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书评影评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让孩子获得幸福的秘诀

2018-06-07  本文已影响10人  甘霖甘临

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是由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名字叫《人生七年》。电视台找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他们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56岁。

令人感慨的是:这14个孩子,在他们7岁时,因为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已显露出巨大的差异。

3个上层社会出生的孩子每天学习、读书、看报、打球,合理安排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对未来的规划也很明确:要上牛津、剑桥三一学院。

来自中下层阶级的孩子,每天过着杂乱无章的生活,有的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半个世纪后,要上牛津、剑桥三一学院的孩子上了他们理想的大学,如愿学了法律,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而出生中下层的孩子成了砌砖工、搬运工。

精英家庭出生的孩子,成了新的精英。中下层家庭的孩子,依然留在最底层。

这个片子看得让人绝望,让人不禁想问:造成他们彼此差异的,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在这些出生贫穷的孩子中,有没有逆袭成功的呢?

有!

一个来自苏格兰农场的农民小孩Nick,在21岁时考入剑桥大学,最终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

这让人不禁要问:Nick是怎么成功的呢?

片中介绍,Nick除了学习努力外,更有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Nick每天上学要走三英里的路程,回家后还要帮助父母干家里的活。但是Nick把这一切管理得很好,他通过巧妙的规划很好地分配了自己干活的时间和学习的时间,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他最终考上剑桥大学并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

精英家庭培养的孩子们,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学到的人生的重要一课,就是:自我管理!要做到自我管理,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Nick的父母从来不叫他起床,也不用盯住他写作业,更不用几次三番催他学习,他自己就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正因如此,他最后才能逆袭成功。

再看看国内,有多少孩子每天在父母的催促下不情愿地起床,每天被妈妈盯着写作业,屋子里乱七八糟需要家长帮忙收拾……

很多媒体提出“精英教育”要释放孩子的天性,结果搞出了一堆什么都不会的小皇帝。前些天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就像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不拨就不动,。问我该怎么办。我二话不说,丢给她一本《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书的作者高取志津香,是非营利机构JMA网站代表的组织者。JMA是一家让日本、美国两地父母、孩子和老师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网站的创办人高取志津香最早是记者,着重于孩子培养的问题,1998年在美国与友人一起创立JMA网站。在报纸、杂志、书籍上宣扬“训练孩子的自主性”的理念,引起很大反响。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主要讲了从思想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通过一系列训练措施帮助孩子有效建立对于时间的概念以及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在训练计划受阻时,家长正确的做法三大块内容。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

记得我们小时候摔跤,家长哄我们的时候会说:“都怪这个xx,让宝宝摔倒了”。怪的这个对象,可以是凳子、桌子、椅子、某个亲人,如果实在没什么可怪的,就怪地。都怪地不平,让你摔倒了。

所以很多人长大后在社会上碰壁了便会怨天尤人,觉得社会对不起自己,同事对不起自己,父母对不起自己。缘由,就在于此。

所以家长要转变观念,让孩子明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无论是自己的学习还是自己的生活,都需要自己管理。只有能管理好自己的人,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自己管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管理时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人越长大,就越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因为成年之后事务冗杂,很难抽出时间精心研究某一样东西。少年时代的积累就极其重要。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

多少人从小到大的前12年是伴着家长不厌其烦的唠叨到来的。一旦到了大学,没了人监督啰嗦,骤然轻松,于是整天打游戏睡觉逃课,到了毕业考试挂科好几门,只得补考。

对自我管理的观念一塌糊涂,而归根究底最最根本的原因,是总觉得人生很漫长,没有从小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

所以时间管理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需要从小培养,让孩子真正意识到:

时间,是他自己的!

只有妥善安排好时间,才能踏上成功的人生!

二、实时训练计划

对于时间的训练,高取志津香给出了详细的施行方案,重点如下:

1、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让孩子明白做一件事情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具体实施

A  猜猜现在几点了?比如早上吃饭的时候,让孩子猜猜现在是几点?中午的时候,再让孩子猜一猜现在几点?中间过了几个小时?

B  让孩子估算一下自己做一件事要花费多长时间,计算每件事情花的时间,聊聊自己的想法。可以制作一个表格,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

C   尝试划分时间:玩游戏的时间、看漫画的时间、游泳的时间、上补习班的时间,父母和孩子约定好,从几点到几点。

2、想做的事vs必须做的事

把想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列成清单,进行排列。

比如孩子在想做的事这里写下了打游戏,并排在了第一位。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打游戏是必须的吗?如果不打会怎么样?

孩子觉得打游戏很重要,不打的话自己会不舒服。但写作业是必须做的,如果不写的话不仅要挨批评,成绩也会下降。而如果自己先写作业,并且写得又快又好,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干其他事情。最终把孩子写作业排在第一位,打游戏排在写作业的后面。

通过这个训练让孩子明白事情有轻重缓急,知道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3、制定时间计划

A  制定一天的时间计划

比如周末出游时,可以让孩子来制定计划。

确定周末出游时间,早上几点钟出发,到哪里坐车,需要多长时间。几点钟到目的地比较好,路上需要花费多久?

让孩子上网查一下,附近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地方?要带哪些东西出门?

让孩子学会独立、全面的思考问题。

B  制定一天、中长期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确目标,通过明确目标,让自己行动的目的变得清晰起来。

先制定一天的学习计划进行实施,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制定一学期的学习计划:自己要达到怎样的名次、读哪些书、外语的单词量……

最重要的,要达到这些,每天早上需要几点钟起床,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放学之后的时间安排,周末的时间计划。

C  在时间分配上下功夫

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最后一环,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分清主次,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把最重要的、比较困难的放在最前面做。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学霸在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天天昼夜苦读废寝忘食,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玩就玩,在该学习时,也是毫不含糊,集中全部精力去学习!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专注力!

学习并不在于学了多长时间,而在于在这个时间里有没有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孩子做作业时,关上电视机;孩子读书时,关掉游戏机的声音。

孩子的睡眠是否充足?饮食习惯是否健康?是否进行适度的运动?

这些细节都能关系到孩子注意力的养成。

在这些之上,高取志津香给出了一个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间隔学习法

安排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比如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以一次安排学习15分钟,休息5分钟。养成习惯之后,在15分钟的基础上慢慢提高到20分钟、25分钟。

三、计划受阻时,父母正确的做法

1、对孩子有耐心

生活的压力让人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时。现在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是不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就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80/90后长大的一代,父母大都经历过文革,他们往往把对待社会的不满都暴戾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很多的80/90后都有心理创伤。更多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教过他们好好说话。

所以,不要让悲剧再传给下一代。对待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耐性,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与孩子一起成长。

《正面管教》中说“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2、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过去的失误,更多考虑之后的事

很多时候,孩子跟父母的对抗,来自于孩子对父母抱怨自己的反感,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叫“事后聪明者偏差”。

与其唠唠叨叨抱怨孩子“天天都叫你,天天不起床,你这么懒……”,不如跟孩子说“如果早出门10分钟的话,就不会迟到了”。孩子听了之后便不会反感,而是积极地想该怎么做。

把抱怨的话省下来,向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跟孩子一起商量今后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办法。

3、帮助孩子修正计划

没有完成计划大多是由于两种情况:

第一种,计划时间太短,来不及做完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检查计划表给出的时间是否充裕,如果不充裕,可以重新进行修正。

第二种,没有按计划执行

这种情况往往是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来自于父母的监督,不断的提醒孩子:“是不是还有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啊?”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那父母就要和孩子商量具体的结束时间,由父母监督孩子进行。

在计划进行当中时,因为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只有15分钟,父母可以建议孩子,每15分钟休息一下,把该做的事和喜欢的事交叉进行。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都是一张白纸,上面画出的图案,是毫无章法的胡写乱画,还是莫奈、毕加索级别的作品,最初都是来自父母的教导。

即便是阶层固化的英国,也有农场的儿子Nick的成功逆袭。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教孩子学会对自我的管理,时间的管理,帮助孩子在人生的画卷上画出大师级的巨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