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孤灯话论语易即良知《论语》学习

73、绘事后素:为什么子夏说的“礼后”二字给了孔子很大启发?

2017-06-02  本文已影响260人  36cdc03e7fe5

那么,礼到底是因何不行呢?孔子在堕都失败之后,被迫离开鲁国。我想,流亡于国外的旅途之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堕三都会失败,为什么礼不能行于天下。这个根本原因孔子找到了吗?他找到了,但却是在弟子子夏的启发之下。

030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笑容甜美,眼睛也漂亮,黑白分明。

素,本义是一种丝织品,白色,尚未染色。因为这种丝织品是白色,素字便可作白色解释,如素服,就是办丧事时穿的白色衣服;因为这种丝织品尚未熏染,是本来的颜色,素字又可指本来面目,或指未加修饰、颜色单纯不艳丽之意,与绚是反义词。如素地,就是本来的未经修饰的质地;朴素,就是简单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装扮;如素颜,就是本来面目,没有经过化妆的脸。

绚,文貌,指图案华美,色彩鲜艳。如绚丽,绚烂。

绘事,指化妆之事。

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这种倒装的用法很常见,如“义以为质”,“曾是以为孝乎”。

这里的素就是素颜、素地之素,指一个女子本来的颜面,经过化妆即孔子所谓的“绘事”之后,脸就变得漂亮了,即所谓的“绚”。素与绚是一对反义词。

孔子对这首诗的解释是“绘事后素”,即后于素。一个女子必先有倩盼之美质,然后才能加以绘事,如此,则倩盼之美质与绘事之五彩可相得益彰,如此,方可成就一个绚丽多姿的美女。否则,面貌丑陋,粉涂得再多,妆化得再浓也无济于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成了东施效颦。

“礼后”二字是孔子思想的重中之重,必须加以充分说明,明白了何为“礼后”,则孔子很多谈及文与质的话才易于理解,此外,老子及晏子等人诋毁孔子的说辞与理由也会不攻自破。

对于子夏所说的“礼后”二字,孔子的反应如何呢?他说“起予者,商也”,子夏的话对我太有启发了!孔子与子贡谈诗时,对子贡也未曾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所以“礼后”这两个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绘事后于素,那么礼后于什么呢?质也。若是一个女子有倩盼之美质而后再加以绘事,则可成就一绚丽多姿的美女;若一个人有仁义忠信之美质,再学礼行礼,则可成就一个真正的君子。成就一个美女,倩盼之质与绘事二者缺一不可;同样,成就一个君子,则仁义忠信之美质与礼二者也是缺一不可,而且,仁义忠信是前提,礼后二字也解释了孔子为什么如此提倡仁。

综观孔子一生,他欲使天下有道之努力,他行道、布道的实践活动,概括起来只有两:一个是堕三都,而另一个便是聚徒讲学。堕三都,是用力于当务之急,用力于眼前,是使鲁国邦有道的具体而直接的实践活动。孔子认为,之所以天下无道、邦无道,是因为各个阶层僭越无礼,他们皆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天子失权,政在方伯。诸侯失权,政在大夫。甚至陪臣执国命,庶人作乱。所以他为司寇期间,极力推行堕三都,欲削弱大夫与陪臣的势力,使鲁君重掌军政大权。可结果却是,不但堕三都未能成功,自己也被迫离开故土,流亡国外达十四年之久。

我想,这十四年的颠沛流离之中,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反思:为什么以礼为指导思想的堕三都会失败?天下无道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各个阶层要僭越犯上,为什么人们不守礼不行礼?礼为什么不起作用?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发生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我们可以推测,或许正是子夏的一句“礼后乎”给孔子以启发,使他找到了天下无道的深层原因。子贡问诗,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而子夏问诗,孔子给他的评价更高:“起予者,商也。”可见子夏的“礼后乎”三个字确实给了他很大启发。

孔子一直文质并重,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然而,二者均给予重视,这还不够,它们中间还要有个先后顺序,那便是:质为先,礼为后。《礼记》上说“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也是这个意思。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人鄙夫,必须先使之具有忠孝仁义等各种美质,然后礼才可以行于天下。如此便可达至邦有道、天下有道的理想状态。但是,这又不是一人一时之力所能达成,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孔子广受门徒,教化弟子三千,即由于此,今人给孔子的头衔中有一个是教育家,亦由于此,兄弟将孔子的聚徒讲学视为他行道的第二个努力,亦由于此。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孔子欲使天下有道的第二个努力】

天下无道是因为礼不行,礼不行是因为人无忠信仁义等美质。在子夏的启发之下,孔子明白了“礼后”之义,即“质为先,礼为后”,欲使天下有道,不但有尊礼行礼,更重要的是要使人们成为君子,有忠信仁义之美质。怎么做呢?那就是广收门徒,诲人不倦。

1539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心中只有教化他人的念头,却没有想过将人分类做三六九等以区别对待,见人下菜碟儿。无论是出身贵族如孟懿子,还是贱民子弟如子路、仲弓等人,只要一心向学,孔子均收为弟子,加以教诲。

070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修,干肉。束修,即一束干肉,为十条。十条干肉,当时的贫穷人家也是能负担得起的。即便求教之人只向孔子赠以束修这样微薄的见面礼,孔子也不拒绝,只要他有向学之心。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孔子身价低,是看这十条干肉的面子才肯教他的。如《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一文中就根据这一章,断定孔子这是在向学生勒索学费,必须交纳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他才肯教。这完全是诬蔑,孔子再穷也不会指望那么一点干肉过活吧。

都说文格期间流行的《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一文是巴金先生所写,也有人说不是。

070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通志,记住。

何有,不难之辞也。

看到了便默记于心,好学从不厌烦,教诲他人从不倦怠,对于我来说这有何难呢?诲人不倦,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就拿兄弟来说吧,我自己学习尚且不能尽心尽力,何况诲人呢?

【“何有”的含义】

《论语》中的“何有”二字,都是“这有何难”的意思。如:

0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以礼让为国,这有什么难的呢?若是不能以礼让为国,将把礼置于何地呢?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如果本人站得正,行得直,那么从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他自己不正,又如何去正他人呢?

060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果,果敢决断。达,通达事理。艺,多才多艺。孔子说他们各有所长,从政为官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050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也曾向孔子问过类似的问题,他问子路、冉求和公西华三人可否称得上仁。孔子回答说,三人是否做到了仁,他不确定。但千乘之国,子路可治其赋,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冉求可为之宰也,公西赤可以束带立于朝,与宾客言,也就是说三人都有为政之才。

0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有人认为,这两章中的“何有”与前面几章不同,并不是“有何难”之意。孔子一贯谦虚,他不会这样夸赞自己。这里的“何有于我哉”应是(这几个方面)我有吗?我都做到了吗?言下之意,孔子认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这几样他都没有做到。其实,这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孔子称得上是一个谦谦君子,但过分谦虚就是骄傲的表现,孔子不会时时处处都那么谦虚,不会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贬低自己。有时,孔子也会对自己的优点加在承认、肯定滴,请看下面:

0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0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0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0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说明孔子做到了“默而识之”。“好古,敏以求之”、“不如丘之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孔子做到了“学而不厌”。而“有教无类”“束修以上未尝无诲”则说明孔子做到了“诲人不倦”。所以说,0702与0916两章中的“何有”同样是不难之辞,孔子绝不是在自谦,默而识之,出则事公卿等事,孔子都做到了。

0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虽然不敢说自己是圣人仁人,但“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他还是敢以之自许的。这句话更能证明,0702与0916两章中的“何有”必定是“有何难”的意思。

堕三都是失败的,而孔子的第二个努力,以历史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却是极为成功的。如《史记·儒林列传》记载: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於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於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懦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於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於当世。

他的三千弟子之中,为师傅卿相者,如子夏、子贡,其影响及于上。友教士大夫者,其影响被于中。而隐而不见者,其影响则广布民间。此后代代相传,孟子、荀子继承夫子之道,皆以学显于当世。若不是孔子广收门徒,夫子之道怎能走出齐鲁进而遍及诸侯?若不是孔子广收门徒,夫子之道又何以能于五百年之后独受尊崇进而行于中国两千年之久?这皆是由于他的三千弟子,一传十,十传百,使忠孝仁义之美质流及于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形成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数百年之后,武帝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有原因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