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隐两失 生命璨如烟花
文/紫气东升
他是最牛的求职者,给宰相写自荐信还要摆摆架子,他最谦虚的一首诗弄巧成拙,惹怒皇帝断送仕途,他的风流倜傥让诗仙李白甘愿沦为小迷弟,他才华横溢让诗佛王维叹为观止,他终身未曾入仕,一生都游离于归隐与出仕之间,他的好友圈子涵盖整个盛唐顶级权贵和诗人,他就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开创者,和王维并称王孟的布衣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人们对孟浩然的评价一般认为他是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叶佳莹先生对比并不认同。她认为孟浩然一开始就喜欢自然放旷的隐士生活。早年,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过着隐居的生活。而且孟浩然的故乡——襄阳,本身风景很美,也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
叶嘉莹先生举孟浩然早期所写得一首诗——《夜归鹿门山歌》来证明: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日暮黄昏后,山上的寺庙里传来晚钟的声音,在余梁那个码头的渡口,很多渔船争相划过,一片喧哗。这时,人们沿着江岸向江村走去,我也要坐船回鹿门山了。鹿门山上的月亮出来,月光照在烟霭迷蒙的树上,忽然间,我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庞公”是东汉的隐士。他笔下的襄阳多么美丽!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也是喜欢隐居生活的。不仅如此,叶嘉莹还引出了孟浩然早年隐居生活中写得另外一首诗——《秋登万山寄张五》来进一步举证。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我”登上万山向北望,看到对面的山峦隐约在云雾之中,这样的景致使“我们”这些隐居的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欣喜、愉悦之情,看到这么美的山,就想爬上去。当“我”爬上山的时候,高高的秋空上有飞翔的鸿雁,而“我”那种高远开阔的心怀,就仿佛与鸿雁一起在天上飞翔。夜幕降临了,“我”被那种黑暗、孤独的氛围所侵袭,心中不免哀愁,而“我”的感发是秋天引起的。有时“我”看见村外劳动的人归来,他们走累了,便坐在沙滩的渡头那里休息。天边的树本来很高,可因为距离我太远,看上去如荠菜一样矮小;而江边的一片圆圆的河洲就像天上圆圆的月亮。“我”对张五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带着酒来?到了重阳佳节,“我们”就可以在这美好的大自然中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了。
叶嘉莹先生评价此诗真得有一种悠闲的情趣,也可以看出孟浩然确实能够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
甚至,她还认为孟浩然之所以喜欢隐居生活不仅是因为襄阳的地理环境好,更与他放旷自然的天性有关。
与他同时代的王士源对孟浩然评价颇高,在孟浩然死后,王士源搜集整理孟浩然散佚的诗篇,编成诗集,在诗集的序中这样叙写孟浩然,称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又夸其为人: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似诞。赞其做文章:文不为仕,伫兴而作,胡或迟。论其交游: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
不但王士源夸赞孟浩然,诗仙李太白也留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来赞美孟浩然。其中“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写出了孟浩然那种甘愿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饮酒、赏月为趣,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孟浩然的归隐并不是故作高姿态,而是果然有风流浪漫、任性适意的一面。
综上所述,叶佳莹先生认为孟浩然是真隐士。之所以后来两次出山求仕,叶嘉莹先生认为孟浩然中年警觉到自己生命将要落空,忽然就产生了一种急于求用的感情。儒家传统:学而优则仕。孔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杜甫在他四十岁那年的除夕曾也写过这么两句诗: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孟浩然在“四十而不惑”的年岁出游京师,一个原因可能像陈子昂所说“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人生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忽然想要出来做一点事情;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家贫亲老”。据史书记载,孟浩然中年以后,“慈亲赢老”,他的母亲病弱而且衰老。求仕动机有很多不同,一般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孟子曾经说过:“仕非为贫也,二有时乎为贫。”读书人求仕穷本来不是为了解决贫穷问题,不应该把做官当做赚钱的手段;但是有的时候人确实是因为贫穷,为了养家才出来做官。所以“家贫亲老”可能是孟浩然出来求仕的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叶嘉莹先生认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孟浩然之所以早年隐居襄阳,因为正是武后当权,朝廷多乱的时候。到了后来玄宗继位,开元年间的政治亲民,可比美于太宗的贞观之治。
孟浩然出来求仕结果怎么样了呢?第一次考试落榜。据说在开考前,孟浩然与京师的很多人在省中聚会,大家即景联句,孟浩然道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孟浩然与王维的关系很很铁。传说一次,孟浩然去省中拜访王维,不料玄宗皇帝亲自到这里视察。王维让孟浩然藏床底下,厚又觉得不妥,就禀报说有朋友孟浩然来访。玄宗让孟浩然念首诗,结果孟浩然念了一首自认为好的诗作——《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皇帝一听“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大怒,说当初是你自己不出来做官,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说我抛弃了你呢?于是孟浩然第二次长安求仕又失败了。
孟浩然也走过拜谒这条路,他曾经给张说写过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进入政界,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愿望。诗中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壮美,而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因无人引荐而无法施展才华的苦闷,以及自己积极进取、愿为国家效力的精神。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深刻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内心的苦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诗并没有得到回复。
虽求仕不得,但孟浩然开拓了盛唐诗风。叶嘉莹先生认为盛唐的特色就在于以“兴象”为主。所谓兴象就是结合内心感发的大自然的景象。盛唐的诗歌常常是由大自然的景象引起诗人内心的一种感动,兴的成分比较多。
叶嘉莹先生列举了孟浩然的另一首诗作《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叶嘉莹先生说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但景里边充满了感发——给人一种孤独寒冷的感觉;三、四句则是景与情之间的一个过渡,有了前面四句,后面的“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才更加令人感动。最后两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景与情就完全结合在一起了。孟浩然在求仕与求隐之间徘徊,陷入迷津。
杜甫曾写诗说:“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老年的孟浩然贫病交迫,在冬天寒冷的夜晚,他连被子都没有,冻得不能安眠,于是披着“褐”——一种粗布衣,眼睁睁地看着天亮。
孟浩然就是在这种贫苦不幸、仕隐两失的折磨中,在故乡襄阳度过来自己的残年。
诗人几番求仕不得,最后无奈归隐山林,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整首诗通过登临岘山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仕途的感慨。诗中以丰富的情感、写实的景物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哀叹以及对英雄的敬仰。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写出了个人的悲概,更写尽了人世间所有的盛衰变化。
开元二十八年,诗人王昌龄开襄阳拜访孟浩然,二人相聚甚欢。襄阳盛产鱼类,孟浩然吃了一些海鲜,导致毒疮发作,不久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