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逸凡的梦旅行·在路上摄影

来过,就不曾离开

2017-05-25  本文已影响258人  孟逸凡

       生在江北的我,对南方的水乡一直有着深深的向往,一直想去看看,体验一些心情。终于有了一个连休的机会,群里的秀水户外发了个去乌镇的帖子,于是就有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乌镇。

车子在高速路上飞驰,我望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江南美景。心却早已飞到了那里,就好像去赴一场千年等待的约会,去见见心心念念的白马王子。

终于,旅游大巴停在桐乡乌镇的广场上。

来过,就不曾离开

我下车,立在如梦如幻乌镇的土地上,望着面前的一切,碧水蜿蜒,小桥流影,粉墙黛瓦,枕河而居的人家,一时间,我热泪盈眶,乌镇,这就是乌镇,我魂牵梦绕的乌镇。我来了,终于来了。

来过,就不曾离开

导游简短的给我们介绍了游览乌镇的注意事项,就让我们自由活动。很感激这位导游,他是懂乌镇的,这里的情景,这里的境界,怎么可以让我们大呼小叫的跟着他,让他用高音喇叭对着老街老巷大声聒嘈呢。

来过,就不曾离开

我一个人撑了伞,慢慢融进了人群,走进了街巷。

乌镇和大多数国内景点一样,游人如织,到处可见扛着各色旗子的导游和山南海北的慕名而来的游客,操着各色语言,充斥着狭小的街巷。

而乌镇又和别处不同的是,她是静谧的,她没有因此而流露于喧嚣浮华,却处处透露一种宁静的美,水也是清凌凌的,流动着一种温柔的平和之美,像是一位沉思中的少女。不像别的一些景点,刻意的景观,吵闹的人群,磨刀霍霍的商家。让人想起心里就排斥。

而乌镇是包容万象的。

坐上老艄公的手摇乌木船,穿过一座桥又一座桥,摇过一条巷又一条巷,一直觉得水是乌镇的灵魂,这千百年来一直流淌着的遄溪之水,滋润了这一片丰饶的土地,使其历尽沧桑而厚重光华。

来过,就不曾离开

如果水是乌镇的灵魂,那么这青石板路,深宅老院,悠长悠长的巷子,就是乌镇的底韵,乌镇的底韵是丰饶的,就像一个人,总是要到中年以后才会拥有岁月赋予的平和与不惊不乍。

我随着人流缓缓的走着,一次次驻足在蓝印花布坊,立志书院,翰林客栈面前,这些乌镇千百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就是乌镇的灵魂。

来过,就不曾离开

在乌镇邮局里,我静静挑好了一副背景是乌镇全景的黑白明信片,看着邮局工作人员重重刻上乌镇的邮戳,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前世一般。一个小姑娘在填一张寄给远方同学的明信片,我忽然也想寄一张给我的未来,写上那句经典的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所有的岁月都会被温柔以待。

来过,就不曾离开

立在水边默默沉思的少女,想到的是什么呢,是远远的乡愁吧,像我一样。一直觉得我的前世就应该在这里,会是什么呢?在前世,是一棵树吗?可能就是深宅大院里的一棵香樟树吧,静静地守着光阴,守着、守着就从前世守到了今天。看惯了前世的妩媚与妖娆,所以现在才如此的荒凉,时间一分一秒从心里穿过,到处都是痕迹,爱过的痕迹,痛过的痕迹,生死寂寞的痕迹,生生世世刻在这里。

来过,就不曾离开

西栅尽头的出口处紧挨着的是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乌镇灵气的底蕴滋润了文学大师的灵感,才会有大师这么多不朽的文学巨著,这些巨著又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在大师古木参天的院子里,我嗅着花香鸟鸣,对着文学巨匠深深弯腰,表达我的敬意,出来的时候看到年轻的导游静静立在墙边,相视一笑,为着这份默契,后来他们公司回访客户的时候,我给了一百个赞。

来过,就不曾离开

街边的一家小店里,整整一面墙都沾满了便利贴,形形色色的游客。形形色色的祝福,有人写到:也想,在此留下。我也写下一句话:乌镇,谢谢你。

来过,就不曾离开

一切尽在不言中。

终是要离开了。

东栅外,巨幅广告牌上,刘若英告诉世界:来过,就不曾离开。

我转身,回眸,轻轻告诉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