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内向,但我没病啊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小师妹私信,很长的篇幅讲述了她不那么快乐幸福的当下,末了她说“可能像我这样内向又敏感的人太难获取幸福,学姐那样才是天生的幸福体质”
我照着小师妹的逻辑,在这句话里读出了两层意思,其一她认为我是那种外向阳光型性格;其二她的理解里,外向是优于内向而存在的一种更美好、更容易获取幸福的人格特质。
收到过不少类似的留言,每当看到言辞里提及羡慕我阳光开朗的性格,我都不置可否。
其实,很多年以前我也是属于广义上所定义的,集敏感、纠结于一体的内向型人格。哪怕到如今,我也并没有成为那个更好的外向型人格。
但我现在对自己的认知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过去我以内向为耻,而现在能乐享其中。
当我坦诚的接受自我、诚实的和自己的情绪相处,我的生活便不再受困于性格特质,曾经让我倍觉晦涩的内向体质反而带给我人生不一样的惊喜。
从小,我的性格被定义为“这个孩子真内向,不爱说话”,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羞于被评为‘内向者’,同情和谴责,爱与恨,矛盾的在这句评价里合二为一,仿佛那是‘无能的弱者’的另一种解释。
久而久之,我更是羞于表达,直面的表达会让我有一种脚不着地的尴尬感。 于是内心抗拒挣扎,却是徒劳无力。每一次应付大人们想要的活泼开朗而去表现出外向时,都觉得扮演自己并不喜欢的角色所带来的尴尬和失落无以表达,从而陷入更深的焦虑和恐惧,痛恨自己的内向软弱,因此而自卑苦闷。
在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看法和评价的那段青春期,整个世界满屏都是对表象外向者人生的褒奖,对内向者的同情和怜悯。 那个时候的我当然不理解,内向只是被‘标签化’后强加于身的枷锁,顶着巨大的标签去生活,做的每一件试图‘去标签化’的事都让我产生‘扮演感’。
很多关于性格的调研中都显示,有不少的内向者因为社会对外向者的褒奖,对内向的偏见,试图去扮演‘外向者人生’,但随即会产生莫须有的‘虚假感’,这种‘虚假感’消耗能量,带来疲惫感,因为当我们刻意去扮演外向时,我们的精神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动作,思量每一次的举动是否得体,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的监控状态人就会感觉到不适。而刻意扮演的的人格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挫败感如影随形。
如果那个时候有人告诉我,生活里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性格并无好坏之分,内向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贬义词,它不是生活所有问题的原罪,我的青春期可能不会那么拧巴,我会更快乐一点。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内向”和“外向”的时候,他原意是说,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而内向外向这两种类型都无好坏之分。
内向并不是‘心理问题’,可多少人把内向当做一种病理去治疗去改善,这样随之而来的情绪烦恼才是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源。
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纯粹彻底的内外向人格,其实绝大多数人会发现,每个人不是简单‘内向’、‘外向’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每个人都是一种‘内外向交叉体’,在某种情境下、某个群体中不爱说话闷头闷脚,换一个群体可能完全不同,就像很多天生的演说家却是生活里的闷骚者,很多人在聚会中闷声闷气在工作里却能言善辩,只是我们对待人事物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内敛或是激进的属性特征,内向外向都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其实我和很多你们都一样, 也曾是那个敏感纠结的内向体,对不感兴趣的人事物闷声闷气,所以有些人觉得我不爱讲话,但对于特定的话题和人群我又能谈笑风生,很多人又觉得我很健谈;对人数众多的集体活动兴趣寥寥,更热衷于几个人贴心的交流或者是独处的滋养;我有敏感的内心,对他人的喜怒哀乐很容易产生“共情”,能够洞察人心安抚情绪,显得亲和有力;但我讨厌扮演迎合,碰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无法强颜欢笑做不到八面玲珑人剔透。
哪怕到现在,我也还是那个一群人中的懵逼,几个人里的逗比。 不同的人对我还是有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觉得我内向不可捉摸,有的人觉得我活泼开朗别外有趣,同事觉得我乐观向上,领导觉得我不苟言笑,朋友知道我开玩笑荤素都来,陌生人却以为我生来寡淡,一千个你,就有一千个我。
关于内向,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因为我没有转变成一个世界更喜欢的外向者,我只是接纳了自己,懂得如何和自己和谐相处并因此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幸福,这是很多人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所以我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分享,我只是讲讲内向者如何获取幸福的一些心得。
一、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
武志红老师对内向外向的定义更是开辟了我的新认知,他从索取和付出的角度去诠释了“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内向的人有个通病,被索取时不懂得拒绝,该索取时却说不出口,并且根本就不想索取。这样一来,每多建立一个关系,多一个外部事物的刺激,对内向者而言,整体上意味着损失。
那么,为了自我保护,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划定自我界限,对界限之外的人事物保持友好,但不要过多依赖外部世界的评价或期待。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意世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也不外乎其中,被人理解和认同会带来存在感,但当我慢慢成熟,真真切切脚踏实地的在生活里感受到寸寸幸福之时,别人他人,在或不在,我都是我,你喜欢我,我是我,你不喜欢我,我也还是我,人前人后我都可以无畏做自己,乐不可支的做自己生活里的逗比了。
就像我的所有分享,一部分是为了和你们互动寻找辣妈世界的存在感,而更多的是想取悦自己,每一次静坐电脑前敲击键盘的时刻,内心都是温柔、且有力量的。
二、人生苦短,寻求舒适区
人这一生,所有的情绪都不过是和自己的相处,可是,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我很讨厌没有营养的聚餐活动,那种劝酒拼酒,言不由衷说着各种祝词的觥筹交错里,我总是如坐针毡,一来我只想埋头吃饭早点散场,二来我讨厌没完没了的排序列一样挨个敬酒。
有回我跟刘先生说“我是不是很差劲,我对工作应酬饭局有些恐惧,我不会喝酒,不愿意说讨领导喜欢的话,好没用”,刘先生说“你为什么要会喝酒?会喝酒以后凡是应酬就会叫你,你避无可避,但是你可以学会说好听的话,只要你说出来觉得自然舒服。并不是酒桌见英雄,你身上那么多优点, 在合适的点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你。”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布兰恩.特里尔教授是典型的内向者。讲台上的他神采奕奕,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讲台下的他却敏感害羞,喜欢安静和独处,排斥社交活动。他这样解释他对内外向人格转变的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扮演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以换取在其它时间做回自己的权力。你越是想在让自己感觉不舒适的某些场合扮演好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你越需要在其它让自己觉得舒适的场合做回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舒适区,和舒适区,何必在在不舒适的区域里纠结我是不是不够好。当你从不舒适区走出来之后,回到你的“舒适区充电期”,读书写字、养花种草,让消耗的能量得到恢复。
我们谁也无法变成另一个自己羡慕的人,我们既要保持自己的本色,认同内向的自己,又要学着偶尔‘扮演’社会角色,在这之间的来回切换,这就是成熟。
现在的我,依然讨厌喧闹喜爱独处,敬畏权威热爱亲切,如果可以拒绝让自己不舒适的人或事,我都会尽量回避,回避不了就面对,至于面对的过程不苛求自己,做的好或不好都不要自责自贬,学着理解自己内心的抗拒。
但好的是,现在的我能够开心的‘扮演’外向者,这种‘扮演’不再带给我虚假感,不再消耗我的能量让我觉得疲惫,因为慢慢的这种‘扮演’已经具备‘真我意识’,这就是我,饿的时候吃饭,爱的时候不撒谎。
三、内向不是拒绝成长的借口,你必须要站在大地上。
安于内向不等于故步自封,一个人的性格色彩很难改变,但是生存技能却是可以提升。找到合适的领域专注于一件事,积累相关成功经验,并将之历练成优势武器,这会让你获取更多自信,自信是接纳自己的基础。
你所知道的"股神"巴菲特曾经是个内向的小孩,奥巴马成功颠覆了"害羞的人无法手握政权"的这一成见。强大是颠覆人格特质可以独立存在的唯一真理。
当你足够强大,内向算毛线,这篇文就是废话。
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我依然没有找到足够站立于大地的自己的力量,所以不敢多言,建议你们去看看咪蒙的《我是如何从极度自卑变成死不要脸的》,她对于这点绝对拥有足够话语权。
而我,还在摸索,希望你们比我幸运。
现在的我,虽然不够强大,但是真的完全不再care内向究竟是个什么鬼,很没脸的说,我之所以解除了心灵禁锢获得了快乐自由,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和一个给我足够爱与自由的人生活着,他不在乎我内向外向,他只要我做自己就够了。
我的日子足够快乐,我的生活足够幸福,我对自己有了足够自信,这就够了。我写这篇致内向者,也只是为了给那些依然将内向当做生活不幸福原罪的粉丝们来看。
愿你们懂得——
内向不是原罪,不是敏感多疑,不是懦弱无力。
内向的人珍视内心的生命体验,更致力于关注生活里微小的细节,外部世界的一点温暖美好就足够激发精神世界的幸福感;
内向的人把别人放在心上,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关注别人的舒适度而显得亲和有教养,能够温柔却有力量的直达人心;
内向的人通常都带有一点天生的负罪感,谦逊感,崇尚内省的道德感 ;
内向只是一个人身上开出的温柔花,小心呵护初生时脆弱的花蕾花径,她将坚定而有力量的盘踞于大地之上。
我有了小哆啦之后,在衣食住行上都并没有特别讲究,戴不戴帽子、穿不穿袜子、哪天开始吃辅食,每天睡几个小时,这些问题在我这没有硬性标准,合理范围和父母家人有商有量就好,并无大是大非,我也真的是懒得纠结。
但是我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教育,我研究儿童心理学,想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我带小哆啦上早教就是希望能多给她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
我不落俗套的希望我的小哆啦从小阳光开朗,活泼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外向派,但如果她最后和她妈妈小时候一样成了喜欢独处偶有害羞的内向小孩,我依然会给她自由的空间做她自己。
我会认可她内心的秘密花园,无论里面是静悄悄的蝴蝶飞过,还是摇曳着海洋森林,我都爱她,同时,我拒绝任何负面标签贴在她身上,我希望她能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快乐长大,一如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