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笔‖宁当“准”坏人,不做“烂”好人
年龄不可逆生,否则那是妖精;状态却可以调整,除非不想年轻。
好人和坏人,总有分别。就算无绝对,也会有界限。但是,倘若在“准”坏人和“烂”好人之间取舍,又将如何选择呢?
最近,闲看了一部反映百姓家居装修的都市剧——《新居之约》,屡屡被主人公杨光几乎无底限“硬担死扛”的“烂”好人形象所雷击,雷到无语,击到没脾气。
第一弹:先是为深陷网络主播打赏骗局而卷款跑路的装修工人福根扛雷。妥妥的十万块啊,说扛就扛!
第二弹:再为死去师傅的女儿宋晓雨(婚约并不被承认)贪慕虚荣的行为埋单。上万元的奢品包包,咬牙也买!
第三弹:又为老员工“四哥”偷接私活以及坑害工程的劣迹遮掩。不惜名利受损,尽显仗义!
重磅炸弹:一直为因救治师傅而欠下巨款的师母和师妹义务还债,且数目不菲。尽管师母天性势利,尽管师妹嫌贫爱富!
……
图源网络必须指明,杨光是一家小装修公司的小老板(包工头),承揽的工程质量好、信誉高,为人做事还讲良心。可就是不挣钱或挣钱少,不是搭工就是搭料。尤其担扛了以上这么多人情债和这么大经济负担,其境况可想而知。
当然,我绝对赞佩杨光义薄云天、舍己为人的品格,虽然是电视剧中塑造的完美人物,但我仍然坚信现实之中也并非没有“杨光”存在。正因为是文艺作品,所以最后他能赢得美女设计师的青睐并收获真爱。可要是,回到眼下当前呢?你还十分笃定皆是这样浪漫的结局吗?
我很欣赏乘坐飞机时,例行播放的乘客安全须知中关于“佩戴氧气面罩”的一句话——在帮助别人之前,请首先确认自己做好——各航司表述略有不同,大意如此。中国人讲究忠诚信义,我也尊崇传统美德。可是,有些情形和时机之下,无原则、无边界、无节制地担责和扛活,就会偏离理性轨道,滑向道德绑架的边缘。古训历历,警言昭昭,诸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譬如,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又如,人贵有自知之明,凡事三思且量力而行;等等。再看身边,事例不胜枚举,大家心知肚明。
综上,如果说能力所及而见死不救是大恶的话,那么力犹未逮而袖手旁观顶多算是小坏。由此,在“准”坏人和“烂”好人之间,许多人“识时务”、“顾私心”、“图自保”,很现实地倒向了前者。而这些人(你我他),往往被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你我他)定义为缺德、失信、无良、不义。不过,当位置对调,角色互换,又该如何论处呢?
过去,我还曾乐意充当不得罪人、装和事佬的那类“烂”好人;如今,算是彻底想清楚了,不破不立,不塞不流,这类“准”坏人,要得,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