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化

梦里的话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5人  哼哼怪

厌而不得,不得而厌。恍惚之间我分不清这两者的因果关系,然后草率的判断两者都是一个概念。

有时候,我自己也分清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一旦仔细思考的时候。

再深入的想,便有一个极其可怕的结论。

不爱不恨,不恐不惧。

没有爱的人,没有恨的人。不会令别人自卑,不会恐惧人事物。

在这么一个以人类为主体的集体性社会,一旦有人向你质问,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可怜呢。

比如说,你不会爱人,不会恨人。别人不会对你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你不恐不惧,又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以及同情。

很久之前,他这么说这样的人。

太过于理性,太过于中性,太过于无自我

彷佛这样的人,是一个被设定好的程序?

那么,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竭尽全力去解剖自我,余留下的,我们如何自答呢?

这样一想,我反而有一种混杂的情绪油然而生于心田,却不强烈。

究竟什么是真相?

得而不厌,不厌而得。

这是我写下第一行字,脑海涌现的八个字。

反而让我更加的疑惑,究竟真相要被如何解释?

然后更深层的问题被挖掘,诸如人生于世的意义等等。

这样的话,我便很同情自己,却无法接受别人的同情。

这样的话,我便不知自己为何物,不知存在之意义。

这样的话,我是我,还是我是一则早被设定的程序呢。

是什么驱动一个人下定决心,并持续不懈的做一件事情呢?

我突然就有了一丝丝的答案,作为自我的安慰,以防在无数个问号里彻底沉沦。

人首先有两个选择。生or死。

但是后者选项,是暗淡无法选择。

接着生的选项下面衍生出无数个选择。

童年、高考、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伴随的是一个能影响人生走向的抉择。那么那个时候我们怎么选择的,或者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是如何选择的?

后面的内容已经不是我能畅谈的了。那个微渺的结论,是到了那个重要节点的时候,我只有一个选项,即别无选择,如果有一天能做到自己想做的,敢爱恨,敢恐惧的所有。

这便是自我安慰。

她说。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是的,我很抱歉。

2018/3/12  郑州  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