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贞节.一(49)王晓晗考核提干,汤大眼转怒为仇
上一章:汤永孝人品不端,王晓昕唯我为尊
第49章:王晓晗考核提干,汤大眼转怒为仇
三个月过去了,修造厂的人都认识了这个长得漂亮投篮精准的小技术员。王晓晗也熟悉了这个厂。他一有空闲就到各车间去看,去得最多的是机加和木型。他要掌握零件加工的工艺顺序,看每道工序的具体加工方法。十一月初各种待修的筑路机械运回了厂,每台机械上都有损坏的零件,这些件看得出来大部分是后配的。后配的件为什么不耐用?他仔细研究发现主要是材料问题,或者是热处理工艺问题。
他把自己的看法对丁家盛讲,丁工对王晓晗在技术上的进步很是惊奇:“嘿!你真行啊!画图、排工艺你都学会了,现在又开始研究工件的内在质量了?你说得没错,就是这个问题。有的件要求是特殊钢,咱没有只能用普通钢料代替。有的是热处理淬火的方式和温度掌握得不好,工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得通过打硬度和看金相组织才能断定。咱厂子太小,没有试验室,所以现在也只能如此。”
他见王晓晗不但认真听,还在本上记了几个词。笑着说道:“拿来,我看你记的什么?”
“没什么,几个名词。”说着把本递给了他。只见上面记着:特殊钢,硬度,淬火工艺,金相组织。
“啊,我知道了,你是想到图书馆借这方面的书看?”
“是啊,虽说不一定全能看懂,大致了解一下总能找出易损的原因。”
丁工笑了:“你这么拼命学,我这点东西没多久就得让你给学光了。”
“哪里呀,就算是刚入门吧。”
对于王晓晗的表现金宝山厂长非常满意,自己没看错,小伙子好学这个劲真是难得,即使不上大学将来也一定会有成就。在班上他对王晓晗没有任何亲近的表示,没事也不到技术组去,可他对王晓晗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
丁家盛每次和他提到王晓晗总是夸奖:“这小王真是把咱这当学校了,有活就抓紧处理活,没活就看书。中午从不打扑克。这才来几个月呀,不到五个月吧?你看,技术组的活基本都能拿起来了。关键是他会学、善于思考,什么问题他都要弄个究竟,我看比一般的中专生都强好多。”
老金说:“这就得说是人的素质了,本来他是可以考大学的嘛。”
“哎,厂长,你说这人的想法有时真是难以理解,明明有平平坦坦大道可他却偏要走这坑坑洼洼的小道,真是想不明白。”
“也许是他觉得这么走更有挑战性?”
“诶,厂长,现在下面车间的人都喊他小王技术员。可他现在是工人编制,将来评工程师是不行的。”
“唔,那你写个报告,我到局里人事处给他办转干。”
“好办吗?”
“哪好办呐,光你那个报告是不行的,得局里找人来进行技术考核。要是赶上局里有统一考评就容易了,考评过了还得报市人事局审批。一会儿你告诉王晓晗一声,叫他有个思想准备。”
也许是王晓晗父子有些名气,局里对金宝山的要求还真当回事,几天后局人事处徐处长不知在哪个单位请来了白、赵两位机械制造方面的工程师,三人一起来到修造厂对王晓晗进行技术考核。在厂长办公室,金宝山和丁家盛向三人简单的讲述了王晓晗来厂的经过,随后把王晓晗叫了进来,双方介绍之后金宝山和丁家盛俩人便离开了办公室。两个工程师先对王晓晗作了机械加工方面的提问,王晓晗都一一作了回答。很快问答就变成了谈话、讨论。徐处长问:“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选择走这么一条路?”
王晓晗笑了,说:“是啊,好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感到疑惑。当然进大学按步就班的从理论方面学习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好,正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还好我才有可能选择走自学的路。说句实话,我在中学阶段大部分知识都是我自己从课本上学的。没等老师讲我已经先看完了,看懂后,再作几道习题。
“当我具体了解了大学的教学进程后,我便有了边工作边学习的想法,带着问题学可以学得灵活,记得牢靠。不像在学校那样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比如物理化学,我可以先学跟机械加工、铸造、机车大修有关的篇章。有的学科像专业数学我可以等到用的时候再学。
“我觉得好多学科占据了学生大量的精力,而当时背会了的知识由于工作用不着又都忘了。我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就是觉得人生有限,青年的时光太宝贵了,我想先走一步。”
这些话与当初他对学校对采访记者说的弃考理由相似,不过这回他说的是真心话。接着他又说:“在这里我得感谢金厂长和丁工,是他们给了我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使我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想法得以实现。”
“你现在看什么书?”
“金属切削,热处理工艺,晚上看看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你看的是哪个版本?”
“樊映川的。”
“你学到哪儿了?”
“才学完微分。”
白工在纸上写了“e”,问:“高数里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它代表一个特殊的级限。”
“什么级限?”
王晓晗在纸上写了一个公式说:“当N趋近正负无穷大时它是一个有界的数。”
白工说:“我大学毕业的时间长了,这个数是多少,怎么推出来的有点忘了,你能给我说说吗?”
王晓晗知道这三个人对他说自学一事可能有些不大相信,就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刚学,不知能不能讲好。”接着他就用二项式定理详细地解说了这个特殊的级限。
两个工程师听了频频点头,最后,他俩看了徐处长一眼微微点头,表示不用再问了。徐处长当即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家庭方面的事。时近中午,金厂长和丁家盛进来说:“聊得怎么样?该吃饭了。”
王晓晗起身道:“徐处长,白工,赵工,我回办公室了。”
“一起去吧?”
“不了,我带饭了。”
在食堂小单间,金宝山,丁家盛,景希民三人陪着三个客人吃饭。赵,白两位工程师对王晓晗是赞不绝口,白工说:“这小王真是个人才!确实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进厂还不到半年,他现在的实际水平已经赶上中专生了。再这么锻炼两年我看咱们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赵工说:“他对大学教育的看法我也有同感,好多在校学的东西现在我都忘没了,没忘的也用不着,当时为了考试可是浪费了不少精力。”
白工说:“可不咋地,他说他现在没时间学外语,只是没事时拿一本高中英语轱轳几句,就是怕忘了巩固一下。说实话英语除了眼么前的几句我都快忘光了,连考都没敢考他。”
景希民说:“我觉得他既然这么聪明还是应当上大学嘛,真要是清华毕业那是啥成色?现在他不上大学来咱这小厂工作将来就是他水平再高谁承认?要知道评职称那是要看学历的,他就是自学得再好这辈子学历不也就是个高中生嘛?哼,顶多是混个工人技师。”
“不!”徐处长说:“我们今后主要是看实际水平,像王晓晗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们不能埋没,该转干转干,该定职称就定职称。”
赵工说:“就是嘛,据说英国有两个工人爱好生物爱好得着迷,研究的水平很高,发表的文章惊动了皇家科学院,后来大学还聘请他俩作教授呢。”
金宝山对景希民说:“希民,一会儿丁工给你一份王晓晗转干申请表,明天你给办一下。”
听了这话景希民一愣,此刻才知道金厂长请局里来人的真实目的,他提醒说:“金厂长,你知道今年咱厂的转干指标就一个,不早就拟定给汤永孝了吗?”
“谁拟定的?”
“啊,是我跟徐书记提的,徐书记也同意了,让他当厂团委书记嘛。”
“希民,咱厂青年少,团书记一直都是党支部委员兼管,单独设书记的事以后再说吧。”
“厂长,转干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工作一年以上,这小王入厂还不到半年好像不符合条件吧?”
丁家盛说:“要是不按转干,按招干呢?”
景希民晃了一下脑袋说:“按招干他更不够条件了,他是什么学校毕业?有专业文凭吗?”
丁家盛问:“有文凭没能力和没文凭有本事你招哪个?”
景希民不屑地说:“这话谁都明白,可规章制度就是这么定的那有啥法?假如不这么定那不就热闹了?既没文凭又没本事就是有门路的人很可能就提干了。”
丁家盛不服道:“有这规定你说的现象就挡住了?好像也没挡住吧?”
徐处长爱惜人才,通过方才的谈话他对王晓晗也很欣赏,就说:“通过局技术考核,可以认定王晓晗具有中专以上的技术水准,局里出具一份中等专业同等学历的证明,这可以了吧?”
景希民见徐处长这么说知道给王晓晗转干这事自己是阻挡不住了,也就不再坚持反对,不大情愿地说:“那好吧。”
从王晓晗进厂的第一天起汤永孝就隐隐的觉得这个人是他的竞争对手,今天这个感觉终于得到了证实。当景希民说今年转干的指标给了王晓晗时他愤怒了:“凭什么呀?啊?他才来几天?就凭他模样长得漂亮?”
前些日子,景希民拉着徐书记到汤永孝家走访,汤永孝一家热情款待,酒桌上景希民跟徐书记提议让汤永孝当厂团书记,说他家庭成分好,父亲是干部,他本人工作勤恳又积极要求进步还写了入党申请书等等。最后景希民说:“小汤这孩子我了解,你看,他组织活动有热情有道道,篮球打得好象棋下得也不错,团书记嘛就得文体都通才行,现在他入厂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看他挺合适。”
徐海涛书记喝了不少酒,脸红到脖子根,但头脑还算清醒,他说:“倒是可以,不过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得在厂班子会上通过,还得向局里打报告。”
过后景希民对汤永孝说:“徐书记通过了,我看问题不大。”
汤永孝听了很是兴奋,以为不久他就是正式干部了,就是团书记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半道上杀出一个小白脸硬是把板上钉钉的好事给搅黄了,他是又失望又愤恨,猜测道:“景叔,这小子一定有硬门子吧?”
景希民说:“具体什么门路这我不清楚,但肯定是有。我是没少帮你说话,但不管用,这次他走的是局里的路子,别说徐书记外出没在家,就是在家看样子也挡不住。”
汤永孝愤愤地说:“我就说嘛,什么放弃大学做普通劳动者,我就不信,纯粹是蒙人。无非是想走捷经,想名利双收!你看着吧过两年肯定调到局里。”
景希民寻思了一会说:“不过他的确有点本事,局里请来的两个工程师都没考住他。”
汤永孝听完这话嘴一咧,手一拍大腿说:“咳呀我的景叔哇,你咋也这么老实?这你也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做扣,是串通好了给别人看的。这种走形式的考核还真把你给蒙住了?一个高中生来厂不到半年,两个工程师都没考住?这可能嘛?打死我也不信!要是真想考的话别说是他呀,就是姓丁的一样能考他个不及格!景叔,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景希民看着由于愤怒眼睛更加突出的汤永孝心里说:嗨,你别说,这小子看问题还真是不一般,细想一下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
汤永孝从劳资人事办公室出来路过技术组时,正好听见王晓晗在接电话,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房间里传出的声音十分清晰:“啊,玉秀啊,你在家呐,嗯,嗯,嗨,别这么说……啊,你碰见咱班谁了?啊,好!下班我过去……”
声音透着喜悦、兴奋。汤永孝不禁心中想道:这小白脸可真是春风得意啊,又是提干又是处女朋友。
不信也好,嫉妒也罢,后勤工人汤永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晓晗转干当上了技术员。
下一章:六六年掀起文革,红卫兵开始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