书分类才是目的。

之所以要给书分类,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类型的书需要且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才能事半功倍。

给书分类,听起来并不难,但实际上,给书分类跟给红豆黑豆绿豆分类可不一样,有些书即使是在读完后都难以准确判断类别,更何况这一步还要在进行阅读前就完成。

作者给出的帮助是:阅读书名、目录、序言、摘要、索引,也就是依靠上一步检视阅读时获取的信息来判断。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实用性作品与理论性作品的分类,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这一章给我的感觉是,如果把读一本书比喻成认识一个人,那么检视阅读就是刚见面时上下打量他的过程,给书分类就是给人分类,亲戚、同事、朋友,贴上不同的标签,给予不同的待遇。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同的词义][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书的框架结构,在我眼里一直是非常难看透和领悟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写一本书就像平底建高楼,而读者进入这座高楼,最容易的是看每一个房间长什么样,最难的是透过外表看到骨架,看透房间的架构,看透每一根钢筋之间的牵连。

而这一章和第九章里的几个规则差不多是手把手教我如何去做到这些了。

1、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说大意)

2、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拟大纲)

3、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4、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5、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6、 找出作者的解答

前三条是第七章的,后三条是第九章的,我觉得放到一起做才算“透视一本书”。

先从大到小,再由小及大,就像我们参观一栋楼,先从外面看一眼整体,再进去看每一层楼,每一个房间,每一条街道,最后走出来,再看一眼。

其中,在最开始作者说要叙述整本书的大意时,就提到了一个观点——

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了的。

就像作者在前文曾经提到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类似的意思后文还会出现很多次,总之,要把脑子里模糊不清的想法疏通整理,转变成能以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的想法,这个过程常常被忽略被搪塞,但它太重要了。

在写前两个规则时,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来强调借助前言和摘要的帮助的重要性,同时也反复提醒,不要把前言和别人的摘要当成权威,导致自己的想法受到抑制和阻碍。

不要把我们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作是它们绝对又唯一的说明。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

......

我们在这里谈的一些书的整体重点,跟作者的解释大不一样,但并不觉得需要道歉。你的摘要也可以跟我们的大不一样。毕竟,虽然是同一本书,但对每个阅读者来说都是不同的。如果这种不同透过读者的诠释来表达,毫不足为奇。

就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作者提醒我们要保留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这只是表面的观点。我认为还有更深层的忧虑在于,作者担心一个读者认真读完一本书之后,发现自己悉心整理的摘要与一些“权威”所做的摘要有一部分或者大部分不同,因此丧失信心,也对阅读失去兴趣。“观点”和“看法”本就千人千样,对一本书的诠释当然也不可能人人一样,如果只是因为想法与一个人不同就大受打击,无疑是非常愚蠢且可惜的。

作者在写阅读技巧时一直没有忘记舒缓读者的焦虑,这点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很多次,毕竟人类本身的心理活动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期间的心理活动的走向决定了他所做事的成败。单凭这一个发现的价值就不枉我读这本书一场了。

回到主题,在列大纲的指导中,就像做摘要一样,作者还是强调了“不需要完美”“不要被作者的架构拘束”。

一个好的规则总是会将最完美的表现形容出来。但一个人可以做一个艺术家,却不必做个理想的艺术家。如果他大概可以依照这个规则,就会是个很好的练习者了。我们所说明的规则是个理想的标准。如果你能作出一个草稿来,跟这里所要求的很类似,就该感到满足了。

......因为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所以也不值得为任何一本书写出一个完美的纲要。你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

......你用不着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

......你应该将这些标题当做是你自己活动的指南,而不是完全被动地依赖它们。

其实真论阅读技巧,语文课上多少都教过,只是从来没有人用上,作者反复阐述的,与其说是阅读时要使用的技巧,不如说是阅读时应该保持的心态。

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在读不出头绪的时候,就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六七章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接下来作者的重点在于读者要与作者“达成共识”,不是指读者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和说法,而是指作者在书内的一切表达,读者都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没有曲解。为此作者从“字义”“词义”的定义说起,花了大量篇幅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帮助我们做到“与作者达成共识”。

如果语言是纯粹又完美的思想媒介,这些步骤(处理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就用不着分开来了。如果说每个单字只有一个意义,如果使用单字的时候不会产生模糊地带,如果,说得简短一点,每个单字都有一个理想的共识,那么语言就是个透明的媒介了。读者可以直接透过作者的文字,接触到他内心的思想。

......因为语言并不是完美的传递知识的媒介,因而在沟通时也会有形成障碍的作用。追求具备诠释能力的阅读,规则就在克服这些障碍。

......只要文字、句子与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们就是沟通的障碍,而不是媒介。你阅读了一些字,却没有获得知识。

这个观点几乎是八九章中唯一一个让我一激灵的观点了。没有联想到什么,只是觉得眼前一亮。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尽管如此,或者说,正因有如此观点,作者一再提醒,不要随意批评一本书

首先,作为一名读者,在评判一本书之前,最起码的,我们要能说出“我完全了解这本书了”,在此之前,任何评判都是不公正的,都是没道理的。

其次,“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批评一本书,就像是一场辩论赛,作者有作者的观点,你有你的观点,但作者的发言被限制在一本书里,而且你既是辩手又是裁判,这场作者与读者的辩论,输赢全在你心里,所以,不要为了“辩赢”而去“辩”

如果你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有必要去赢得那场争辩。事实上,你赢得争辩可能真的会在世上名噪一时,但长程来说,诚实才是更好的策略。

.....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

......所谓的赢只在于增进知识,而不是将对方打败......不论要同意还是反对,他该顾虑的都只有一点——事实,关于这件事的真理是什么。

但是这场辩论赛与现实中的辩论赛又有不同之处。现实中的辩论赛的重点是辩手的发言立意,而不是观点本身,最后获得输赢这个结果的也是辩手,而不是观点。但这场作者与读者间的辩论,是观点之间的战争。

而且作者提醒我们,有一个观点在这场辩论中必须达成共识——“争议是可以消除的”

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收缴的一个机会。

问题在于许多人并不认为争议是教导与受教的一个过程。他们认为任何事都只是一个观点问题。我有我的观点,你也有你的,我们怼自己的观点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就像我们对自己的财产也有同样的权利。如果沟通是为了增进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沟通是不会有收获的。这样的交谈,顶多像是一场各持己见的乒乓球赛,没有人得分,没有人赢,每个人都很满意,因为自己没有输——结果,到最后他还是坚持最初的观点。

如果我们也是这样的观点,我们不会——也写不出这本书来。相反的,我们认为知识是可以沟通传达的,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解决。如果真正的知识(不是个人的意见)是争议的焦点,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争议或者只是表面的,借由达成共识或心智的交流就可以消除,或者就算真正存在,仍然可以借由长期的过程以事实与理性来化解。有理性的争议方法就是要有长久的耐心。简短来说,争议是可争辩的事物。除非双方相信透过相关证据的公开,彼此可以借由理性来达成一种理解,进而解决原始的争议议题,否则争议只是毫无意义的事。

以我的理解,这也就是说,在作者的观点与读者的观点之间,只能存活一个,要么是读者最终发现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要么是读者发现作者的观点确实有错误或者不足。为了达到这点,作者又提到了一些注意点,比如要区分“理论知识”与“个人观点”、在做出评断前必须找出理论基础等。

接下来的第十一章,我认为是这一部分内容的展开,作者首先指出读者必须确保自己不带个人情绪和偏见进行评判,并且带上同理心。其次给出了批评作者观点的四个方面:知识不足、知识有错误、不合逻辑、分析不够完整,并各个举例进行了详细叙述。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作者把辅助阅读的来源分成了四个部分:相关经验、其他的书、导论与摘要、工具书。

其中,相关经验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却影响最大的,很多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偏见就来自于此。而作者在这里教我们积极地运用相关经验——“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相关经验)举出一个实例来?”

而“其他的书”,对主题阅读的助益比较大,其次是对巨著,对阅读普通的书籍帮助并不大。

“导读与摘要”如果运用不当,极易产生误解并对自己的阅读产生阻碍,最好只是在已经阅读过一遍之后再去看,只是唤醒自己的记忆,并且从不同角度进回顾,而且能避免提前被剧透以至于忽略细节只在意被剧透的点,也能避免导读中若有错误而导致的误解。

“工具书”像是地图和导航,在使用之前,读者必须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哪一类工具书会有这个答案才能去工具书中寻找答案,就像我们必须知道目的地才能靠地图和导航抵达。“工具书对矫正无知的功能是有限的”。


其实读的时候没列框架也没细想,但是写着写着脑子里的脉络就突然有些明晰了 ,以前看完一本书从来没有试着写这么多东西,哪怕加上自己的联想也没有,更何况现在还没看完。虽然看的慢写的也慢,但是说实话挺满足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