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刚刚种下的萝卜番茄
梭罗在他28岁那年,跑去瓦尔登湖畔做田野试验:依湖而居,从建房子到种田生活足足两年有余,只花了61.9975美金,并写下“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不让任何一片落在铁轨上的坚果或蚊子翅膀把我们抛出轨道。”
173年后,在我即将28岁的年纪,读到了他的《瓦尔登湖》,冥冥之中感觉被土地召唤着,想必今年就是我的“半农半X元年”。
半农半X是什么呢?
盐见直纪在他的《半农半X的生活》开篇说,所谓“半农半X”,就是一方面亲手栽种获取安全的食物(即“农”);另一方面从事喜爱的工作,换得固定收入,并且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连结(即“X”)。换作现在更流行的说法就是——以农为生的斜杠青年。
这绝对是我憧憬的终极生活方式啊!
其实在NGO工作本身就“身兼数职”,一会我变身战地记者,去田间地头调查农药使用情况,揭露化学农业的罪行。
一会又成了电商买手,在全国寻觅最安心美味的好食材,再把它们带回城市。还有像现在这样做微信写手,把一次见闻转换成便于传播的故事。
拍了写了生态农业圈里不少的好例子,我也不免跃跃欲试,更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与土地为伴。
亲戚从六年前开始在京郊租了一片体验田,80平米,全程自耕自种,春夏秋三季至少种出20余种食材,足足够5个家庭半年多的蔬菜。我也兼职入伙3年,自诩“生产二队长”。
不过讲真,怎样做个“斜杠农妇”?为此我着实做了一番缜(随)密(性)的计划:
1. 最重要的当然是种咯
不仅要种,还要争取种出又美观又好吃的mini菜园。先实现一个小目标:种出好看的一米菜园。
2. 去别人家的农场走走
古人(并没有)云:种半分地,走万里路。希望我今年能借工作和休假机会,继续多去别人家的农场取经,打工换宿,搜罗奇花异草,聊聊猪牛八卦。
3. 写耕种日志
过去两三年的种地实践我都没做太多文字记录,想来着实可惜。从今年开始,我会把田里趣闻、耕读笔记、国内外农场打工换宿、食物森林课程、农友故事都在这里分享。你还想聊点什么留言告诉我。
下回我打算聊聊 “种地前我都看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