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儿童未来教育

大嘴创业日记15 | 蜂窝儿童在线大学——学校不教,但是对于孩子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208人  蜂窝大嘴

2017年11月12日 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铁上

找了了一个品牌比喻——儿童大学

蜂窝连续做了很长时间的梳理怎么说清楚我们的产品。在漫长的时间内,我们找到了“大学”这个比喻。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家长能了解我们在教给孩子的能力是什么样的能力,以及我们的上课的方式将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方式。

以及,基于“大学”这个比喻,我们可以把我们课程进阶内容变化成为,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的课程,这样就会更容易记忆与表述。

产品的颗粒度

很多次与人聊起蜂窝产品的时候,我们说我们已经有将近200个用户购买我们12次课程,有1000多名孩子上过我们的体验课。大多数人不信,因为我们之前介绍课程与产品的时候如此的模糊,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家长为孩子购买。

这样也足以说明我们的家长是有能力与需求去识别我们写的像论文一般的产品介绍或开发故事。这样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这样家长的孩子其实也都是十分的强大的,在蜂窝的孩子有一个强烈的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学习内驱力。

他们居然觉得学习是使他们快乐的!!不管他们在哪里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都能为自己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和动力。(有可能咱们的家长看见后觉得自己家孩子可能还不行,嗯……是的,一般来说爸爸妈妈都会这么对自己家孩子不满足的)

由于我接触到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孩子,那我们一开始课程设计的颗粒度就极高,不同的课程中设计的信息量也极大,在我们持续有更多的孩子进入蜂窝的课程时候,我发现他们有一些都跟不上了。

原因是我们设计和迭代产品的一直目标用户都是能力极强用户(家长和孩子)。在过去一个月的过程中,我们开始着手改变我们的产品的颗粒度。

之前我们课程分为三个维度,基础,进阶,BeeHub。

现在分为了四个维度,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士后。

之前的进阶成为了我们的博士阶段的课程。(我们的教学大纲如下)

内部框1.0

这个大纲还有需要持续优化的地方,比如年龄的叙述等。

现在的产品颗粒度变化的让自主动力强的孩子依然能找到自己位置,拉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热情,同时照顾了自主动力不强的孩子,让他们能融入团队,共同成长。

一门“爆款”课程

蜂窝的课程主题给人的感觉有点飘

这个课程已经是很多爸爸妈妈和朋友给我反馈的原话了。

我们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新的爆款课程开发,我们的开始访谈购买过我们课程的家长,以及没有购买的家长。与他们聊他们更期待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就这样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学校没有教,但是对于孩子未来重要的能力。

我们进一步细化,这样的能力我们切入点是——“学习能力”。

有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啦!大嘴,你们不是教网络素养吗?怎么变成学习能力啦。

是的,我们教授孩子网络素养,其实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网络素养严格来说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课内的学习成绩的。因为我们的网络素养卡片中的思维方式迁移到孩子的整理作文大纲,整理数学中的逻辑性的题目等等……所以我们仅是把主题拉回了更切合家长和孩子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同时又能教授孩子网络素养。

目前出现的内部版本是这样的,悄悄的从简长长那里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我们的设计限制有如下:

原型一:

产品洞察: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都只是“管中窥豹”,每个都是具体的知识点,在他们的年龄,还没有能到自己从这些破碎的细节中自己抽象总结方法的程度。于是,蜂窝的这套课程,用4个有趣的问题,带出4个最为关键的学习核心,助力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节奏,轻松找到学校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并且掌握在讯息万变时代中不变的学习第一性原则。

课程四周四个关键:找到动力——学习方法与流程——回顾反思——分享输出。

via 蜂窝首席课程交互设计师 简长长

用4个孩子也好奇的问题,包住这些学习方法,每节课的前半段探讨问题,后半段从这些问题中抽象出学习方法,并且在课后练习这些方法。

时间:4周,每周一次直播,每次直播60分钟。

教育目标:
W1.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源:兴趣、对问题的好奇、希望实现的目标。
W2.学会学习的流程与方法。
W3.学会反思,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
W4.学会分享与输出。

这是一个框架的 MVP,下一步做什么?那就是找到孩子家长都有兴趣的主题进行切入啦!

ps:
如果你也对我们这样的产品有兴趣,而你有了解孩子,家长,市场的冲突,那就快快联系我,加入蜂窝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