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文学文学世界散文

当爱情的理想照进婚姻的现实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84人  蜗牛山

      今日读到一则新闻,澳大利亚神灵群岛一对夫妇在海边捡到了一个漂流瓶,里面字条的内容击中了人们内心浪漫的那一块:这漂流瓶是印度洋上一个海员想念家中未婚妻这下的自白心愿,他很想远方的未婚妻,希望回去就娶她,和她和和美美,长长久久。这对夫妇看了这么浪漫的爱情告白,感动得流泪,把这件事发在社交网络上,获得1500万人的关注,大家表示要寻找这告诉那个幸福的女孩,把这浪漫感人的心愿告诉她。然而,故事在这发生了急剧的转折,据说男女双方友人联系了这对澳大利亚夫妇并透露,两人并未修成正果,女孩已与另一个男子结婚。

      漂流瓶、印度洋、千里之外、澳大利亚、未婚妻、回去就娶她,满满的浪漫字眼,不出意外,成功地引起了大家共鸣,掀起狂热地关注和转发。然而,最后反转的结局却让大家空留遗憾。个中隐情,我们外人无法了解,只是从结果上看,有情人未成眷属,理想败给了现实。

      理想中的爱情很简单,也不需要多少经得起推敲的严密逻辑:我是这么深地爱你,在一起那么浪漫,让我们白头偕老吧,有情饮水饱。然而,现实是崎岖坎坷的,影响因素是复杂而不可预见的:对方也爱你吗?在一起的物质条件怎样?两人性格合拍吗?有没有谁为对方牺牲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以后能不能抵得住外部诱惑?双方家庭对彼此认可吗?……只有双方互相吸引,且妥协够了,才达成现实的婚姻关系。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简单被复杂打败,理想的丰满被现实的骨感深深刺痛。

      爱情是两个人机缘巧合相遇后给双方带来的彼此吸引和美好的心理体验。在恋爱当中,都看到了自己对对方的吸引,这种镜子效应使恋爱中的两个人总是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就如同求偶中开屏的孔雀。这种自身光鲜一面的展示,同时也发掘和提升了内在自我中平时被忽视掉的自信和自尊,让人觉得整个人焕然一新,有种荣光焕发的感觉,这就是爱情的魅力。

      而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都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婚姻不仅包含爱情,还参杂了其他很多复杂的因素。因此,两人要步入婚姻阶段,双方需要权衡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年龄、相貌、收入、家庭条件……多少婚姻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啊:“年龄大了,凑合嫁了吧。”“他家是拆迁户,家里几套房几个铺面。”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可以简单地把爱情对应为人内部主观意识,那婚姻大概可以对应为内部主观意识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现实妥协。

      即使两个人克服万难、死去活来的步入婚姻殿堂,也未必就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的圆满结局。作家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深刻总结道:每个男人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绝妙的一番话,既辩证而又朴实简单的关系比喻,活灵活现地描述出了对于爱过、没白头的理想恋人,和对于经历长久柴米油盐后激情被消磨得差不多的现实枕边人,这两者之间强烈的印象反差。其实不光是男人,女人也更是如此,初见的爱恋很美好,但不得不面对往后岁月的平淡。所谓的五年之痒,七年之痒,那都不是空穴来风,老夫老妻牵牵手,真的是如同左右牵右手。感情的倦怠,不知毁掉了世间多少婚姻。钱钟书的《围城》讲诉的故事就是如此,主人公方鸿渐和孙柔嘉相遇相恋,进入婚姻殿堂。但后面两人却因为性格和其他现实琐事的原因,俩俩相厌相弃,以离婚收场。这真是不禁让人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爱不易,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