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8 吐槽|不算顺利的半年自学
这篇吐槽本来是170528 舆情|how to learn data science的前言,
因为太啰嗦,拎出来单独成篇。
写在前面:不算顺利的半年自学
今天静下心来翻Quora写这篇舆情文摘,
直接的导火索是昨天下午 + 今天白天,
看《intro to data mining》看得很痛苦。
昨天在市图书馆效果不佳,
还以为是凳子太硬;
今天宅家看,
在书桌前坐立不安索性躺倒床上,
变换各种姿势看,
结果。。。。
让我沉沉睡了一个午觉还看了很多集大爆炸。
也许是英文水平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也许是脑回路就不咋适合看书,
反正我实在是受不了自己以龟速看一本“并不能立刻获得成就感而且还相反挫败感倒是此起彼伏”的书了。
今晚区区几个小时的搜索和整理让我感到长舒一口气,
不仅找到了(一直想要的)由MOOC拼凑成的学习路径,
还看了那么多说人话的帖子,
让三次元孤单寂寞的我感到被陪伴。
当然,
这些正面感觉之外还有负面感觉——
我早干嘛去了!!!
失业以来的半年多,
有这么些时间和靠谱的学习路径,
可以很牛逼了好嘛!!!
而我现在却。。。
从P市回到Y市,扣扣缩缩不自信,
觉得自己学了半天就是不能够reach到那个end point,
产出像样的结果,
自然对于去SZ感到心虚,
觉得自己太虚度光阴了T_T
其实这个“坚信某个学习路径-发现是dead end-心塞-找新路径”的模式在失业自学期间反复出现了N次,
更详细地说,是下面这个过程:
心理能量很低,迫切需要逃避自由
-> 看到一个学习路径
-> 像看到救命稻草死死抱紧
-> 寄予它过高期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爱它一个希望它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
->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 抑郁狗带,心理能量很低
-> 迫切需要逃避自由
-> 找到下一个学习路径像看到救命稻草死死抱紧
。。。(循环)
在这种循环中被我趟过的学习路径有:
- Udacity Data Analyst NanoDegree(很失败)
- 还不错的Statistics
- 凌乱的python
- 凌乱到令人发指的R
- 。。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屎一样的machine learning
- 知乎上“卡牌大师”的学习路径(很失败)
- 感觉还行的《SQL in 10 minutes》
- 看完感觉非常生硬的《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 可以看了睡着并且滋生负能量的《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 看了让我再也受不了,成为我写这篇文章直接导火索的《intro to data mining》
- courses on datacamp.com(有收获)
- 让人眼前一亮的pandas系列(谢谢老师!)
- 脑洞大开的statistical thinking in python(谢谢老师!)
- 终于让我懂清洗思路的data cleaning
- 有点莫名的visualization, importing
- 感到学不下去的machine learning
- blog articles on Dataquest.io(有收获)
- 相见恨晚 + 眼前一亮的学习思路
- 打动人心的创始人自己从狗带中爬出来的故事(谢谢老师!)
我从170120左右开始确认数据猿路线以来,
直到170420左右才开始了上面两个我认为有收获的路径,
我的三个月啊T_T
都耽误在上面所说的循环上了。
反思这个狗带循环,
根子上的原因是心理能量低。
好像是在《象与骑象人》里看到的吧,
人在感觉到充分的安全感时,
才会有勇气去探索新的东西。
(插入一段回忆杀)
大概是2014年年底我在SZ半死不活的公司狗带时,
心里很清楚公司这么狗带得赶紧走,
但又不知道往哪里走——
回家?留在SZ重新找工作?回BJ?
没有自己主心骨的思路,
这些在当时看来统统是死路。
这时遇上来深圳找工作的Q同学,
我那时全身心都浸泡在抑郁焦虑中,
觉得没有人支持我,自己很弱小很孤独很狗带,
没有余力去好好陪伴Q。
记得我吐槽了“对不确定性的恐慌”后,
Q同学忽闪着大眼睛说,
“正是要有不确定性才好玩吖”。
对Q的回应我感到很懵逼,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觉得不确定性才好玩的人呐。
后来Q说看得出来我状态不好,需要休整,
事实的确是这样。
而我失业期间,
社会角色归零,
家庭支持不仅归零还是负的,不断掏空我捉襟见肘的能量,
八线城市的社会关系,正面作用也基本为零,
并不必回忆杀里在SZ的狗带时光好多少。
no wonder连像今晚一样做一点quora search的能量都没有。
no wonder不敢去探索,固守救命稻草,保守成拙。
对安全感的渴望一直是我磕磕绊绊的行为之下的根子:
不回Y省工作的执念,
对明眼人一看就觉得狗带的公司的执念,
对别人羡慕的发改委公务猿生活的厌恶执念,
重新回到一线城市从弱连接中获得安全感的执念,
对“确定性”的执念,
对完美主义强迫症的执念。
自我透视了这么多,
是时候在每天学习的quit time之后去看看印度商学院幸福美满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