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寻找复盘之妙想法

你的学习,在以什么为导向?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5人  月晓在复盘

你的学习,在以什么为导向?

01

你的学习,在以什么为导向?

想到写这个主题,是因为我手机的飞行模式已经开了10个小时,我必须做点什么,于是翻出自己去年阅读过一遍的职场书籍《远见》。这一翻,我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看到它传递的更多智慧。

在我最近阅读的过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我在《好好学习》《深度工作》《刻意练习》以及我刚刚还在阅读的《远见》,无不产生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同一本书,同样的文字,重新阅读却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

我当下的答案是:

因为我对书中的部分概念和策略有了自己的“心理表征”。

说的更通俗点,就是书中有些策略我现在正在做,有些概念我如今已经践行尝试。

这也是我对学习导向的解答和体验。

我第一次知道要以建立“心理表征”为导向的学习,是在永澄老师《如何构建以心理表征为导向的学习?》的分享内容上。这已经差不多快2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获得了这个认知,现在我终于慢慢的体验到这个本身就是高手心理表征的力量,我觉得自己过往的这一切探索都是那么的值得!

做过的,当真和自己当初只是“知晓”完全不同。感觉也好,对它的理解深度也好,统统不同。

02

那我是如何体验这不同的呢?

比如《远见》一书引用A.J.Jacobs的这句话:

做出有益决定的关键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去年,我不会对“尊重未来的自己”这7个字有现在如此高的敏锐以及共鸣。永澄老师也好,赵昂老师也好,他们在2018年年底的年度分享中都提到了这一点:

我们现在做的,是否有益于未来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当然,如果只是听了他们的分享,自己没有做相应的尝试,我也就仅仅停留在知晓,而不会有重大不同。因此,关键是我通过高手的策略、工具,做了自己的思考尝试,现在又在按照这个尝试的结果不断践行前进。

正因如此,我现在方渐渐有了我说的这一些变化,体悟到了这一些自己以前没能见到的智慧。

而且,这种学习导向,除了在阅读中能让我看到更多的高手智慧,同时也提升了我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而不会一味的屈从于权威。

怎么说?我举个例子。

03

小D是我的同事,一次我们饭后散步聊到一个话题,即我们到底是应该精深自己的长处,还是更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补短。

小D说:她以前以为更应该精深优势,但有次她的一位职场领导有证有据的引导她,应该要补短。所以,她现在觉得,补短也许是更可取的方向。

我那时则不以为然,因为我脑海中想的是领导力课程的一个观点:要集中精力打造优势,因为这样方能更自信,短板处同时也能获益提升。

按照李海峰老师的比喻,如果把学习比作一场买卖,我们每天会卖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在不停的购买他人的观点。而不管是小D还是我自己,我们都太过于相信自己购买的他人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更多的探索。

但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践行,渐渐建立一点自己高效的心理表征,我们便会有更加清晰的“边界”意识。可以说上文这个观点看似相悖,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为它们设定边界,设置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

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更注重补短,什么时候理应聚焦长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境,其实策略是有不同的!

我们以《远见》中职场三阶段的理论为例:

- 职场第一阶段(一般是入职场的前15年)我们应更多的学习,补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比如演讲不行,学演讲。

- 第二阶段(入职场的第15-30年),在这个接待聚焦优势,聚焦甜蜜区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当然,前提是通过第一阶段15年的探索,你已经明晓自己热爱的+擅长的+又是被世界需要,三者交集出的这个甜蜜区是什么。

而这种边界意识,正是注重建立“心理表征”导向学习所带来的一种复利。

04

看到,才可能得到

我以前不明白“看到”的含义,现在我的确看到了更多书籍中的智慧,也看到了更多生活观点的边界,我才深深体验到这句话的神奇。

而我相信,未来我能拥有更多感受自己高效心理表征的神奇体验,而让自己看到更多,收获更多。

当我们把学习(学习高手的心理表征)的导向放在构建出自己的高效心理表征,我们便在获得有意义的进化。但,这不是终点。因为我们高效的心理表征依旧会不断进化,从而使得我们收获自己更高效的心理表征。

所以,学习导向路径可以简化为:学习高手心理表征-践行-收获自己高效的心理表征-继续践行-收获自己更高效的心理表征-继续……

因此,还是那句话,只要有“更”,就没有止境!

by月晓在复盘

2019年02月18日 16:54

写于返程上海的飞机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