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与忙碌狗的5大区别
李开复说,真正高效的人是不会太忙碌的,他认为高效人士与忙碌人士的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我结合我自己的观察与个人体会,和大家谈一谈其中的5个表现。
区别一:高效人士:专注于行动的明确性 VS忙碌人士:专注于采取行动
什么叫做明确性?现在以我写日记这例来说明。
当初我决定写日记时,并没有急着写,而是先思考这么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写日记?写给谁看?期望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仔细一想之后,列出了自己写日记的7个理由,确定了日记既是给读者看,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勤奋些。同时,我明确写日记的二个目标,一是能力目标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二是业绩目标,即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粉丝及知名度。
所以,我基本不写风花雪月之类的文章,文章几乎围绕表达、培训、沟通这几个方面来写,因为培训是我的主业。在推送之前,我会最后一次问自己:这篇文章对读者有什么用?如果没有用,就留在电脑中给自己看吧。
所以大多数时候,如果要做一件事情,我会花一点时间去明确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自己通过这件事能收获什么。
用心理学的话来总结这一点:明确就是力量。
区别二:高效人士:只有少数几个优先级事项VS忙碌人士:有非常多优先级事项
我在企业任HR总监时,就有这个习惯。早上上班时,我会问自己:今天要处理哪几件事情?哪件事最重要?想明白之后,开始处理这些要事,一天下来并不会特别忙碌。
所以,很多同事觉得很奇怪,我的上一任天天忙得一塌糊涂,而我好像每天有时间喝咖啡。
事情是做不完的,我只需要把上司最看重的几件事做好就可以了。
区别三:高效人士:专注于一个重要目标VS忙碌人士:同时处理多重事务
在确定了自己当天要处理的优先事项后,现在需要动手一件、一件地执行了。但很多人在这个地方犯了错误,他们总是同时处理多个事务。
同时处理多个事务有什么坏处?第一,同时处理多个事项,你不能享受到在短时间完成某些事项的快感,第二,你的注意力不断切换,不能有效集中到某个事项上,导致事务完成的质量不如一件一件地完成来得好。
早在2000年,我在知名咨询机构Thomas Group当美国专家助理时,就学会了这个道理。当时,老外给企业作流程优化,要求每个车间在单位时间段集中精力处理一个订单。因为如果处理多个订单,会造成乱放、找不到物料、因机器切换造成的效率低下等多个问题。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准则:每次只处理一件事情。现在我打开电脑作业,每次只会打开一、二个窗口。比如在我写作的时候,我常常把手机扔在离书桌较远的地方。有时电话响了,我去远处拿起手机接个电话,接完电话后再回来写作。
现在,我问你一件事情。平时你打开电脑工作时,一般会同时打开几个窗口?你的桌面会不会有很多文件呢?
区别四:高效人士:花点时间组织完善的回答VS忙碌人士:信息邮件秒回
我特别烦一种人,常常有人在沟通时用信息的碎片来传递信息。比如,有同时在微信群中想求助,然后开始一条一条地说,本来就一件事情,他就发了十来条信息。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不但自己的表达效率很低,而且让对方也不容易理解他要说什么。
比如,当有同学希望我就某件事提供建议,我说“好”,但我会请他把你要说的事情一次性写清楚,在写信息时要按1234表达。
我对我的学员说,如果你真想成功,一定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不要动不动刷屏。无论你发送信息,还是回答他人的问题,都先想好,然后按逻辑、按顺序把事情说清楚。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一句话: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不要来来去去的返工,不要发送重复性的信息,不要总是让对方等你补充必要的信息。
我喜欢强调这句话:会说的人常常说的不多,但言之有物、有理、有序、有情。
区别五:高效人士:真正采取行动并完成VS忙碌人士:寻求建议
前二天,有位女同学问我,几年来她和丈夫关系一直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办,希望我给她一些建议。我问她,你的朋友们怎么看呢?她说她找父母聊过,和朋友们也谈过。朋友们对她说,或许离婚是一种解脱。
我与这名学员不熟,不能轻易给出什么建议,我只是说,过去几年你和父母聊过,和朋友聊过,必定也常常问过自己。生活中没有完美的答案,要么拖,要么离,要么想办法和丈夫重归于好。
我说,你要做的不是再找人一个一个去问,而是要采取切实的行动。你的宝贵的青春,就在寻求建议时失去了。
就象很多企业的内训师们,他们羡慕职业讲师的收入,所以常常问这个老师那个老师,我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为自己投资几千元,去参加《TTT-培训师授课技巧》的课,找一个职业老师做朋友,定期向老师请教,最终开发出自己的课程,并在老师的辅导下把自己的这门课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