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在创造人类教育史的奇迹之(六)——令人费解的家长
文/丘墨豸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把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出门就开车,上楼有电梯,干活有机器人,操作连遥控器都不用了,由此致使人变得越来越惰性。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做事拖拉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不能期待孩子自己能多么自律地主动学习,作为家长必须给孩子加以督导。这就像农民工养的小牛,开始不会干活,必须前面牵着,后面赶着,慢慢地教会它才行。其实人也一样,就像一棵小树,必须加以养护,该浇水时浇水,该修理时修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否则长倒是也能长大,但长成什么样子可就不一定了。
写到这,我怎么感觉这个说法太过时了呢,因为我小时候父母和老师就多次讲过这个道理。如今过去了几十后,我们当中很多人反而不懂这个道理了呢?
从古至今,最差劲的当属现在的一些家长,把娇惯孩子做到了极致。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宠着惯着,不做一点家务,吃不得一点苦,表面上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坑孩子,这样的孩子悠游于父母的羽翼之下,没有追求,没有理想,啥也不会做,就知道吃喝玩乐。长大后,怎么能有面对社会的能力,年轻轻就开始摆烂成了时尚,啃老变得理所当然,注定一生的平庸。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们不指望孩子多么有出息,能做个普通人就好。关键是他能做到什么样的普通,是不是到时候成了巨婴,靠父母维持生活?假如没有老可啃该怎么办?
今天在微信看到一个儿童专家发布的短视频,我觉得这个专家的说法有些偏激,实在不能苟同。他把家庭教育说得及其简单,就是一个爱字得了。教育要赋予爱我不反对,但我要问一问,什么是爱?怎么爱,爱的方法方式如何?爱不能盲目,爱是包容,但不是纵容,更不是包揽,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要知道过多的满足孩子,会扼杀孩子的幸福感,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一旦有一天他得不到满足了,就会怨父母恨父母,到了那时候你就不再是孩子的亲人,而是他的仇人了。
在我书法班里,就遇到这样一个父亲,每次送孩子来,都是帮着女儿背着书包,拎着水壶。下课了女儿起身就走,父亲给收拾书包,女儿也不等他。他着急怕女儿走远,就在后面手忙脚乱地喊女儿等一下,女儿也不理睬,甚至会说:“你行不行啊,倒是快点啊!”每句话后面都带一个叹词。上课期间,不是倒杯水送到女儿面前,就是问女儿热不热累不累。结果总是遭到女儿的训斥,“你烦不烦啊?”你讨厌不讨厌啊!”给我这个老师看得都有些无奈。我不知道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后,会不会知道感恩他的老爹。
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过一个传说故事,至今记忆犹新,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过于娇惯,致使孩子养成一身的坏毛病,长大之后更加变本加厉,横行乡里,做尽坏事,为所欲为。后来因为犯下命案被判处死刑,在推上断头台时,他提出要再见母亲一面。见面后他说要再吃一回母亲的奶,结果一口咬掉了母亲的奶头,恶狠地说要不是当初母亲太娇惯他,他如何能走到这一步,所以他最狠的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