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37、崔杼弑君
1、孟姜女哭长城
上回我们说道,这个臧孙纥激怒齐庄公,导致自己的赐封的土地没了。也难怪齐庄公生气,他好不容易,因为晋国内乱,自己占了点便宜,结果被人骂成老鼠。
当时,齐庄公还没有回到临淄。他在回都城的期间,突然,他调兵攻打莒国。
为什么打莒国呢?不知道,《史记》、《左传》都不见记载,可能就是一时兴起。结果大兵云集莒国城下,攻打莒国。莒国人奋力坚守,不知道从哪里,莒国人射来一支暗箭,正中齐庄公的大腿。齐庄公大叫一声,晕厥过去。既然君主都昏死过去,齐军退兵,约定来日再战。
这天晚上,齐军要定好第二天的战争方略,齐国这边,定下奇袭的战略。夜晚,派一支偏师,长途奔袭莒国都城,先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齐国派出大将杞殖和华还,偷袭莒国。两人用战车运载着兵士,夜里深入莒国境内。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进入莒国的蒲侯氏,在这个地方,他们突然发现,前方有一支莒国的军队。两人满腹狐疑,因为偷袭这种事情,越机密越好,难道已经泄密了?
两人发现,这支军队的统领,就是莒国的君主。
莒国君主拿着礼物对他们说:齐莒两国,共处于东方,百年和好,为什么现在要攻打我国呢?不如结盟好了。
两人说:如果我们贪图财货,背弃君主的命令,这是不被允许的。昨天我们接受命令,结果第二天就背弃诺言,未来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侍奉君主。
于是两人和莒国展开一场大战,莒国君主亲自擂鼓,追击齐军。杀了杞殖。两国结盟。
这个杞殖又叫杞梁。
齐庄公回国,路上碰到了杞殖的妻子,齐庄公就感觉很不好意思,派人向他吊唁。
他的妻子说:杞殖有罪,怎么敢劳烦君王的命令呢?如果能够免罪的话,还有先人的破房子在城内,我不敢在郊外接受吊唁。
他的妻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吊唁不能在郊外,谁吊唁会在郊外的啊。齐庄公感情是真挚,行为是不符合礼法的。
这个杞梁的妻子,据说就是后来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里,孟姜女的丈夫叫做范喜良。跟这个故事的杞梁,发音类似。
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
在《礼记》这一段描写,是最早出现,哭,这个动作的文献。
到了西汉,刘向在《说苑》里,添油加醋记载
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
这里,就出现城墙倒坍的情节了。
最后到了唐朝,正式出现,哭长城的桥段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于是,秦始皇就成了背锅侠了。
最后形成了,孟姜女为夫范喜良哭倒万里长城。
2、晋国致师
齐庄公回到国内,在宫廷之上,他过的不安稳啊。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你趁着晋国内乱,占了晋国便宜。晋国要是缓过气来,你何以自处啊。
齐庄公就想,这怎么办呢?
要不,要不就去找楚国好了。于是齐庄公派遣使者,几次往来,齐庄公表明心迹,希望和楚国和好。
楚国派薳启疆来齐国访问。
齐庄公很高兴,举行阅兵,祭祀土地神,给远来的客人看。
齐国的陈文子说:齐国要完了,到这个时候了,国君还在炫耀武力。
说回到晋国这里,齐国攻打晋国,晋国一时间还没有能力腾出手来对付齐国。等到国内内乱也平定了,一想,当年齐国趁着我国内乱,趁火打劫,这笔账总该算算吧。
于是晋平公召集诸侯,鲁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会盟。准备攻打齐国。
消息传到齐庄公这里,齐庄公就害怕了,怎么办呢?齐庄公急忙派人到楚国,跟楚康王说明一切,希望楚国出兵。
突然,发生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齐庄公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什么事情呢?
当时,百年一遇的洪水出现了,这样一来,军队过不去。即使你过去了,你也是成了解放军,抗灾救援了。
一直到了冬季,雨带北移,洪水退去。楚国这回才北上攻打郑国,来救援齐国。反正晋楚两国打仗,郑国是被打的第一位。
诸侯联军一看,郑国被打了,于是急急忙忙南下,救援郑国。
晋国派出张骼和辅跞,去楚国那里致师。什么叫致师呢?就是挫挫对方的锐气。展现我军的武勇,让对方害怕。
晋国于是派出这二位。这二位首先向郑国提出,要车夫。
因为晋国人毕竟人生地不熟,没有司机导航,谁知道在哪啊。
郑国人很重视大国的请求,于是还专门占卜,选出一位,叫宛射犬。
郑国人还专门告诫宛射犬,说:不要跟大国的人,抗辩。有事情忍一忍。
宛射犬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御戎的地位是一样的。这是通行的规则,晋国也不例外。
”不是这样的,小山上没有松柏“,就是把郑国比作小山,晋国比作松柏。
宛射犬听到此言,心里很不痛快,凭什么我们要让着他。于是来到晋国军营。
到了军营,张骼和辅跞二人正在吃饭。这两人凭借大国之威,就看不起宛射犬。
二人也不让他进入帐篷。
宛射犬就在帐篷外等着。等到两人吃完饭了。
宛射犬才能吃饭,吃的还是剩饭剩菜。
宛射犬就怒了,要什么没有我,你们连道都不知道,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还敢对我这么横。
但是宛射犬忍下来了。
吃完饭后,按照任务,要到楚营去致师了。张骼和辅跞让宛射犬先去,自己坐在安车里,悠闲自得地跟着。
到了楚国营地了,二人才慢悠悠地登上宛射犬的车。
登上车,也不急,拿出背后的布袋。掏出来一把琴,两人竟然一唱一和,是好不痛快。
前面的宛射犬,心里这个气啊。什么人性,打仗成了度假。打赢了,功劳是他们的。打败了,责任是我们的。
车子越来越靠近楚国军营的时候,宛射犬突然加速,自己进入军营。
两人急忙说:”公孙公孙,怎么不通知我们,就加速了?“,两人一边把琴装好,把头盔戴好。
进入楚营了,两人跳下车,两人力大无穷,把身边的楚军当成沙包,扔到另一个楚军。正在激战之时,宛射犬突然加速,跑了。
宛射犬把两人丢下,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正在得意一看,转过头来,突然发现,两人早已坐在车上。
两人正在拿着箭射向楚军。
三人一路冲出重围以后,后面两人又拿出琴,弹起来。
一边弹,一边唱:公孙啊,公孙啊。我们身处一辆车,都是兄弟,怎么出入都不通知一下。
宛射犬很难为情地说:第一次,急着想冲入楚营。第二次,害怕啊。
两人说:哈哈,公孙的性子可真急啊。
3、齐国攻鲁
这次致师,还没打呢。楚国已经死伤惨重,楚康王一看,看来,还没有能力对抗晋国。
此时,南方的吴国召集舒鸠人,背叛楚国。楚国两面受敌,楚康王一看,得了,撤军。
于是楚军就撤军了。
楚军撤军了,那齐庄公怎么办呢?
齐庄公在这几个月也没有闲着,他派人为周王筑城。筑城竣工后,鲁国派人去周王室聘问,顺便祝贺筑城竣工。暗地里就暗示希望和齐国和解。
转过年来,齐国派出崔杼,攻打鲁国北部边界。鲁襄公一看,齐国出兵了,害怕。赶紧派人向晋国报告。
鲁国大夫孟公绰跟鲁襄公说:不要慌,我觉得崔杼这次出兵,不是针对鲁国而来,只是空来一趟而已。
过来,崔杼出兵以后,也没有抢掠,也没有发生大的战役,就撤军了。
那崔杼干嘛出兵呢?
4、崔杼弑其君
崔杼有个妻子,叫棠姜。
她原来不是崔杼的妻子,是齐国一个叫棠公的妻子。后来棠公死了,崔杼要来吊唁。就遇到了棠姜。这个女人漂亮,崔杼就喜欢上她了。
棠姜的弟弟叫东郭偃,刚好是崔杼的家臣。崔杼一看,就招来东郭偃,希望娶他的姐姐。
东郭偃说:不行,因为同姓不婚。你是丁公(齐国第二任国君)的后来,我是桓公(齐桓公)的后代。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氏,但是是一个姓,不能结婚。
崔杼一看,是这个道理,不过,棠姜长得让他魂牵梦萦。他必须得到她。
怎么办呢?
他就找了为棠姜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困卦变成大过卦。
这个卦象,吉利、
崔杼把卦拿到陈文子那里,给他看,陈文子琢磨了半天,得出来一个结论,凶兆。克夫,不能娶。
崔杼哪里管的那个事情,克夫,那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克的也不是我。
一晃而过,齐灵公被杀,齐庄公即位。齐庄公就看上棠姜了,是不是就往崔杼家跑,跟棠姜私通。
按道理,偷情这种事情,重在一个偷字,你不能明目张胆。齐庄公,到崔杼家,偷香弄玉以后,还把崔杼的帽子拿到宫廷,随意就赏赐给大臣。
崔杼一来二去肯定就知道,二人行不轨之事。崔杼这个气啊,把我帽子拿走,给了我一顶绿帽子,这倒是补上了。
崔杼想要弑君,但是没有机会下手。因为齐庄公的侍卫毕竟武功了得。
但是崔杼知道,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机会在此时就等到了。
齐庄公有个侍卫,叫贾举。有一天,也不知道他犯了什么错,齐庄公拿起鞭子就抽贾举。
打完以后,跟往常一样,还是很宠幸。
这个消息,就被崔杼了解到了。崔杼就跟贾举连络,希望除去齐庄公。两人一拍即合。
公元前548年,莒国君主因为感谢当年跟齐国会盟,来齐国朝见。
庄公设宴招待他,崔杼推辞,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请假。
齐庄公一听,请假好啊。你请假了,我刚好趁机慰问一下你,顺便慰问慰问你夫人。
于是第二天,齐庄公就来到崔杼府邸,一看崔杼不在。
齐庄公暗喜,赶紧走向棠姜的屋子。齐庄公拍着柱子,唱歌。
因为,齐庄公幽会情人,不可能把侍卫带着。所以就把侍卫安排在门外。
贾举看到这个机会,马上脱身进入后院。
当贾举关上大门的时候,甲士一拥而上,包围庄公。
庄公大呼求饶。众人不听。
庄公说:我愿意和崔杼结盟。
没人理他。
庄公说:我是国君啊,我请求在祖庙自杀。
没人理他。
众人说道:崔杼病重,不能听命。我们来这里,是奉了崔杼的命令,搜查奸夫。我们只知道崔杼这条命令。其他的一概不知。
庄公急忙跳墙,甲士搭弓拉箭,射向庄公,就把庄公杀了。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
大夫祝佗父,在祭祀途中,祭祀穿着的衣服都没有脱,就跑到崔杼那里,痛骂崔杼。崔杼把他杀了。
齐国一堆大臣,为君死难。
此时,一个人出现。这人叫晏婴。
晏婴这个人,反正孔子很讨厌他,为什么呢?以后再说。
晏婴此刻跑到崔杼府邸前面,就站在,也不说话。
他的随从说:你要殉死吗?
晏婴说:不,国君是齐国人的国君,又不只是我的国君,我不死。
随从说:哦,那么你的意思,你要弃国离开了。
晏婴说:如果是我杀的,我逃亡。
随从说:那你要干嘛,你要回去吗?
晏婴说:国君死了,我还能去哪?国君如果死社稷,我应该追寻他而去。可是国君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死,不值得我陪葬。再说了,我现在还能去哪呢?
崔杼门此时打开,晏婴进去。看到齐庄公的尸体,放身大哭。向上跳了三次,走了。
有人对崔杼说:趁机杀了他。
崔杼说:不行,他是深孚众望的人,杀了他,恐怕失去民心啊。
齐庄公已死,于是立齐景公为君。崔杼自己为相,任用庆封(庆克之子)为左相。
在姜太公庙前,跟大臣结盟。誓词都已经写好了,指鹿为马嘛。
”如果不亲附崔氏、庆氏.......“
大臣噤若寒蝉。
只有一人,仰天长叹说:如果我不亲附忠君,利国者,天帝为证。
众人返过头一看,晏婴。
大家一看,晏婴这不是顶在枪口上吗?但是,崔杼敢杀他吗?
他不敢,杀了他,不就证明了自己是背弃君主,残害社稷之人吗?
大臣,歃血为盟。
此时,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场景。
《春秋》记载
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当时齐国太史,也如是记载。但是”弑“表示以下犯上。
崔杼一看,就生气了。就杀了这个史官。
因为史官是世袭的,他的弟弟继续这么写。又被杀了。
太史另一个弟弟,又这么写。
崔杼这回也杀累,这回没有杀他。
此时,一个叫做南史氏的人前来,要记录这段历史。看到太史的弟弟没有死,很惊讶。然后记载完历史就回去了。
这段,崔杼弑其君,文字极为简略。但是后人十分感动。
文天祥写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