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人文社科简友- 三国 -文选

不拘一格用人才!魏武帝曹操的用人之道!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74人  冠宇

        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郭嘉临走的时候跟袁绍的谋士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很重要,郭嘉是这么说的,他说:

  “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尤其是一个准备做谋士的人,要能够善于为自己选择一个好老板。你要是老板选错了,那你这一肚子的学问、知识、谋略,那你就没有用武之地;如果你老板选对了,那你就可以功成名就。

        第二层意思,袁绍不是一个好老板,为什么呢?袁公徒效周公之下士,那么周公是如何下士的呢,“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说他正在洗头,突然有人通报说有一个人才来了,马上停止洗头,把头发抓住去接见。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人通报说人才求见,马上把嘴巴里的饭吐出来,然后出去接见。洗一次头他三握发,吃一餐饭他三吐哺,他非常尊重人才,求贤若渴。

        郭嘉说,这个样子袁绍是学会了,但是没有学到周公的精髓,所以袁绍的礼贤下士是靠不住的,何况袁绍本人还有一些什么毛病,所以袁绍不是好老板。还有第三层意思,郭嘉没有明说,我们可以猜出来,那就是曹操是个好老板。

1.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曹操重视贤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所以在他的周围,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曹操选人用人不搞长官意志,而是注意走“群众路线”。如在充州时,他曾发动部下唯才是举,一下子就网罗到荀或、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等诸多谋士。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

        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

        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

2.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曹操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这是第一个特点。

        曹操在前期还是想把汉王朝维护下去,他后期的个人野心膨胀,变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他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招纳人才,实际上它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是这样一来,他有一个优势,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

        优势是: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汉王朝、现任皇帝的名义,以及这个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禄来招揽人才,比刘备比孙权要方便一些。

        劣势是:他弄不清楚他招来的是为谁服务的,是效忠皇帝的,还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这就难免会有猜疑。

        曹操阵营复杂,他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

        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3.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曹操选人用不计前嫌旧恨,善于“团结大多数”。哪怕是与自己结过怨仇的人,与自己刀光剑影做过对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投奔于他,此公都真诚表示欢迎,照样用之不疑。想当初,贾诩与张绣曾对曹操将计就计,令其“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待后来这二人“弃暗投明”时,曹孟德不仅劝他俩“小有过失,勿记于心”,而且“封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吾金使”。

        那张辽被俘之后,曹操也并非来个“格杀勿论”,而是“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座”,并“拜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对于曹操这一“优待俘虏”之举,连毛泽东老人家生前都曾批注肯定道:“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

4.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很严,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他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他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

        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所有失败都先行自我检讨;再有,他的奖励绝不走过场,一定让部下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曹操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正是这种实在的作风使得大家觉得跟着曹操确实是跟对了。

5.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

        检讨。我们还要学他一点,就是检讨也用不着总是哭丧着脸,现在一些当领导的犯了错误不愿意检讨,就是因为一检讨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

        检讨也有各种感情,也可以笑着检讨,笑着检讨也不丢面子,接受检讨的人也还是觉得我们是有诚意的。

最后

        即使是大大贬低曹操的三国演义,亦没有贬低曹操的识人之能。

        从士兵中提拔乐进、于禁,从投降将领中提拔张辽、徐晃、张郃、庞统, 这些都是后期魏国的栋梁。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曹操,才是三国里面最懂得用人,最大度的领导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