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我的读后感

今天谈下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

2020-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秋5

今天谈下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1980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南通,作家、编剧。毕业于南京大学。 他先后出版小说《几乎成了英雄》、《情人书》等。其中2013年出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市6个月后销售超过200万册。2014年7月起,担任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现场点评嘉宾 。7月21日出版《让我留在你身边》,预售当天夺得预售榜单第一名,半年销量突破80万册。2015年张嘉佳自编自导电影《摆渡人》,编剧及监制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2018年出版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

01

复出

六年前,张嘉佳开始在微博上发表“睡前故事”,阅读量累计超过14亿次阅读,1500万次转发。后来这些故事被出版社看中,于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书横空出世,一时风靡无比,张嘉佳也因此被称为 “最会写故事的人”。后来《路过》也被翻拍为同名电影,集结邓超、杨洋、白百合、杜鹃、岳云鹏、柳岩等当红演员。

2016年,张嘉佳再出《让我留在你身边》,半年售出80万本,但只占了同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销售量的不到一半。2018年7月带着他的新作《云边有个小卖部》回归,企图再大赚一把读者的眼泪。

《云边》讲诉了一个悲催青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刘十三成长于一个叫做云边镇的地方,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不甘被命运捉弄,通过努力学习工作改变命运而不得。他受到感情和工作上的挫折,被人奚落和排斥,生命几乎充满了坎坷和不公。幸好,他身边还有外婆和好友程霜陪伴着他,给刘十三的生活带来温暖和色彩。刘十三在欢笑与眼泪中慢慢成长,但最终也不得不面临亲人的离逝。

02

穿插的身世背景叙述

云边小镇是主人公刘十三的成长起源地,也是整个故事的架构背景。作为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大量的背景介绍作为信息支撑,以保证读者能够较好地明晰整部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整体结构。

作者巧妙地将作品背景分散于各个章节的角落,零散穿插于作品之中,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冒出,告诉读者故事来龙去脉。这样既避免了大量背景介绍造成的行文累赘和视觉疲劳,也做到不时给读者“柳暗花明”之感。外婆王莺莺、刘十三的身世、程霜的病情介绍便是分散开来。其中关于主角刘十三的身世更是被作者置于作品的后半部分。

如此的行文方式巧妙地设下各种悬念,增强读者阅读作品的欲望,而真相在沿途中依次登场,娓娓道来。

03

角色设计与对应言行的矛盾

张嘉佳无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但不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的作家。显而易见,《云边》的主旋律重在抒情,抒情的方式一般通过人物内在心理释放和环境外在烘托。一直以来张嘉佳都比较倾向于借用前一种,而依靠人物内在心理释放需要在人物形象比较立体清晰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在《云边》中,许多人物的言行都是服务于抒情,没有注重独立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具有“无厘头”的性格,简单点说就是口无遮拦,言行有时不符合该人物的性质,这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易产生片刻的角色错乱。

 以外婆王莺莺为例,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本是一个质朴的形象,但在作者笔下她有时具有暴力倾向、鲁莽蛮横、口无遮拦,有时突然又温柔慈爱,这些言行描绘的交叉切换使得外婆这一形象工程的塑造大打折扣。

女主人公程霜的行为有时候也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一言不合就义无反顾陪刘十三远程打架,在船上不顾小孩子球球在旁而大耍流氓,一会又温柔似水通情达理,这样角色特点跳跃不免有些夸张。

在牡丹的形象刻画上作者表现得有些惜字如金,使得牡丹的形象不够立体鲜明。因为未充分体现牡丹的美好形象而单方面强调刘十三对牡丹念念不忘、心念旧情,却对身边渊源更加久远的美好女孩程霜无动于衷,这样的行为与刘十三性格不符,也让读者匪夷所思。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潘云贵的小说《扬花向左,飞鸟向右》,主人公夏小树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林露湘若即若离,爱恨交加的情感混乱状态。

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印象的读者朋友,或许能在《云边》中找到性格相似的人物。“无厘头式”的幽默是张嘉佳的优点,同时夹杂的俚语和脏话使这些故事更加接地气,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弄巧成拙。

04

句子迷的快餐

一些喜欢张嘉佳的句子迷说他的句子如美丽的抒情诗歌一般,让人想起了海子的“面朝大海,穿暖花开”和顾城的“夜里温热的柏油,黏住了所有的星星”。这些具有文艺气息的文字在碎片化的语境中搭配故事感悟,确实会给读者一种心动的感觉。《云边》中也有许多美丽的句子,清新淡雅,带着淡淡忧伤的风格自成一体。

“云边有个小卖部,货架堆着岁月和夕阳,背后就是山。老人靠着躺椅假装睡着,小孩子偷走了一块糖。泪水几点钟落地,飞鸟要飞向何方。人们聚和离,云朵来又往。讲故事的人,总有一个故事不愿讲。时光飞逝,悄悄话变成纸张。”

  刘十三和程霜在童年相遇,于是“童年就像童话,这是他们在童话里第一次相遇。那么热的一个夏天,少年的后背被女孩的悲伤烫出一个洞,一直贯穿到心脏。”

刘十三和程霜告别,刘十三和外婆告别,外婆和老李头告别······发生在云边小镇,于是作者写出“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我们慢慢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

 张嘉佳善于从其他切面来描述故事人情,用优美的句子俘获人心。这些句子有时是即兴抒发情感,有时是剧情的诗意转述,有时是议论世事无常,其中大多短小精悍,清新淡雅,不一定使用华丽的辞藻,有的甚至是简单的意象经过精心拼组,但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创作《云边》,张嘉佳并未如创作《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时那样大批量地生产“优美句子”。确实有读者认为,《路过》中某些作品中“抒情句子”过多,意识流泛滥,甚至篇幅直逼故事主体,有喧宾夺主之势。新作中作者似乎有意识地收敛,将精力更多放在故事的结构完整性上。

05

独特的描写手法

也许是自拍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摆渡人》后张嘉佳更加渴望将自己的作品搬上荧幕。《云边》的写作模式犹如镜头脚本,一些同一地点发生的事情被作者分散开来,形成独立的情景。一些叙述戛然而止,做了比较大跨度的情景跳跃。

其中最典型的是毛婷婷婚礼和球球爸爸大闹银行而亡这一喜一悲两个事件的片段来回交织穿插,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性质相反的事件镜头来回转换,悲喜相衬,更突出其悲。

在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中,徐正太的婚礼和六一被杀的镜头来回切换,一边是婚礼欢乐喜庆的氛围,一边是凄凉悲惨的生命陨落,两者交织,使得作品传达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浓重。

一般来说,读者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难免会存在读到后文而忘记前文内容的情况,这样可能会造成阅读思绪的模糊而削弱读者的情感积淀,使得作者的精心布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在《云边》中作者大量地制造前后情景、对白、环境等的呼应,如张国荣的《共同渡过》一段歌词就在小说中四次出现,贯穿刘十三的成长历程。富有年代感的经典歌词能够快速地勾起一代人的回忆,起到增染情绪的作用。

第八章第九节中提到外婆购买录音笔,也为后文外婆遗言公布埋下伏笔。诸如此类的布局,在为小说增强年代感的同时,也渲染了伤怀的氛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情绪传达亦是锦上添花。此外,作品大量使用短段落和简洁的人物对白都使作品更加易于阅读,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流畅度和愉悦度。

06

细节烘托下的乡土气息

云边小镇是故事发生的大场景之一,如此一来,行文便免不了对小镇的风貌和民风描写。从环境和民俗描写上,作者很明显是做足了功课。

作者在叙述小镇民风上笔触细腻,不惜笔墨。如作者详尽地向读者展示韩牛大伯的葬礼流程,从另一个角度来刻画云边小镇的乡土人情。

尤其在描写地方特色的食物制作工艺上,作者更是进行事无巨细的刻画描写,一连串动作干脆利落,犹如美食节目的一组组特写镜头,将美食制作的过程一步步呈现在读者眼前,将读者带入情景之中。`

07

主题的多样性

 张嘉佳自出道以来,主要走的路线便是“治愈系”,无论是《让我留在你身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是到现在的《云边》,他都以他特具个人特色的无厘头式幽默与细腻动人的描写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引发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作品中包含爱情、友情等青春元素,行文中也着意体现游子对乡愁和亲情的依恋。这样使得整部小说的感情基调更加浓郁,也让读者更容易从中找到自己心灵情绪的触发点而产生共情。

保险公司里,员工们对侯经理唯马首是瞻,俯首帖耳,应声附和,显得淳朴的刘十三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相比云边小镇上淳朴的民风,员工们趋炎附势的丑态突出名利场上的险恶重重,这也是对当下一些欺上瞒下,见风使舵的小市民形象的尖锐讽刺和无情戏谑,从而更突出小镇的纯洁质朴,达到追求和歌颂真善美的效果。

作者对成功学的渲染似乎毫无兴味,而是专注于塑造类似刘十三这种身边的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作品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青年人置身于社会大洪流中迷茫无助状态。许多怀着远大抱负的青年大学生前往大城市追寻梦想,却因羽翼未丰或伯乐难求等原因而四处碰壁,对家则是报喜不报忧,大有“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悲怆。刘十三的笔记本和实际结果代表的是梦想和现实的差别,他们在偌大的资本市场的阴影下是渺小的、无助的,这也是作者试图传达给社会的。北上广深的角落里,多少刘十三迷茫其中?这也使得作品的思想主题上升到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度。这样的思想,早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已初现端倪。

 写在最后:

笔者浏览了一下百度、微博、和知乎网友读者们对张嘉佳的新作《云边有个小卖部》总体持较好的评价,许多读者在评论中都提到自己被该书感动得泪流涕淌。也有少数读者朋友表示并不买张嘉佳的眼泪账。

不过张嘉佳可不会在意,毕竟他在小说中也说了很多次了:“这世上的大部分抒情,都会被认为是无病呻吟,能理解你得了什么病,基本就是知己。”

 (图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