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2022-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减一加一

【原文】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① 。”

【题解】

孔子注重“信”的道德原则,但又说明了它必须以“道”为前提,即在仁和礼的基础上坚持“信”。

【注释】

①贞:正,指固守正道。

谅:信,指不分是非而守信。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遵守小信。”

//我的感想//

谅,“偏执己见,居之不移叫谅”。

为啥这个谅字不是原谅的意思呢?

以小信做选择,结果变得糟糕透顶,终是违背了大信,取舍间 因小失大(农夫和蛇)。

信仰坚定,笃信的是大道大仁大信,不是在朝向大目标过程中的所谓一言一行,因为人生难免有错。

错是怎么来的呢?

是在当时的环境境况下,在当时认知状态下所做的认为正确的事情,

时过境迁,在新的环境认知状态下发现原来那个所为是错误的,

此时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不是知错不改是谓错矣。

即便当时明知故犯,事后有改错的勇气,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从另一个方面说,真正的科学是可以证伪的,如果可以证明我是错的,科学是会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

《华杉讲透论语》摘抄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一件事发现做错了,难道还要继续吗?】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