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云居轩桃花落*云居生活篇

小笼包往事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1人  答野
当然图片里这张不是小笼包……

小笼包很常见。

大学之前它在我心中地位不过是包子、蒸饺、锅烙等大哥大姐身边的普通一员。

大学之后,小笼包成了早餐的无冕之王,也不是因为口味,更不是因为“杭州小笼包”的招牌魅力。

纯粹是太常见而已。

学校食堂的其他主食也有很多,不过一般来说,“正统窗口”提供的主食是不管热的。赶不上刚出锅,就只能享受凉馒头、凉包子、凉馅饼和凉韭菜盒子。

而保温出色的小笼包,在“吃口热饭”的前提下尤为关键。

当然这也不绝对,因为“正统窗口”也提供小笼包,和凉韭菜盒子一起卖的那种。

所以,通常提起大学时代的小笼包,指的是热热乎乎的那部分。


按当年的地理位置,先说离我最近的那家。

有多近?出宿舍楼,大步两三步,小步五六步,掀开帘子就是别人的营业场所。

虽然学校本就不大,这个距离依然是最有竞争力的。

能决定一群高等教育接受者早饭的,可能就是这几米的优势。

当然,很多人不会同意“懒是人类之光”,他们也不会推崇这种为了下一次楼解决两顿饭的宅式作息。更多人选择这家,因为快,快到买饭的时候,服务员大姐的不耐烦程度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掏钱太慢影响了人家实现一个亿小目标。

在这如此心急,自然是为了赶到教室能几口解决早饭,投入紧张而热火朝天的学习。

不过人家满足了你对效率的渴求,就不好意思再对别的横加苛责。

不仅是服务态度,还有口味。

那家包子的表皮十分类似炸丸子,就是不太像包子的造型。不过因为面和肉馅的比例还好,因为个头也不大,尝到面和馅的下一口,基本就准备吃下一个或者收拾垃圾结束战斗。大学四年,我能尝出的也只有他家的馅和校园里其他家不太一样,仅此。

但这局限于味觉,嗅觉的记忆会更多。

外带是他家的巨大优势,不过教室毕竟没有餐桌也没有其他配套设备,你看那些手握塑料袋而不握筷子,一个个往嘴里送包子的青年学子,不禁感慨知识的魅力。倒是他家的小笼包,虽然个头小,任然建议分两口食用,一口食用只会感到一股子烫。

无论一口还是两口,小笼包已去,包子味犹在。

每次去教室稍晚,都会因“上进的气味”羞愧难当。冬天尤其如此,彰显着别人克服阻碍战胜被窝的起床毅力,流动缓慢的功勋章。

这就是嗅觉记忆,也是我对“负外部性”的概念记忆犹新的理由。

我一点都不奇怪职场会被一些人演变成交流法则迥异于人类通常情感的地方,毕竟在教室里争分夺秒进食的也多是上进狂人。上进嘛,人要是给自己开足马力,看不清旁边是否有人,又称“心流状态”。


而在校园里最和“外面卖的小笼包”接轨的,是食堂里的“杭州小笼包”窗口。接轨程度之高甚至包含,除了和其他小笼包店一样卖小笼包和蒸饺,还包括同样在“杭州小笼包”之外引入了“正宗武汉红油热干面”。

生计所迫,就像那些因为工作等需要学会的PPT、修图等等,预先判断“这对我有用”基本是白判断,需求一来就成了必备。

当然,这家的小笼包依然是校园里的口味最佳,毕竟比起来“需要有这么一样”的“正统窗口”和“一切向效率看齐”的楼下小店,杭州小笼包这家的热气是最令人欣喜的。

那时候我们还有早起跑步的“好习惯”,在结束的路上,相熟的朋友一起等第一屉包子是惯例。闻到热气的一刻,过度消耗热量的亏空似乎就有所缓解。

窗口里卖“半屉包子”的选项,也总能解决吃一屉嫌少,吃两屉嫌多的困扰。

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一桌子刚在操场燃烧青春的青年学生,很多时候是共同分享一屉无辜的小笼包,接着思考是不是再加一屉。或者你点了小笼包,我点了蒸饺,伴随一场丰富彼此味觉体验的以物易物。

配上醋和怎么加都没感觉到辣味的辣椒油,早餐的小满足轻松达成。

虽然很难说他家的口味除了“校内第一”外有何独到之处,馅多且热乎,已经是足够的褒奖。

当再吃一顿他家的小笼包成为成本极高的事情之后,新的困扰是“点少不够吃,点多吃不了”、“洗个手桌子就被打扫干净了”……


后来常选择麦当劳,虽然点多少自己都觉得不太饱,好歹可以靠价格来控制。

追求自我是人生的一项大课题,但是不要把和你分享一屉小笼包的那些人当做阻碍。人的江湖是流动的,当那因缘际会形成的小水洼再度被打散之后,就要重新面对另一项叫做孤单的新课题。

脱离了故事,食物就只是食物,评判的标准就只有口味、外观、健康。

但能留在脑海深处的,往往并不是什么珍馐,而是一些有故事的普通食物。

很多人会去寻味,寻的不是味道,而是那种味道联系的记忆和人。

所以,很多记忆中的食物,哪怕手艺数年如一日,厨师也不是魔法师。那些吃过之后感慨味道变了的人,其实不是真的在质疑味道本身。

味道可以复制,人离开却不常再见。

有一天早上再吃到小笼包时,因为面太多拒绝接受一袋子“小馒头”。

当回忆不可重来,或许对小笼包的期待只有再好吃一点而已。



扫码关注,虽然并不能保证找到人陪你一起吃小笼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