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万里||蛤蟆桥畔的凝思

2024-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闹闹姥爷

蛤蟆桥畔的凝思

张范津

临城可谓桥的故乡。

临城人“隋匠李春”在赵州设计营建了被誉为“桥梁鼻祖”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

一千多年之后,在李春故乡临城又有一座别样的石桥横空出世。

此桥名曰蛤蟆桥,坐落于午河之上,位于临城县城西北的黑城乡,西连竹壁村,东接魏村,北与辛庄村相望。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蛤蟆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工竣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卡通的名字?一说是因桥下有一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还有一说,因为这里曾经是蛤蟆仙子与魔怪斗法的战场。

其实,清康熙三十年版《临城县志》所记此桥名曰“蝦蟇(xiā má)桥”,也许后来蝦蟇桥口语化便说成了蛤蟆桥。

2017年我两度参与对临城县县直单位和乡镇的巡察,工作之余在县巡察办主任杨振营同志陪同下,专程参观过此桥。

从外观看,蛤蟆桥大的框架还好,况且在2016年还进行过修缮。但细看,已是千疮百孔了。大量缺失的护栏,多处开裂的桥拱,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沧桑感,我想也许这就是在烟雨中踏浪的蛤蟆桥美感之所在吧。

其实历史就是这样,也应该这样,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它是难以讲究品相的,如果品相真的十分完好,你很可能就不去看、不去欣赏了。

1982年暑假去圆明园,那里还是废墟一片,最显眼的就是大水法遗址。后来逐年修缮“恢复”,景色是越来越美,但其存在意义也越来越淡。再去圆明园,进门后我们就直奔大水法,其他的美景根本不去关心,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遗址公园,一个国耻纪念园,它的美应该是内在的、别样的。

桥上桥下,我认真观察着大桥的一石一柱,一拱一券,线上线下,我仔细查询着资料传说中的一文一册,一说一讲。审视着这座古桥所珍藏的属于它的专属价值。

蛤蟆桥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着临城历史上桥梁建设的“高度”。

蛤蟆桥建于两河汇流之处,全桥由南北桥、东桥和西桥组成,平面呈“人”字形,它巧妙地把两河相隔的东西南北四方作了完全的沟通。如此独特的布局,恰巧满足了南去黑城、北通辛庄、东达魏村、西抵竹壁的需求,可谓古代版的“平交”立交桥,全国仅有。在3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的突破性创意及构思设计,实属难能可贵,也足见临城人的建桥“高度”。

蛤蟆桥有创新也有继承,它采用了赵州桥既有的并列砌券法,十几道单独的拱券,并列砌合,方便维修。

透过拱券券脸及内券开裂的缝隙,让你领略了临城人的精致,领略了他们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诠释。石铳细凿,经年不辍,在“铛儿、铛儿、铛儿”铳石的交响中,一块块条石成型了。通过清晰的铳凿纹路,至今仍能看出石工的用力点。

拱圈虽然垒砌得严丝合缝,牢固,坚实,但她确实难以承受现代大运力运输工具的重压,腰肌劳损,造成拱圈开裂了、脱臼了,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蛤蟆桥在常人眼里已经老态龙钟,甚至病入膏肓了,但专家们却将其视为宝中之宝,不但对其设计样式和建桥技艺大加赞赏,而且还将其誉为明清时代桥梁建造的活化石,桥梁史上的奇迹。因此保护好这座古桥,也就保护了那段历史,对临城乃至我国桥梁史研究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此即该桥的历史价值所在吧。

蛤蟆桥是历史的记录者,它记录了临城人甘于奉献,乐善利人的品格和情怀。

蛤蟆桥尽管建在官道、利于官民,但却不是官家所建,出资人和营建人陈志美是一介名不见经传的百姓,其人,生平简介没有文载,只有口传。

陈志美乃竹壁村人氏,业大财壮,家趁人值,尽管富有,但绝不为富不仁。他一直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人格理念。他热心公益,看到乡亲们遇有困难,总是出手相救,乡亲们有事相求,更是从不推辞,不但力所能及,而且竭尽全力。

最可圈点、最突出的公益和奉献当是营建蛤蟆桥。而营建创造,必有所因。

某年某月,洪水把竹壁村北、村南各冲出了一条大沟,切断了乡亲们的出行之路,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仔细考察,多方论证,设船摆渡,修路绕行,均非长策,唯有建桥方可治本。

一向身怀奉献利人之志的陈志美挺身而出。

据清康熙三十年版《临城县志》记曰蛤蟆桥“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里人陈志美等倡修”此处之“倡修”二字,意在表明他倡导、他组织、他带头、他出资、他更出力。选址、地勘、绘图、备料,于是大桥如火如荼的开工建设了。

一年、两年、三年……

主事人陈公却因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陈家甘于奉献,乐善利人的家教,陈家子孙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本性,使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先人建桥铺路,利乐乡亲的宏愿。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6年),其子陈三光勇承乃父未竟之业,并联合村民赵体高、武计星继续营建,岂料十年后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6年)未毕其业“陈三光死”,建桥之愿中道遇险。

“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于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陈氏之家陈三光之子陈文显接过了父亲手里的锹镐锤凿,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建桥工地。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才告工竣。终于实现了祖、父之辈造福百姓,造福桑梓的宏愿。

我凝视着这座古桥,他们营建的何只是一座通达四方的石桥?那简直就是一座为乡亲谋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丰碑。

蛤蟆桥能够建成,陈氏三代首功一件,而且功高盖世。但以赵体高、武计星为代表的村民们,亦功不可没。正因为出资者慷慨,出力者踊跃,引领者有力,才促成了蛤蟆桥的建成。通过这座石桥的营建,在“修桥度人过水之界”的同时,也让竹壁乃至临城的乡亲实现了自渡,走向了道德的彼岸。

小善汇聚成大德,大功青史更留名。是这座石桥的建设,给了我们甘于奉献,乐善利人这样一种人文精神的体验。谁能不为这样一种乡情县俗的体验所感动呢?

恐怕这才是古桥的真正根脉吧。

蛤蟆桥是历史信息的传达者,它传达了临城人矢志不移的愚公精神

陈志美及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他们不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只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但他们面对“责任”,毫不含糊;面对困难,绝不退缩。“以一桥而历祖孙三世数十年而始告竣”(清康熙版《临城县志》),从而演绎出了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我站在桥畔仔细端详着造桥用的每一块石头,思绪万千。陈氏祖孙造桥之初,可曾想到过建桥过程中的困难,今天已未可知,但他们义无反顾的建桥却是事实。

没料了,备料后再干,他们没有停歇;没钱了,筹钱后再干,他们没有却步;没力气了,蓄养一下再干,他们还没有气馁。就这样,积年累月,前仆后继,建桥不止,终于为自己、为后人,也为村里村外的人们铺就了一条贯穿内外的通途。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陈氏祖孙造桥之举,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真谛。陈公已著千秋业,风范昭然示子孙。就因这座桥,而足以使陈氏祖孙流芳千古了。 

我惊诧于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我敬仰他们用实际行动对有志者事竟成的诠释。一个已处江湖之远的“旅人”,尚存忧民之怀,尚有如此的气魄和格局,我们这些身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一员,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领导干部,当做何感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一个个“为什么”重重地敲击着我们的灵魂。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未必都能遇上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未必都能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如董存瑞炸碉堡,如邓稼先、朱光亚、钱学森等大师设计“两弹一星”那样,永载史册。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不一,给一个人的机遇多少不定,这些林林总总的主客观因素,无不制约、左右着你的行为。但陈公祖孙的建桥却启示着我们,不论你处于什么岗位,也不管你手中掌握多大权力,只要多想、多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群众的事情,不惧点滴,横下一条心,立定愚公志,你就一定能够积跬步至千里,积小善成大德。

这是信念的力量,我被这力量震撼了,而这种信念却恰恰就是这座桥的魂魄。

                  2023年12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