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为什么没能成功?主要有哪些变量因素?

2024-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津城沐雨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后,诸葛亮通过《隆中对》,为刘备今后发展制定了战略方向。

《隆中对》指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这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定了取得荆州、益州之地,联合孙权,等待时机成熟讨伐曹操。

这个战略存在两个变量:一是能否取得荆州和益州,二是在取得这些地盘时孙权和曹操两家的态度和变化。

《隆中对》后不久,刘表病逝,荆州陷入内斗,曹操见荆州有变,不待休整完毕,就率军南下,迅速取得荆襄九郡中的大部,刘备兵败撤入江夏,和东吴孙氏集团达成联盟抗曹的方针。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对南方暂时采取守势,刘备开始经略荆州。由于刘表在刘备还没准备前就去世,导致荆州格局发生变化,最终荆州只拥有了部分荆州,还是向东吴“借”的,为将来两家矛盾埋下了隐患。

后来刘备虽然拥有益州,但曹操也完成了对关中的巩固,并进军汉中和刘备争夺,曹操最终失败,退出汉中。

此时刘备集团达到顶峰,拥有荆襄和益州之地,完成了《隆中对》的初期战略,下一步就等待天下有变,再出师北伐。

然而,在取荆州时的变量,使刘备没有拥有全部荆州,还造成了和东吴之间的裂痕。刚取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刘备,本应休整后再和荆州关羽军配合出击,荆州军却在刘备命令下独立出击,使曹操能不断抽调兵力全力对付关羽,东吴这个变量背后偷袭,造成荆州军全军覆没。

此时刘备集团已经偏离了《隆中对》中设想的方案,刘备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蜀汉从此只能进行一路北伐,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开疆拓土,蜀汉失去了克复中原的机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