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传》中看到的6种商业思维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
——马塞尔·普鲁斯特
作者:张昊晨 HC
来源:知乎
史书可以尽量重构事实,但永远无法重构意图
《腾讯传》在知乎的评价不高,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全面性:作为一个外来人即便通过再细致的访谈,也无法将现实面面俱到重现;
另一方面是侧重点:历史的亲历者们认为书中内容与自身经历不符,甚至一些重点被忽略也难免引发不满。
但《腾讯传》只是作者的一个人的视角,远远谈不上现实真相。
不仅如此,即便完全重现事实真相,我们读商业历史,其背后的决策意图也无法靠作者甚至亲历者口述而获得,更多是靠书中内容与自身经验相结合。
课题分离理论是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主张的。简单讲,人际关系中每个人课题是不同的,你只能做好你自己的课题,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得知,只需客观尊重即可。
其背后核心都在于,『意图本身是无法被确切描述和记录的』,而非书中所写“由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读商业书籍的核心大前提也在于此。
“抄袭”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一种后发策略”
市场份额领先的有领先者A和破坏式创新的挑战者B,在竞争时往往面临这种情况:
一个模糊不定的市场机遇面前:
【情况1 - 机遇最终转化为趋势】
A先发B后发:A获得最大收益
A后发B先发:B短暂领先,但A的领先和体量优势可缩短窗口期,大概率获得收益。
【情况2 - 机遇最终没有成为趋势】
A先发B后发:A损失较大投入,B获得最大收益
A后发B先发:B损失较大投入,A获得最大收益
因为对于先发优势或体量优势的企业而言,追赶的窗口期很短,先观望是最典型的“后发策略”,完全符合市场博弈。具体例子不胜枚举:新浪博客之于饭否,美图秀秀之于足迹等,网易之于各种海淘。
在不同业务、不同细分赛道上,同一家公司处于的竞争位置也不同:苹果在AR底层领域,是绝对先发;在AR应用层领域,是绝对后发。
当然其关键在于A作为后发,需要在关键的窗口期内,找出核心价值、做出判断决策并完成超越。反例就是诺基亚、柯达、凡客等一系列悲剧企业。
“抄袭”两个字是极具迷惑性的,媒体的责任并非传递真相,媒介即信息。
企业必须完成自我成长
当企业到达1500~2000人的时候,原有的草莽管理已经近乎失效。
核心在于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管理,帮助企业完成转型。
创业阶段为了极致的资源利用和高效的贯彻执行,几乎所有活下来的企业都是头部决策的一言堂模式。而在规模达到1000人以后,从业务的复杂度到文化的稀释,从资源的细分到组织架构的多变,以及草莽时期行事规则的缺位。
原有决策机制的失效使企业必须完成由top-down到bottom-up的转型。
其中核心问题可能在于:
对失败的容忍度(竞争与淘汰机制)
中间层的决策、管理和战略视野(新老血液的矛盾)
中间层对公司文化的认知和执行(权利下放的失控)
资源分配机制(公共平台的搭建)
关于文化补充一句,公司文化即是当管理失效或者处于无政府状态时,团队默认的工作方式与价值认知。一个企业最终还是从宿命论来,到宿命论去。
另外一个关键在于,企业到达这个阶段,一定伴随着所处行业的成熟,带来的是竞争的加剧。
非常时期往往要采用非常手段。
淘宝战胜ebay是靠着坚决的免费和野蛮的窗口弹出,洛克菲勒战胜斯科特是靠着暂停自己的炼油业务让铁路无货可运,网易邮箱持续的免费策略和技术升级。从战略压制对手,站在战争的角度看待问题。
与母体业务的产品级耦合
《腾讯传》里看到微信好像凭空出现,甚至“微信早期没有使用QQ邮箱的资源”。但其实并非看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关,其中包含三个层面的耦合。
第一层制度文化耦合:没有腾讯的制度、人才积累、奖励机制是没法完成内部创新的。
第二层战略资源耦合:早期没有使用不代表微信和QQ邮箱没有关系,只是选择在合适的时候使用合适的资源。资源倾斜是必然的,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的策略不同。
第三层产品耦合:腾讯的核心价值是用户的熟人关系链,无论是早期对QQ关系的复用以及在用户心智中『聊天工具』的认知定位,都是在利用其核心产品耦合。类似还有QQ空间更新,QQ好友列表黄星星闪动。QQ农场联合会员费、黄钻特权。QQ管家充话费,送话费。生态产品的丰富度。QQ游戏平台与QQ的弹窗。
而其中产品层面大部的决策都不是来自调研,而是对于用户场景的不断重构。
开放与封闭,不存在绝对的边界
首先,开放与封闭无法清晰定义。开放和封闭只是两个简单的词汇,描述了两个极端且不太容易的状态点,而现实世界大部分是处在中间的灰色过渡区域。
其次,开放与封闭存在不同时间维度上,尺度不同。腾讯与MSN关系链开放之争。“高级别文明体是在一场困难而非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强环境波动下也必然带来强应激反应。
建立生态的核心在于如何制定一个平衡的规则。平衡平台与平台玩家的利益,平衡平台收益与下游体验,平衡上下游的供给与需求。
而其中,不断对自身生态的拷问尤为重要。(腾讯对营收业务的风险分成:红色为警戒线收入,黄色为灰色地带,绿色为正当收入)。
企业进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腾讯前后四次进入为期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
2002年,M线与R线:运营移动的梦网业务,将公司划分为市场M线(综合市场部,移动通信部和运营商对接),研发R线(无线开发部负责短信业务,基础开发部负责底层技术维护,产品研发部负责QQ),以及支撑职能部门。
2005年,8个序列:5个业务序列( 企业发展战略投资并购,无线业务方负责与电信运营商相关业务,互联网业务负责QQ及相关业务,互娱负责网游业务,网络媒体负责门户网站及广告销售)+3个支撑序列(运维、平台研发、支撑)。
2011年,3Q大战之后,诊断腾讯的专家讨论。之后提出泛娱乐战略,再到2014年的连接一切战略。
《数字化生存》提到互联网的三个特征:崇拜小事物,不遵守规则,不尊重权威。核心在于速度提升带来的奔流不止的规则打破与重建。
产品迭代速度提升、技术演进不断加快、用户习惯日新月异,人才适用的有效期也在被行业创新不断削减,也带来了企业兴衰的加剧。范德比尔特与马化腾的决策速度绝不在一个尺度上。怀揣恐惧,与恐惧并存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共同特质。
因此,必须直面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并在焦虑完成超越自我。
毕竟,从前的日色都很慢,车、马 邮件都慢。
尊重当下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特征,飘荡在其中的人们也都难免留下时代的烙印。
其实尊重时代有两个价值。
一是,要充分理解当前的时代。
每个时代的有每个时代的焦虑,人是社会动物,社交会放大一切人性的善与恶。QQ秀的主流人群都在当时也是18~25岁的年轻人;QQ音乐在当时无法促动用户进行购买,转而进入场景音乐结合QQ空间创出了一片天地,当时付费的核心在于情感表达和社交认可;腾讯游戏业务绕开大型端游的主战场,通过侧击战略撕开了一片空间。
安迪沃霍尔,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
二是,凡是面相未来的产品,在当下可能都是格格不入的。
所有投资者都在寻找未来,1996年的ICQ大家看不懂,洛克菲勒的放弃铁路建立运油管道想必也是排除万难。
在初创市场的红利期阶段,占领入口是唯一战略;在成熟市场存量市场阶段,需进化出纵横两线战略:纵向深耕细分市场,横向面向未来,不断探索5年后市场需要的产品。
End.
Every business is about knowing people.
平庸和优秀的人看待问题的差异,就是这个业务所需的核心素质。
讨论:你如何评价《腾讯传》?
(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