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和我同名同姓的她
昨天姗姗小美女评价了我的文章《宝妈的焦虑在蔓延》前面的我就忽略过了,最主要提到一点说我的幽默感和正能量提升了,对了,这才是我要的。
前几天吴若源老师评价我的文章时,我沉默了很久,我的文章,我自己都不想看,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原来是因为这两个字“沉重”我豁然开朗。就是嘛,沉重的自己都感觉到压抑。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也算年轻,三观也算正,性格也算开朗乐观,何苦跟自己的过去过不去呢?
这几天在听樊登老师讲的《正面管教》和《亲密关系》这两本书,哦吼,这不就是说我吗?小时候,缺少价值感和存在感,潜意识里活生生认为自己是个不被爱的人。
看看自己,妈妈爱爸爸爱,老公也说爱的,宝宝们更是爱我爱的不要不要的。其实,从小到大也没缺过爱。
不幸的是,在我的记忆里却还真有那么几段比较痛苦的回忆,给大家抖抖,免得大家认为我是无病呻吟。
小娃的时候,我真的是个爱哭鬼,人称小破烂。一言不合,我就哭,一哭我就没个准,尤其是妈妈外出做生意或者要债的时候,要是不带上我,可就真不好说,少则一个小时,多则那就是半天啊。
刚开始还有人来哄哄我,久而久之,大家得出了一条结论,随她哭吧,哭够了,也就停了。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啊,你们不理我,是很伤我的心的啊,我以为你们不爱我的呀!为了引起你们更大的关注,我真是用尽浑身解数了。
尤其这招是真的灵哦,谁都要怕我了,不得不把我当回事。我一个想不通,我就用头撞墙,或者更绝的是站着就笔直倒下,让头直接着地。
绝对地绝对地占据了心里优势,爸爸妈妈两个哥哥那个紧张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是真会撞坏脑袋的,想想那时候可真拼啊!
爸爸妈妈不乐意了,整天被个小丫头片子恐吓,于是,我就被带去看医生了,绝望地是吃了一颗药丸后,我就失去了自虐的勇气,变成胆小鬼了。
后来家里渐渐富裕,来了好多打工的叔叔阿姨,妈妈就经常和他们一起打麻将,我可就看不惯了,我需要人陪的啊,你不陪我却陪这些个叔叔阿姨,于是,我经常会为此愤愤不平,但妈妈每次都说,“没关系,她自己会玩的。”
小小的心,真的受伤了。一次,我爆发了,跑过去把麻将都搅掉了,妈妈很生气。但我更生气啊,你也不来安慰下我。于是乎,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我快速跑到后山,把自己藏在一片豆角林里,一边哭一边等。
想让妈妈紧张害怕来着,等啊等,等啊等,直到脸上挂满的泪水都被风干了,妈妈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难道藏太深了,找不到?天渐渐地黑了,我没出息地回家了,发现他们都淡定地在家里待着。好吧,我是一个多余的,不被人爱的孩子。
随着年龄慢慢地变大,我突然变成了大家眼中的乖乖女,不是为了享受大家的夸赞,而是真的说变就变了,至于什么原因,大人多半会说懂事了。
言下之意,我小娃时那是不懂事。鬼话咧,小屁孩当然是不懂事的,这就像你要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会走路,现实吗?
很多年以后,经常在我的梦境里出现那座小山,孤独哭泣的小女孩,无奈回家的路上爬满恶心的厌恶的全身黑漆漆毛茸茸的小虫,仍旧不停地啜泣着,我会挣扎着醒过来,哎呦,还真爱哭,做梦还抹眼泪呢。
《亲密关系》里讲到,童年缺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都会在今后的婚姻生活里索取,一旦得不到满足就要发飙啦!吵啊,生气啊,出口伤人啊!
记得一次和老公吵得很厉害,他说我不懂他的心,这个家里,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不仅不相信,还经常拿这句话去讽刺挖苦他,“这就是你说的第一位吗?”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都是我自己的错,我认为我不被别人爱,甚至多余,但又拒绝别人的爱。
多么阴暗啊,就是找茬的类型,我想这么说我自己来着,后来想着想着,不对,我应该允许,允许自己曾经跟自己过不去,允许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脱掉沉重,其实我感觉到的只是小时候的错误认识和感受,把那个坏家伙赶出我的潜意识,妈妈知道了会很伤心的,因为她一直很爱我,而我也非常爱她。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太幼稚了,她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一念之间,其实生活可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