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度报道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在中国的逐步普及,深度报道开始全面进入电子传播领域。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纪实性节目《焦点访谈》,以极高的收视率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人们看到了以前电视中看不到的社会问题。随后中国报业市场开始了“创刊热”和“扩版热”。报纸上“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之类的栏目陆续出现。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等栏目先后创立,加强了电子媒体深度报道的力量。当荧屏上出现破败的农舍,辍学儿童呆滞的目光,下岗工人的迷茫与无奈,所有这些“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故事”的画面,在观众心目中造成了深深的震撼。一时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效仿,开播各级各类“调查性”、“分析性”等标榜“深度”的节目,以提高收视率。
199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在每天《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后开办的《新闻纵横》栏目,在广播界引起风潮,争相效仿。90年代末,一份《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辖下的报纸,以其深刻性与揭露性抓住了中国读者的心,这就是《南方周末》。《南方周末》以独特的面目出现,报纸分为不同的栏目,每个栏目都由相当深度的专业性深度报道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版,通常以整版的文字全是最新的社会热点,使人们在新闻事件发生不久后全面了解到真实情况。可以说《南方周末》是中国第一份以深度报道为主要新闻报道方式的报纸。
21世纪伊始,在中国经济连续数年出现快速增长后,各种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让人目不暇接,揭示经济显现和经济规律,服务社会和手中成为一些市场化报纸的追求,于是《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以经济类深度报道为主的专业性报纸相机创办,开创了中国装也深度报的新时期。
深度报道在新闻媒体中享有自己的话语权,是以王滔为代表的早期报人和几代媒体精英的梦想,但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激烈的变革中,习惯于用官方思维思考的政治决策者并没有给他们多少机会,这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政治生活方式延续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逐渐颠覆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传统认知标准,在出传统与现代的激烈交锋中,新闻媒体敢为天下先,走在了时代的前头。从宏观层面的观念到微观层面的具体报道方式的选择,媒体内部和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再不断升温,在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变革中,新闻深度报道已经独显魅力。在中国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大形势下,中国的深度报道必将走向国际,产生新的碰撞,进行新的融合,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改革放的时代背景没有改变。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攻坚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会以不同的新闻事件显现。深入挖掘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分析背后的原因,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中国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也是中国深度报道大发展的机遇期。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呈裂变式发展,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便捷,媒体竞争白热化。传统媒体为应对新媒体冲击,纷纷加大采编力量,力图以深度报道求生存,求发展。如都市报纷纷设立深度报道部,加大对热点新闻的解读、深度调查、追踪和评论,有的媒体甚至提出用“吃干榨尽”的手段对待每一个热点事件。而一些新闻门户网站在以信息快餐取胜的同时,设立“深度”板块,整合深层次的信息。
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探索报纸内部运转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保证深度报道的发展机制,这就要求新闻竞争机制的形成,以及记者本身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