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笔记及思考

第36周问答:串通勾结和商业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2017-10-29  本文已影响8人  爷有蔓草

内容梳理


一、效率提升使企业规模变大

1、回顾关于供应行为的讨论:《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

路边摊合并的故事,两个路边摊合并,企业的数目减少了,但合并后,它们不是简单重复原先的工作,而 是会展开进一步的分工和合作。合并后的路边摊,效益会提高,竞争力会加强,结果是它会和更大范围内的竞争者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如果不这样去理解企业做大,那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任何一家超过两个人的企业,都应该被分拆、分拆、再分 拆。

2、只要我们鼓励竞争,凡有竞争的地方就有赢家和输家

能够看得见的竞争者数目,有时会增加,有时会减少。行业竞争的程度,不能靠数竞争者的数目来决定。

3、本周案例:都是一些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做大的企业


二、网络效应促使企业做大

1、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

2、当社会只能容纳一个大企业的时候,如何引入竞争

有一个办法,就是提前竞争。
在自然垄断的行业,以提前招标方式来竞争。

3、治理城市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的本质:不是一个城市的车太多了,也不是一个城市的路太少了,而是一个城市的道路,在某些时间、某些路段车太多了。


三、市场中人能够推广长远有利的方案

周一的问题:

在经济学家基于“路径依赖”特点所构造的模型里,毎一位进入市场的顾客都由于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选择了暂时比较有效的方案,结果从长期而言,对大多数人更有效的方案被放弃了。这个模型跟现实相符合吗?

1、只要人能够有远见,能够获取未来的收益,他们就会有积极性,去推广一些暂时看起来不那么受欢迎的方案。

2、市场有能力做到的,就不要凡事都去求助政府,不要动不动就请政府来“助推”。

3、讨论市场失败是有意义的,但市场失败并不意味着政府成功

**真正有意义的比较,是市场的失败和政府的失败。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


四、产业标准由企业制定更符合成本收益比

周二问题:

你认为产业的标准应该由大企业牵头制定,还是应该由 政府牵头制定?

1、产业标准应该由大企业牵头,但同时也不能缺少政府的约束。


五、自然垄断行业也可以做市场化改革

周三问题:

许多城市里面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公共设施,比方说电力系统、供水系统、铁路系统,这些系统有没有办法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


六、串通勾结和商业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周四问题:

在很多国家里面,勾结定价是违法的,但是如果勾结定价是能够赚钱、能够赚到足够利润的话,那么要避开法律的监管而达成勾结,究竟有多难?

1、人与人之间要达成勾结,非常容易

2、既然达成勾结这么容易,如果只要达成勾结就能挣钱,那么满世界都应该是商业成功的例子

不会再见到有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现实的情况不是这样。
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哪怕人们经常勾结、串通,成功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串通勾结和商业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达成勾结很容易,但被曝光的勾结案件很少,这恰恰说明,相关的制约法律用处不大。

企业经理偷偷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在股市上为自己牟利,做这种事情容不容易被发现,而被发现的案子又有多少,这说明什么?


周五辩论

大企业是否有利于创新?

正方认为:

大企业不利于创新,因为企业一大,规章制度就会多,船小好掉头,船大难掉头,各种新生的创意,一定会被层层豐豐的体制和规则所磨灭。

反方认为:

大企业有利于创新,这不仅是因为大企业本身就集聚了很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许多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本,而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从事这方面的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