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活在他人的目光里,方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01
从小学到进入职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一个谨小慎微,安静待在角落里毫不起眼的人。
我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害怕过分表现自己引起别人异样的眼神,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奇葩,所以像一颗含羞草一样将自己包裹起来,动不动就隐藏真实的自己。
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目光,高中时我不敢逃课上网吧,不敢约同学周末去玩,老老实实读书,做好大人给我设定的乖孩子的角色;
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目光,大学期间我从来没有在班上社团里尽情表现自己。虽然很渴望交新朋友,却没有勇气走出宿舍,害怕被室友排外,害怕被别人嚼舌根;
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目光,在工作场合我几乎不敢随便开玩笑,聊八卦,大声发表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因为我怕同事笑话我说话无聊,想法幼稚,或者认为我的某种行为情商低,很奇葩。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文案相关的工作,前几年我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一到公司和同事简单打个招呼,就打开电脑开始埋头工作。
除了中午吃午饭,一天基本上都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和同事一天没说几句话。
忙累了疲乏时也想找同事聊点轻松的话题,但看了一眼安静的办公室忙于工作的其他同事,憋了很久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下去,只好继续沉默不语。
02
做文案工作前几年,每天都是对着电脑,双眼无神,不忙的时候百无聊赖,一天和同事说不了几句话,下班就匆匆要走人。
回到宿舍格外渴望和某个人畅聊一番,找不到合适的聊友时,孤单寂寥乏味感就一股脑涌上心头,让人悲从中来。
为什么一到公共工作场所,我就不敢任意表达?做真实的自己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害羞内敛的性格导致的。
我总以为自己失分寸不够讨巧的话,会引起别人的嗤之以鼻,在安静的工作场合开玩笑,会引起同事和领导的反感。其实这一切只是我敏感内心的想象而已。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读书时的一个小插曲。
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因为作文写得不错,经常上讲台当着同学们的面念作文。
有一次我因为上台前太紧张,差点摔一跤,猛回头看到老师和同学都在笑,我的心咯噔咯噔地狂跳。
等我念完后,有个坐在我身后的男同学对他同桌说,她读文章的声音真做作,好恶心。
那一刻我如芒刺背,脸上火辣辣的,暗自发誓以后上台念作文再也不要投入感情了。从那之后我念书总是像机器人一样干巴巴的。
现在想起来,怪不得我那么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原来是小时候留下的阴影呢。
这种状况一直到我加入现在的公司才有所改变。
一开始我刚进公司,也不大爱讲话,像只安静的小猫蜷缩在自己的工位,除了必要的问清楚工作需求,向同事请教工作问题,我不参与任何其他的八卦话题。
直到和同事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渐渐被她们的真诚和热情感染了。
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她们都觉得很好笑,即使说错话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并且真诚地夸我衣服好看,夸我文案写得好,让我在这个小群体里找到了自信、认同感和价值感。
不到三个月,我就从最开始的安静小猫态变成了搞笑担当的活宝。
随之而来的,我整个人为人处世的状态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和标准中,不在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而是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能够任性做自己真的太爽了。
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作对我来说不再是无聊、无价值感和压力的代名词,它成为了一件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事情。
和同事相处也不再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能真实做自己。
连和我住在一起的女孩儿都说,我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从那个害羞腼腆的小姑娘变成一个开朗能说的大姑娘了。
03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在意他人目光,勇敢做自己呢?
下面我把我自己的亲身体悟总结成三点,和亲爱的你分享分享,希望你也能从中受益:
第一、关注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很多过分在乎别人看法的人都是老好人,往往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自己放在第二位,总想着讨好别人,让别人更喜欢自己。
一旦别人表现出不好的情绪,就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心情很容易因为别人而起起落落。
想要不被别人的情绪绑架,你必须把自己心理需求放在第一位,你的心情状态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先安稳自己的内心再说。
别人悲伤愤怒低落与否都不需要你来负责,你管不了别人的喜怒哀乐,你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保持平和喜乐的心态,不以别人的悲欢而转移,这样心灵才够自由。
想要让心灵自由,同时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只要不犯法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你怎么开心怎么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第二、跨越内心的自卑,通过自律让自己更自信
一个足够自信的人,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因为他相信他在别人眼里是闪光迷人的,不刻意讨好别人也能收获大家的好感。
自信给了他很多动力和勇气,也给了他超强行动力,所以自信的人能在很多场合游刃有余。
但对于自卑的人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总是会在别人否定他们之前就开始自我否定,否定多了就会失去行动的勇气。
别人一个怀疑或嘲弄的眼神,或是冷言冷语足以杀死自卑者心底微不足道的勇气和力量。
很多人自卑都是童年遗留下的心理问题,如果不积极寻求改变超越它,它会伴随一个人漫长的岁月甚至是一生。
但自卑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人止步不前,也能让人奋发图强。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说:“成功离不开自卑,他们必须在自卑的动力驱使下,走出自卑的阴影,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寻找生命的补偿。”
所以自卑是可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的,想要超越就必须要扬长避短。
马薇薇说:“自卑不是来自你的缺点,而是你没有足以对抗的优点。”
不要只盯着你无能为力的先天缺陷,或很那改变的缺点上,要把你所有的精力和专注力放在发扬你的优点上,做你最擅长的事情并拼尽全力做到最好。
当你取得一些傲人的成绩时,你会发现内心的自信越来越多,对生活工作的掌控力越来越强,那些曾经视为眼中钉的缺点也不再那么头疼。
第三、不惧他人目光,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标榜自己特立独行,但真正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不多。
说到特立独行的行业翘楚,王小波算一个,乔布斯算一个,姜思达算一个。
他们之所以能任性做到特立独行,自信到藐视喷子,除了有洒脱不羁的性格,追求自由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与之匹配的自律、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相对应的本事。
乔布斯曾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做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于乔布斯而言,特立独行源于自律带给他强大的自信,他成功掌控了时间,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成为独一无二的梦想实践家。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已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于王小波而言,做到特立独行源于让他闪闪发光的才能,这光芒让他足以面对一切黑暗恐惧。
姜思达说:“未经思考过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么深思熟虑后的人生,狠狠过。”
于姜思达而言,能让他公开自己出柜,在奇葩说的舞台尽情展现名媛魅力,在于他通透的人生观。
他早已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所以他喜欢的想做的事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不计后果。
从这些闪光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特立独行背后的无畏付出,执着追求和严于律己。
真正要做到不惧他人目光,活得潇潇洒洒,绝不是有阿Q精神就够了,绝不是没心没肺就足矣。
它需要你明白于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把自己作为主角去拼命努力。
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超越童年的自卑感,跨越重重障碍,最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一个厉害的狠角色。
当你的能力足以与你的野心匹配时,就算你是人群中犹如异类般的存在,也能不惧任何异样的目光,成为最闪耀最迷人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