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读书散文

生命本是恩宠 向死需要勇气 - 《恩宠与勇气》书评

2019-08-24  本文已影响9人  老麦2018

一星期过了,最后一天的傍晚,她温柔的地对我说:“我要走了。”

那一刻我只回答了一句:“好。” 便抱起她走上楼梯。

“等等,亲爱的,我要在日记上写点东西。”

我为她拿来日记与笔,看着她以清楚娟秀的字迹写下:“这真的需要恩宠,当然--还有勇气!” 她看着我。

“我明白。” 我静默了许久。我什么也不需要说,她都知道。“来,让我抱着我的女孩上楼吧。”

这是我最后一次抱着我亲爱的崔雅上楼。

集美丽和灵性与一身的崔雅最终也未能逃脱癌症的魔掌,可她却在最后时刻圆满的完成了转化,勇敢、平静的面对着死亡,并超越了死亡。走的最后一刻,崔雅嘴角露出满足、宁静而解脱的微笑,看起来就像美极了的佛像。

忙忙碌碌的众生,少有时间严肃的审视过死亡这个话题,要么就是因为恐惧而选择性忽视,要么就是天真的认为自己能活很久,从来不去考虑,直到死亡突如其来的那一刻,才觉得天塌地陷,手忙脚乱的应对。

《恩宠与勇气》也是一本特别的,讲述死亡的书籍,不同之处是讲述后人本心理学家肯·威尔伯和其爱人崔雅,两位对灵性成长颇有造诣的道友携手抗癌的故事,因此其在面对苦厄、灾难时,心理、灵性方面应对的经验对后人来说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开卷有益,除了书中动人的爱情故事外,作者对长青哲学,灵性成长的见解也是闪光之处颇多,相信读者们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有所感悟之处。本文仅分享几点对自己有所启发之处。

如何多层面的对治癌症

疾病的来源,原因是多样的,不是简单的仅仅来源于生理层面,情绪、心理、心智都会对疾病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治癌症时,要从多层面入手,找到最终的根源,它也许是心病造成的长久抑郁,也许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所以即使生理上化疗暂时杀死了癌细胞,高等层面的问题没解决,癌症会卷土重来。

其次,生理治疗的本身,对患者的情绪、心理与灵性上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书中说崔雅化疗后屡次被击垮,一次次的恐惧、绝望,有时对自己甚至完全失去了控制。其实不光是患者,作为陪伴者的肯,即使经历过多年的冥想,静修,当面对治疗中负面情绪爆棚的崔雅,同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屡次爆发。

所以肯在写给陪伴者的文章中,推荐患者参加个人心理咨询,来解决自己情绪、心理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是患者和陪伴者都参与咨询,一起接受治疗,可以很好的缓解癌症治疗给家庭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当然也包括这个社会、文化和次文化因为赋予癌症特别的意义和批判,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

另外,当面对死亡时,人大多是无助而绝望的,所以从灵性成长,宗教信仰的角度,用静修、冥想的方式了悟自我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乃至认知死亡,面对死亡,进而超越死亡,转化自我,对患者人生最后一程的平静与涅槃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青哲学、二元对立与小我消亡的解脱道

长青哲学,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肯·威尔伯发现全世界各个时期出现过的伟大灵性导师,哲学家们所抱持的一些世界观,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共通之处,于是借助其强大的归纳能力,把这类世界观归纳为长青哲学。

长青哲学的某些共通重点如下:第一,大精神是存在的,并在我们心中;第二,大多数人没有领悟到内在的大精神,因为总是活在罪恶感、界分以及二元对立中;第三,解脱有路可循。

大精神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最终实相、老子的道、基督教的耶和华、印度的湿婆,梵、法身,叫法不同,境界却大致相同。

另外长青哲学明确指出,自我(小我)是制造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祸首、是原罪,世界痛苦的根源,佛陀说过:“要想停止痛苦,必须停止自我的活动。”

基督教神秘体验者威廉·劳也曾说过:“所有的罪恶、死亡、诅咒和地狱,就在这个自我的国度中。所有的自恋、自尊和自我追寻的活动,将我们的灵魂与神分离开来,落入了永恒的死亡和地狱。”

二元对立,也让人想起克里希那穆提说的 “观者即为被观之物。”, 本来就是合一的事物,而思想和觉知却强行把它拆分成了主体与客体。那个自我的观者,和被观察中的躯体,不就是同一个事物吗?思想不也是这副躯体的产物之一。

了悟了自我的真相,解脱道也应运而生。就是把分裂出来的自我、小我灭亡或使它臣服,这样就能把我们从堕落引导到解脱,从轮回引导到涅槃,从地狱引导到天堂,如同普拉提尼斯所说:“从孤寂飞向空寂,就是从小我晋升到大我。”,小我必须死亡,大我才能复活。

毕思塔米有一句话:“忘掉自己,就是回忆起神。”,无我会引导人类进入非凡的境地,书中讲述叔本华曾经提出一个艺术理论:“坏的艺术模仿,好的艺术创造,最好的艺术超越。” 所谓超越,就是超越主客的二元对立,他说所有伟大的艺术品都有一个共通性 -- 可以让一位敏锐的欣赏者脱离自己而进入作品中,令那份孤立的自我感完全消失,忘记了自己,正是这种无我的境地成就了这份杰出。

阳性与阴性价值观以及身心的平衡

书中对阳性与阴性价值观的论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当今的世界,普遍宣扬的都是阳性的价值观,要去做主,掌控,改变世界,要不断的努力,不停的改变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这个、那个,就像电影《昨天》中的贾宏声,要和这个世界死磕。

而阴性的价值观却是拥抱当下,顺其自然,接受、臣服于命运中的安排。接纳一个人,不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成就了什么,而是因为这个人的本身,这个人的本真。

这多么像老祖宗的阴阳八卦,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世界,单纯追求一极的发展,最终会失衡,人也应当如此,不要等撞到了南墙,受到重大的挫折,面对死亡时才开始觉悟,才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你改变不了的事物。

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身的平衡 -- 存在与做、做主与放下、抵抗与开放、抗争和臣服、意志力与接受力之间的平衡。

人生的可悲和荒诞之处也许就在于,前四十年到处改变这个、改变那个,觉着没什么自己干不了的事,而后四十年,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改变不了,包括自己,只想混吃等死,悄然渡过余生。

而正确的态度也许就像如下的祈祷文所说:“请神赐予我祥和,让我欣然接纳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请神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那些我所能改变的事,并能明辨两者的差别。”

生命本是恩宠 向死需要勇气

人生一世,来到这个世界,作为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恩宠。包括这一生遇到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哪怕每一次经历的厄运,重疾,都是生命的一种恩赐,都是转化自己,灵性成长不可多得的良机。

可是不生不灭,或早或晚,人总有一死,当直面死亡时,当恐惧一波波袭来时,你有没有准备好向死而生的勇气?书中的崔雅做到了,平静而微笑的告别了这个世界,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