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来自反抗-Mods溯源(上)
关于Mods溯源这个主题,坦白说我是在写CafeRacer引入资料考证其出处时,发现了Mods对机车文化一些直接的影响,初以为这是一个可以完全独立出来的关于机车文化的主题,但随着挖掘Mods背景的不断深入,看的资料越来越多,才发现机车的角度已然在Mods文化这样时代大背景下黯然失色,其所带来深刻影响以及发展历程跌宕起伏让人着迷,显然当初从一个机车爱好者挖掘的角度已然无法囊括整个时代背景本身,而要想知道Mods对当下机车文化演变所起的作用,则又法绕开交代其历史背景的成因.所以这篇文章已然从最初定位Mods对机车文化影响的主题方向,完全转向于Mods文化本身. 这个拐点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然我也会在Mods文化溯源上下两篇中提到机车文化在其影响下的一些演变. 坦白说刚开始写这个主题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担心,因为仅仅只是兴趣,但随着确定主题后了解的不断深入,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开始自我总结时,发现这是一个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的工作,一方面源于认知,它并不像写CafeRacer这个主题,在写之前我已经对这个方向主题有足够多的了解,而我对Mods认识则没有足够量的积累 .而大量信息面前提炼出Mods文化本身演变出来的原始线索则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在确定主题之后,我写作的方向先后发生过两次不同程度的摇摆,其实源自于自我矛盾,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成文,其实是我在参考了很多原始资料不断修正后的版本,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提炼出我对Mods文化发展历程一些理解和看法.
Mods Logo [Via WikiPad]日常生活如此沉闷无聊,我千方百计的要逃之夭夭.
-史蒂夫*琼斯(steve Junes),性手枪(Sex Pistols)乐队吉他手. 引自<<Melody Maker>>
如果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Mods(摩登),Mods亚文化本身在当下的影响更多是在音乐和时尚领域留下各种印记,当我们以从未审视的体验无声沐浴其中之时,它似乎又快速转身为当下某个群体体现自我诉求的"时尚嫁衣", 而注定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命运以及逐渐在演变的商业化大潮中不断把亚文化符号化的收编和主流意识形态不懈的遏制,则从来没有停止过.似乎赫伯迪格在<<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中溯本正源的发声,也在某种程度被赋予为一种"浪漫主义形式的抵抗". 一种风格的出现与形成,它通过什么形式向外界展现?现在应该如何对其公正的评价? 曾经一代青年人自我表现的矛盾混合体,如今也变成商业文化提供者水清草肥的牧场.似乎我们更多只是听到同期现代美学提出的警醒和反思,而忽略其演变本身和早已在当下时代不复存在的,一个群体曾经在一个时代的呐喊和抵抗.
The Who Concert Tickets [Via prweb.com]Mods最早起源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英国Soho区, 就像在早期伦敦地下beatnik coffee bar俱乐部中那一群聚集的关注时尚和音乐,注重享受青春、创造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一样,直到今日它仍然以一种比较小的规模在全球多个国家不同人群中蔓延.Mods源之于"Modernist"的缩写,意为现代派或现代主义. 就像Paul Jobling 和 David Crowley 曾经说过,尝试定义Mod本身是极为困难的,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一群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造一种风格,那这背后是什么样一群人?
我曾经也带着这样的疑惑,在各种原始资料寻找线索,直到我无意中翻到摄影师Carlotta Cardana的摄影项目<<Mod Couples>>计划时,似乎在文字中描述各种生活场景Mods的形象从此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Mod Couples [Via Carlotta Cardana]Mods经典的着装标志是头顶法式的覆耳发型,搭配一板一眼的衬衣和领带,意式和法式裁剪的窄身西服、尖头皮鞋,骑Vespa牌或Lambertta牌机车.
Mod Couples [Via Carlotta Cardana]或是穿着Fred Perry的Polo衫或是格子衬衫,搭配levis的501仔裤.就像摄影师Carlotta Cardana,在官网中提到这个项目是如何被发起的缘由中说到,“这些情侣们在一起所呈现出的东西要比他们每个人单独呈现出来的总和要丰富的多,Mods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总是一种相互补充,这是最让我着迷的地方.” 她试图通过摄影的镜头语言来探寻Mods“面具”之后的真实存在,探寻他们到底是谁, 而非他们外貌和穿着.
如同同时期兴起的美国的嬉皮士一样,Mods是一种"典型的下层级的花花公子"(GoldMan,1974),着迷于微小的服饰细节.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衬衫衣领的角度上,即可用定制的夹克开衫来衡量,也可以根据手工自制鞋靴的外形来判定.和同时期那些大胆抗命、莽撞冲动的Teddy Boy(无赖青年)不同,Mods外表精致有加,举止节制,他们喜欢颜色体面、样式保守过分讲究匀称整洁的西装,留着时髦而完美的“法式平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发型,相比于大大咧咧,富有男子汉气概的Rocker摇滚派讲究的耀眼的发油,他们更偏爱于不显眼的发胶.Mods创造了一种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让他们在主流文化的角力场中的学校,工作与休闲活动之间顺利达成了一种妥协,这种风格隐含的信息如同其本身所宣称的一样.无形中悄然打破了从能指到所指条理分明的秩序,逐渐颠覆“衣服、西装与领带”所代表的传统意义.
The Mods[Via BBC]Linda Nochlin曾在在<<Realism>>[现实主义]中提到:"和一般人的想法相反,Mods服装特色在于克制-服装的颜色和质地趋向于柔和....克制还表现在通常避免服装材质的奢华艳丽,着重于表现精巧的细节或细节之间的差别,其主要的用意是让其他的”内行“注意到."正如Ronald Blyth笔下那些不满的工人一样,Mods也把自己变成一件"杰作".
与Teddy Boy(无赖青年)和Rocker摇滚派相比,Mods更多从事工资较少但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这些在主流文化中力求谋生的工作,对他们外表、服装与”一般品性“连同对时间要求都是一样的苛刻,与之相应的是,Mods更强调的是周末.他们仿佛生活在工作日程表之外的一群人,生活在使工作变得有意义零碎的自由时间里.除了工作他们还有很多真正的活需要干完,例如把机车擦洗干净,买齐唱片等,正如我一开始第一张图对Mods文化标志选用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标识,被Mods“征用”为他们青春洪流文化自我标示感到疑惑之时,对于那些生活成长与二战之后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而言,mods通过特有的自成一格的着装和生活方式,要表达什么?
Mods Boys [Via Mundo]而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则不得不二提到战后英国的时代背景.二战后第二个十年,当时英国经济在刺激计划中渐渐好转,随之而来是就业机会的大幅提升,而作为在二战后出生长大的青年一代而言,年轻人开始尝试独立生活方式,而如果真正溯源Mods最早演化过程,则更多绕不开Teddy Boys(无赖青年),接触更多资料之后,个人总结我更倾向于,Mods文化继承了两种亚文化流派的衣钵— Teddy Boys和Beatnik. 这里暂且不讨论Beatnik(垮掉的一代).
战后的英国亚文化众多流派中,首先出现的其实是更早的50年代的Teddy Boys(无赖青年),Teddy Boys无赖青年)群体的服饰装扮以20世纪初爱德华时代的华丽造型为典型,而这个群体的服饰多因裁缝师的手工缝制而造价不菲,矛盾而又意思的是,实际上这些位居底层工人劳动阶级为主的年轻人,薪水微薄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得.
A group of original Teddy Boys in Portsmouth [Via Wiki]而同时期垮掉的一代亚文化,这种带着几分浪漫主义色彩和黑人结盟后的产物,独自漂洋过海来到英国,而正是因为50年代后期西印度群岛黑人移民不断涌入,才得以落地生根.而同样这股新生怀揣着通过移民寻求一种受人尊敬生活向往的黑人力量,悄然在英国本土经历两代更迭渐渐落地. 直到1960年代早期,当人们开始感受到西印度群岛黑人移民对英国本土工人阶级亚文化影响时,一种引导同时期Teddy Boys(无赖青年)音乐形式渐渐开始萌芽,直到黑人的福音音乐、布鲁斯音乐与白人的乡村音乐、西部音乐相互融合,产生一种崭新的音乐形式-摇滚乐.西印度群岛移民黑人才和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之间的界限才最终消失.
Teddy Boys(无赖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被大部分的工人阶级排除在外,在性情上也被后者所疏远,不被认同,他们极有可能终生都要从事收入微薄的非技术性工作,当他们发觉自己沉于幻想,成为局外人,他们把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以及充满贵族气派的爱德华风格并置在了一起,在这样组合下成功避开了学校、工作、与家庭三点一线的沉闷生活. 而摇滚乐出现成为Teddy Boys(无赖青年)的宣泄自己情绪核心阵地,而摇滚乐中有一些潜在的,容易引发争议的含义,也慢慢被主流的父辈文化充分认识到了.
HeartBreak Hotel [Via Wiki]在1950年晚期,当摇滚乐在英国舞台横空出世时,它似乎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仿佛也是青年活力不证自明的直接展现.尽管在早期的Giles的漫画中,Teddy Boys(无赖青年)和Beatnik(垮掉的一代)经常被描述成联起手来,对抗一群总是惶恐不安、头戴圆顶礼帽的"绅士".但其实同时期英国本土各个亚文化群体往往都是自成一体,自立门户.Beatnik(垮掉的一代)摆出了一副四海为家、放荡不羁四顾茫然的姿态,而Teddy Boys(无赖青年)则是坚定无产阶级(不知如何翻译), 有着仇外的心态.这一点在1958年诺丁山(Notting Hill)暴动中,把Teddy Boys(无赖青年)排斥攻击外来有色人种行动中暴露的尤为明显.也正是受到这一事件后续影响以及种族倾向,再加上长期无法调和寻求突破的内部矛盾演化.到了60年代初期,Teddy Boys(无赖青年)群体开始逐渐分化为后来的摩登族(Mods)与摇滚派(Rockers).
而从Teddy Boys(无赖青年)群体分化而来到后来Mods兴起, 和英国新兴的披头风咖啡店(beatnik coffee bar)有直接的关联. beatnik coffee bar原本只是针对中产阶级以及艺术学校的学生,后来却成为Mods聚集地. 其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酒吧晚上十一点就关门,而这种咖啡店则营业到凌晨.此外,这类酒吧还设有老式的点唱机(jukeboxes),在这里,年轻人可以投币点选自己所喜爱的音乐,beatnik coffee bar因此成为Mods愿意彻夜驻足、彼此认同的空间.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Scooter)速可达机车成为Mods的必备工具:只有个体得以自由移动,才能在公共交通系统都已停止的夜晚自由穿梭.
Beatnik Coffee Shop[Via Wiki]而从演化后独立出来后土生土长的Mods,作为”表演者“,一方面仍要在当前父辈主流文化中效力,但在逃脱与颠覆的温和艺术方面,他们嫣然已经成为行家里手. 他可以使规则屈从于他们自己的目的,他能够精心设计私密的代码与技艺,进而淋漓尽致的使用一种既流畅又晦涩的语言,这是一种生活在结构体系之外“一种羽饰和激励”.更或许是因为风格较不哗众取宠而又滋生于地下的缘故,Mods在很长时间里并未被确认为一种亚文化群体,很少被当时的父辈文化驱散和嘲弄.而这种情形也在1964年8月Mods和Rocker在观光海岸一次大规模冲突中,彻底被扭转.
Seaside Towns BBC News stories [from May 1964 stated] Seaside Towns BBC News stories [from May 1964 stated]Mods对战后膨胀起来的美式文化有着逆反情绪,他们寻求英国本土式的时尚方式,来对抗由马龙白兰度(Marlone Brando)和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带起的机车党风潮(其实是现在CafeRacer前身,也是Rocker)——白Tee、牛仔裤、机车皮夹克. 我曾也CafeRacer一文提到过,而史上经典伦敦Carnaby街大对决:Mods和Rocker的街头对峙是一定要提的,话说mods骑著Scooter(现在的Vespa)跑到Rocker聚集的59Club前叫嚣,嘲笑他们的Motorcycle(Norton、Triumph),於是双方人马一言不合,血战伦敦布来顿(Brighton)区...
Mods and Rockers arrive on Brighton beach, Sussex, April 19, 1965 Mods and Rockers arrive on Brighton beach, Sussex, April 19, 1965Mods和Rocker在英国陆续发生的大规模冲突,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使Mods以“民间恶魔”的形象首次在公众生活中亮相,并由媒体炒作之后引起了民众的道德恐慌,最后双方都有人被法庭判刑. 1968年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媒体、市场的压力和常见的内部矛盾,Mods内部也开始逐渐走向分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Hard Mods与那些显然对时尚和1960年代"外表"感兴趣Mods发生了分歧.Hard Mods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光头党.它作为由铁杆Mods演变而来群体,到了1960年代晚期,它已经成为一中清晰可变的亚文化.Hard Mods有着极强的好斗精神,他们清教徒,其穿着打扮风格和其前身Mods形成的了鲜明的对比.
Hard Mods[Via Doc]平头、吊带裤、宽松的Levi牛仔裤以及查的油亮的马丁靴,而这次分化借用菲儿*科恩的话来说,分化后的Mods在这个时期探索向上流动的可能,Hard Mods则探索了无业游民向下的生活选择.到了1979年Quadrophenia(四重人格)这部电影的上映,带起了Mods文化短暂复兴,片中内容讲述1960年代因为出生于劳工阶级的Mods,因为无法摆脱现实的桎梏,无法摆脱自己的社会阶级,以及生活当中的苦闷,完全呈现了Mods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同时期对Mods影响最大乐队-The Who监制,配乐除了使用The Who的Quadrophenia专辑当中的音乐外,还加上Mods最爱的黑人灵魂乐等乐风,Sting在当中也有饰演一角. 至此进入80年代Mods几乎在主流文化中销声匿迹,直到最近10年,我们眼见可及的在我们邻国日本重新成为一种流行的风尚. 当然此时的Mods 渐渐随着演化形成一种新的形态-New Mods.
Quadrophenia剧照[Via Wiki]如果从现在眼光来纵览Mods亚文化整个发展历程,战后英国,工人阶层年轻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状况的不满,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较高要求和自我满足,底层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青年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个人权利的争取、利益的表达都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以及与父辈主流文化之间的代际隐性冲突,形成了种种矛盾. Mods通过与众不同的衣着、生活方式和音乐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无论是其服饰,发型,音乐还是行为都是其对于主流社会的反叛和抵抗. 而西印度群岛文化适时通过摇滚乐形式在英国本土粉墨登场,给这一代宣泄情绪提供一种可能.如果让我来总结Mods文化,它更像是一种为避免遭受污染而自我保卫的一种文化形态, 同时为了抵抗来自父辈主流意识形态更多的正面攻势,用他们的风格来拒绝靠近"美好的生活",选择一种曲线而隐匿的方式表达自己态度. 这种文化为那些疏远父辈文化的白人青年们提供了一种仪式、语言和自成一体的风格.Mods已自己一己之力开启一种新的对话形式.
流行来自抵抗.
chenkai&beijing last edited:2015年10月30日19: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