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心有所向(想),何不趋而逐之?

文 | 简若葉
人与人的交流,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和他人聊天,有时候会让你无言以对,无话可说;有时候却会让你豁然开朗,身心舒畅。
前些天,和友人聊天,暂且称之为友人K。(希望不要介意,哈哈)
他说,谁都不喜欢一个懦弱的抱怨的人。
我赧然,因为我好像,貌似,曾经就是这种人。(或许,现在也是?)
我得承认,我并不是个多么讨喜的人,至少,性格方面。更多的时候,喜欢独处,甚于凑在一起的热闹。
消极的悲观主义者。这是我对曾经的自己的称呼。
做事情总是会先考虑不理想的一面,之后再行动,或是勇往直前,或是望而怯步,端看那个预想的结果,我是否能接受。
朋友少,身边较亲近的,无意外是那些亲人。如果不是亲缘关系,我都怀疑,是否还有想和我聊天,相处的人。
友人K如果看到这句话,估计要说,你又来了!
这样自我怀疑的性格,可以称之为自卑?稍微好听点,不自信?但我知道,它不是天生的。
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我又拾起了一堆琐碎。
一桩桩烂俗的,狗血事件发生之后,我变得抑郁,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差点崩溃!
那些抑郁,崩溃到想结束的日子。你无法想象。
小心翼翼地生活,对于某些方面,更有着神经质的反应。例如,一度有段时间,不敢接陌生电话,讨厌打电话……(是不是有点被吓到?)
像现在这样,笑着和人说话,没有拒绝和他人接触,我用了多长时间恢复?我自己也无法细数。
友人K说:“大姐,你要尝试改变了,再不折腾就老了,我们不应该在三十之后是回忆之前的生活中度过的。”
我说:“生活一地鸡毛,心中的诗和远方,还很遥远。”
友人K比我坚定:“诗和远方都是随心变的。只要自己对得起自己。不求立于顶峰,但求我之岁月,求我之所求。”
“有时候要不要尝试一下换个方式生活。要不要出去奋不顾身一下,我觉得你是一个地方待太久了,对生活都麻木了。”
“无论怎样,都要自己生活地好一点,可以改变就改变一下自己,毕竟不想行尸走肉地活着。”
那一段段话,直击我的心。我平静淡然的假面具,皲裂了。
经历了那些抑郁,崩溃的日子,我以为自己看淡了生死,看破了红尘,尽管我才二十多岁。
但因为生病,最近一次去医院复查,忍不住哭了之后,才发现,我高看了自己,我害怕死亡,害怕自己一事无成就离开这个世界。
想做的,却没做的事情那么多,那该是怎样的遗憾!
“所以啊,你得改变,你身体的状态都给你警告了,相信你,可以的。你会很强大的。”
我说,听君一席话,真的是,内心,风起云涌!
他说,还好不是静若止水。他不害怕死,但害怕平平凡凡地死。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被禁锢一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坦言:自己有时候动力不足,因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总会被泼冷水。甚至有时候会害怕,自己奋不顾身后,却最终一无所获。
他淡然:无所谓,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我羞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凡尘种种,是我们自己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复杂。本来无一物,何来有失去?
有所获,虽是目标,但过程,却是体验。我们的财富正是经历,而不是结果!
记得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决定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愿意让别人骑在头上。
而我现在则要说,有时候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生活的环境所驱使的。
但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需要冲破牢笼,打破禁锢,如自己现有的思维及态度,不破则不立!
今天是除夕了,黑夜降临,意味着黎明就不远了,我们也会迎来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你,准备好,迎接,新的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